枣实蝇概况

来源:未知来源 发布时间:2015-06-23   点击数: 作者:系统管理员

      Carpomya vesuviana Costa

      Orellia bucchichi FrauenfeldCarpomyia zizyphae Agarwal & Kapoor
英文名称  Ber fruit fly
分类地位  双翅目Diptera 实蝇科 Tephritidae、实蝇亚科Trypetinae、实蝇族Trypetini.、咔实蝇属Carpomya Costa
1.1
分布
   
国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吐鲁番市)。
   
国外  意大利、毛里求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阿曼、波斯尼亚、塞浦路斯、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
1.2
寄主植物
   
枣属Ziziphus Mill
1.3
经济重要性
   
枣实蝇原产于印度,是枣属植物的重要蛀果害虫,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果肉进行危害,不蛀食枣核和种仁,危害时果面可形成斑点和虫孔,内部蛀食后形成蛀道,导致果实提早成熟和腐烂,被害率可达60%以上,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20%以上,严重时可造成枣果绝收。此外,枣实蝇还危害枣花,降低坐果率。目前,该虫对印度、伊朗等西亚国家的枣业已造成严重的危害。2007年,我国首次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3个县(市)发现枣实蝇,发生面积1.6万亩,受害的四旁及零星栽植的枣树6.6万株,对该地区的枣果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危害。我国现有枣树面积1500多万亩,总产量 250多万吨,年产值200多亿元,并出口国外20多个国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对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枣实蝇一旦在我国的枣树种植区传播扩散,必将严重损害我国枣农的利益,影响枣产品的出口贸易,给枣农带来巨大损失,同时也将直接威胁到全国枣产品的安全和整个枣业的健康发展
[1,2]
1.4
形态特征
[1,2]
    成虫 头高大于长,雌雄的头宽相同,淡黄至黄褐色。额表面平坦,两侧近于平行,约与复眼等宽。颜略较额短,侧面观平直,触角沟浅而宽,中间具明显的颜脊。复眼圆形,其高与长大致相等。触角全长较颜短或约与颜等长,第3节的背端尖锐;触角芒裸或具短毛。喙短,呈头状。
   
头部鬃序:下侧额鬃3对,上侧额鬃2对;单眼后鬃、内顶鬃、外顶鬃、颊鬃各l对;单眼鬃退化,缺如或微小如毛状;单眼后鬃、外顶鬃和颊鬃是淡黄色,上对上侧额鬃淡褐色,余全黑色。胸部:盾片黄色或红黄色,中间具3个细窄黑褐色条纹,向后终止于横缝略后;两侧各有4个黑色斑点,横缝后亚中部有2个近似椭圆形黑色大斑点,近后缘的中央于两小盾前鬃之间有一褐色圆形大斑点;横缝后另有2个近似叉形的白黄色斑纹。小盾片背面平坦或轻微拱起;白黄色,具5个黑色班点,其中2个位于端部,基部的3个分别与盾片后缘的黑色斑点连接。胸部侧面大部分淡黄至黄褐色,中侧片后缘中间布一黑色小斑点;侧背片部分黑褐色;后小盾片大部分黑色,中间黄色。胸部鬃序:肩鬃、沟前鬃、翅上鬃、翅后鬃、翅内鬃、小盾前鬃、背中鬃、翅侧鬃和腹侧鬃各1对;肩板鬃、背侧鬃、中侧鬃和小盾鬃各 2对;背中鬃位于翅上鬃水平之前;鬃均发达,除肩板鬃和翅侧鬃为黄色至黄褐色外,余均黑色。
   
翅透明,具4个黄色至黄褐色横带,横带的部分边缘带有灰褐色;基带和中带彼此隔离,较短,均不达翅后缘;亚端带较长,伸达翅后缘,带的前端与前端带于r1 r2+3室内相互连接成倒V形;前端带伸至翅尖之后,边缘的大部分一般由几个小透明斑带与翅前缘相隔。R4+5脉背、腹面裸或仅于径脉结节上被小鬃;r-m横脉接近dm室的中点。cup室的后端角较短。足完全黄色;前股节具1-3根后背鬃和1列后腹鬃;中胫端刺(距)1根。
   
