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
点击数: 时间:2022-11-16 |
|
湘政发〔2022〕19号 HNPR—2022—00015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28日
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推进全省碳达峰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持“总体部署、分类施策,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双轮驱动、两手发力,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原则,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合理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三、重点任务 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减污协同降碳、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资源循环利用助力降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绿色金融支撑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1.优化调整煤炭消费结构。在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落实控煤保电要求,除符合国家和省规划布局的煤电、石化、热电联产等重大项目外,原则上不再新增煤炭消费,新建项目煤炭消费量通过存量挖潜置换。加快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对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加快实施节能改造,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并视情况将具备条件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原则上不新建超超临界以下参数等级煤电项目,新建煤电机组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引导钢铁、建材和化工等重点行业减煤降碳、节能增效。持续推动工业、三产、公共机构和居民消费端“煤改电”“煤改气”,进一步扩大散煤禁燃区域,多措并举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加强煤炭消费监测监管,建设全省重点行业煤炭消费监测系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提升省内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促进具备条件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快速规模化发展,加大具有资源优势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鼓励生物质直燃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积极探索开展区域智慧能源建设,形成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因地制宜开发水能,做好水电挖潜增容工作。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到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省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合理控制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持续推动成品油质量升级,以交通领域为重点推动燃油清洁替代和能效提升。提升天然气储备输配能力,引导玻璃、建筑陶瓷、机电、医药、轻纺以及食品加工等企业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大区外电力引入力度。积极拓展外电入湘通道,提升外电输入能力。加快华中交流特高压环网建设,力争祁韶直流输送能力提升至800万千瓦,实现雅江直流分电湖南400万千瓦。加快推进“宁电入湘”工程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建成投产。有序开展其他省外电力输入通道前期工作。新建跨区域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5.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构建现代化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平江、安化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进度,推动已纳入国家规划的抽水蓄能项目能开尽开。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积极建设坚强电网主网架、智能配电网和微网,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建立完善全省电力需求响应机制,引导自备电厂、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参与系统调节。开展省、市、县三级和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模式,促进能源集约利用,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用,加强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到2025年,新型储能实现规模化应用。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节能减污协同降碳行动 1.全面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实施用能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事中事后监管,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从源头推进节能降碳。提高节能管理数字化水平,完善全省能源信息系统、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执法“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完善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依法依规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绿色电价等手段,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