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点击数:    时间:2020-03-24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为做好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融入创新型省份建设总体布局,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创新生态优化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以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带动原始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为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五个益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力争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财政科技投入增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0亿元以上;完成立项争资3500万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抓好政策落实,助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1.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做好企业新增研发投入省级奖补资金申报,指导企业开展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确保企业研发准备金备案企业达到100家。

2. 实施研发投入行动计划。全面落实《益阳市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强统计动态监测,强化各部门、各区县(市)政府、园区、企业和其他各类创新主体的责任。

(二)培育创新主体,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3.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健全梯次接续的孵化成长体系。

4. 引导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打造稳增长、优结构、兴产业、惠民生的战略支撑力量。支持企业融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5. 壮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紧扣10大领域产业技术创新链和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我市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

(三)突出项目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6. 全力推进省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落实“产业项目建设年”工作部署,做好省“五个100”、市“六个10”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服务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7. 精准推荐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做好科技项目的调研、培育、把关和推荐服务,确保完成立项争资3500万元以上。积极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项目。

8. 增强市级科技项目实施效益。加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力度,提高项目产出效益。注重加强基础研究,加强疾病防治、污染防治、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民生领域技术攻关。

(四)聚焦园区发展,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9. 加速益阳高新区科技要素聚集。引进更多领军企业、重点项目、研发机构、高端人才,提升高新区创新综合能力。

10. 推动省级工业园区创新发展。推进全市省级工业园区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建立众创空间平台,实现创业孵化基地量质齐升。支持桃江县经济开发区申报省级高新区。

11. 推进益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报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建设。实时跟进益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报进度,继续抓好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育。

(五)加强载体建设,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12. 积极创建省创新型县(市、区),推进赫山区省级创新型区建设。

13. 搭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帮助有关单位申报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普基地、星创天地、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出台市级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开展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认定。

14. 加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益阳)运营管理。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推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科技成果登记,引入中介服务机构突破10家。在区县(市)和行业组织探索建立工作站,加速科技成果市场转化应用。

(六)优化人才服务,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15. 做好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根据全市2020年人才工作要点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大力引进和集聚人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按要求调整充实评审专家库。

16. 做好外专服务。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积极指导省级引智项目申报,推进区域科技合作交流。

17. 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推进校地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通过引才引智、建立市级区域科技合作基地等方式,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

(七)发挥科技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18. 继续推进科技专家服务团和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依托区县市科技专家服务团,带动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组织区县市科技专家服务团参加省科技专家服务团“百团”竞赛。做好2020—2021年度市级科技特派员进村入企服务工作。

19. 做好科技扶贫和送科技下乡工作。推广一批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激发基层创业活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科技支撑。扎实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20. 扎实开展科普活动。举办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引导企业和有关单位积极开展新冠肺炎、野生动物保护等科普宣传,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脱贫攻坚。

(八)深化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21. 加强规划编制。回顾总结“十三五”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成绩,分析研究“十四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启动《益阳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益阳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

22. 完善政策文件。出台《益阳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加大项目后补助力度,出台后补助管理办法。

23. 加强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评审专家加强诚信管理。

24. 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完善科技报告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完整保存、持续积累、开放共享和转化应用。

(九)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25. 落实优惠政策。广泛宣传和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省、市出台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6. 优化政务服务。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安排部署,简化项目申报流程,抓好“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科技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

27.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法用法工作,提高科技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的能力。

(十)加强党的领导,抓好自身建设

28.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发挥党支部在科技创新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29. 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准则》《条例》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责任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30.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唱响时代主旋律,密切关注和妥善处置网络舆情。

31. 加强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作风,实行局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联系区县(市)科技行政部门和重点企业制度。统筹抓好文明创建、驻村帮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黑除恶、禁毒、政务信息、安全生产、质量强市等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创先争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方向砥砺前行

全市科技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科技创新工作全过程。要保持战略定力,把讲大局、讲看齐,落实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各项部署中去,体现在不折不扣抓落实的执行力上,真正做到用党建统领科技业务、指导创新实践,努力推动创新益阳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积极应对挑战,真抓实干担当作为

当前,科技创新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和乘势而上的突破期。随着创新型省份建设加速推进,长株潭等地区创新要素快速聚集,周边市州加速崛起,区域科技竞争空前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全市科技战线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更加注重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正视我市科技工作的短板弱项,靶向聚焦、精准施策,确保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三)聚焦“五先五市”,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聚焦“五先五市”建设,自觉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要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重大民生需求等方面建立需求清单,抓好项目、平台的申报和建设,加强技术攻关和基础前沿研究。要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抓好人才“第一资源”,着力建设创新高地,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协调发展。

(四)坚持改革引领,夯实基础提升效能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确保在科技计划管理中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真正把项目选好、把政策用活、把工作做实;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国际国内优势人才团队,开展协同攻关。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创新,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推进区域创新合作。

 

 
     
     
来源:市科技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