卵 圆形,黄色至黄褐色。雄虫第5背板几呈三角形,其宽度不足长度的2倍;第5腹板后缘向内成V形凹陷;雌虫第6背板略长于第5背饭。雄性外侧尾叶后面观超过第9背板长度的1/2;阳茎端中部大片几丁化。雌性产卵管基节圆锥形,约与第5背板的长度相等;针突末端渐窄至尖锐,两侧具微细锯齿。体、翅长 2.9 -3.1mm
   
幼虫 蛆形。3龄幼虫体长7.0 -9.0mm ,宽1.9 -2.0mm ;口感器具4个口前齿;口脊3条,其缘齿尖锐;口钩具1个弓形大端齿。第1胸节腹面具微刺;第23胸节和第1腹节均有微刺环绕;第3-7腹节腹面具条痕;第8腹节具数对大瘤突。前气门具20-23指状突;后气门裂大,长约4-5倍于宽。
   
蛹 体节11节,初蛹黄白色,后变黄褐色。

1.5 生物学特性[1,2]

  该虫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1年发生代数因地区不同会出现差异,6-10代不等。成虫多在 9-14时羽化,白天交配产卵,晚间在树上歇息, 成虫穿透果皮将卵产于表皮下,卵为单粒,平均每雌可产19-22卵,每果产卵1-4粒,最多8;幼虫孵化后蛀食果肉并向中间蛀食。相关资料显示,1-2 龄幼虫是危害枣果的主要龄期,果肉比例、可溶性固体物质和总糖含量高且酸度、维生素C和苯酚含量低的品种,易遭受枣实蝇的危害; 蛹一般于土体下3 -6cm 的位置越冬,最宜温度为17 -25 ℃ ,最宜湿度为62.0-85.5%。在果园中,枣实蝇对处于不同地理方向上枣的为害程度不同,其蛀果率差异明显,枣果受害最严重的是东边,位于东、南、北、西4个方向的枣果受害率分别占23%17%15%15%。幼虫老熟后,脱离枣果落地在6 -15cm 深的土壤中化蛹,尔后成虫羽化出土。
   
在印度北部,卵期1-4天,幼虫期7-24天,蛹期5-122天不等,成虫寿命2-55天,16-9代,世代重叠,最短的123-95天,卵产于9月份。越冬4-8月。
   
在伊朗,蛹期8-330天不等,每年8-10代,世代重叠,滞育或不滞育。卵产于134月的,世代最短,产于9-10月的世代最长。
1.6
传播途径
   
枣实蝇主要以卵及幼虫随寄主果实,蛹随苗木的调运作远距离传播。
1.7
适生范围
   
枣树在我国的分布很广,跨北纬19°- 43°,东经75°-125°,北至锦西、朝阳、磴口、中卫、酒泉、哈密,西至和田、喀什,南至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东至沿海各省。
   
根据目前枣实蝇南至印度,北至乌兹别克斯坦、意大利的全球分布界限,并结合寄主的分布范围可以初步推断:枣实蝇可适生于我国所有枣树种植区,即北纬19°- 43°,东经75°-125°的所有区域。
1.8
防治措施
[2]
    1
、加强对枣实蝇疫情的监测和检疫封锁,严防该虫的传入和扩散。同时应禁止从枣实蝇发生区调运寄主植物、枣果及繁殖材料,一旦发现,应严格检疫,并进行除害处理或销毁。
    2
、在果树结果期间,应及时捡拾落果,摘除树上虫害果,并定点集中销毁;应定期翻晒树下及周围的土壤,消灭土壤中的幼虫和蛹;对枣园内以及枣园附近的野生枣树要及时砍除。
    3
、可用引诱剂甲基丁香酷(
methyl eugenol)对枣实蝇进行疫情监测和诱杀成虫(引诱剂+马拉硫磷)。具体方法为:将每个诱捕器放入100ml引诱剂后悬挂于枣树上,诱捕器放置密度为每公顷10个诱捕器。此外,在成虫羽化期可通过喷施敌敌畏或马拉硫磷等药剂对成虫进行防治。
    4
、可通过施放枣实蝇的天敌两种茧蜂:Fopius carpomyiaeSilvestri)和Biosteres vandenboschi Fullaway进行生物防治。

参考文献
[1] 张润志 , 汪兴鉴 , 阿地力沙塔尔. 检疫性害虫枣实蝇的鉴定与入侵威胁[J]. 昆虫知识,2007,44(6): 928-930.
[2]
吴佳教,陈乃中. Carpomya属检疫性实蝇[J]. 植物检疫,2008,22(1):32-3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