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发展论坛

打造投资洼地 聚焦大益阳城市圈建设

——2016年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分析与调研报告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6-08-02 09:07 浏览量:
字体:

益阳需发展,发展需投资。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新举措,打造投资洼地,精心布局项目,广辟融资渠道,聚焦大益阳城市圈建设。各级各部门形成了奋发向上、激情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得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预期加大。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总量保持平稳发展、结构日趋优化、房地产投资步伐加快的良性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及项目建设

(一)投资运行情况

今年1-6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3.5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同全国、全省相比,分别高于6个和1.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8位,比去年同期上升1位,比年初上升4位。

1、从项目看:新建项目明显增加,亿元项目接近翻番。我市500万元以上投资施工项目虽有减少,但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在建亿元项目大幅增长。1-6月,全市施工项目1564个,比去年同期减少82个;新开工项目1097个,同比增加120个;在建亿元及以上项目179个,同比增加82个。

2、按类型分:国有投资大幅增长,民间投资增速回落。上半年国有投资完成投资143.7亿元,同比增长40.8%;非国有投资完成319.8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民间投资完成310.5亿元,增长4.2%,增速同比回落14.1个百分点,仍高于省1.5个百分点。

3、按产业分:二三产业平分秋色,一产业投资甚微。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仅完成4.77亿元,同比下降43.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只有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2.3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6.1亿元,同比增加14.7%。

4、按方向分: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工业投资占比下降。工业投资244.4亿元,增长1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2.8%,比去年同期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比前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141.4亿元,增长25.3%,占比为30.5%;房地产开发投资36.9亿元,增长26.3%,占比为8%;民生等其他投资完成40.8亿元,下降22.9%,占比为8.7%。

5、从资金看:中央预算成倍增加,国内贷款大幅增长。目前,我市入库全部项目现有资金625.8亿元,同比增长12.8%。除上年末结转的37.3亿元外,本年实际到位资金588.5亿元。一是国家预算资金30.8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中央预算资金15.8亿元,同比增长148.1%。二是国内贷款58.4亿元,增长67.5%。三是自筹资金437.7亿元,增长14.1%,其中单位自筹98亿元,增长1.2倍;股东投入175.7亿元,下降13.4%;借入资金152.5亿元,增长43.8%。债券、外资和其他资金61.6亿元,基本持平。

6、从区县看:赫山区、沅江市、高新区投资总量位居前三,赫山区、南县、资阳区增幅排位靠前。

(二)项目建设与规划及实施情况

发展需投资,投资靠项目。今年以来,我市投资以项目建设为推手,聚焦于四条主线:一是以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二是以美化家园、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益阳大旅游产业,全面推进大益阳城市圈建设;三是加大了对资水流域的综合整治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四是坚持把园区作为招商工作的主阵地,积极争取新的优质项目,规划实施一大批工业制造、环保、水利、能源、农业、科技等龙头骨干项目,逐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1、万亿投资有力支撑。项目储备优良,发展前景看好。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市发展蓝图,构想了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空间、产业、城镇和交通布局。“一体两翼三片区”空间发展格局,即突出建设大益阳城市圈,同步推进湖区经济翼和山区经济翼的发展,逐步形成东接东进的大益阳城市圈核心片区、北联北通的北部发展片区和西连西拓的西部发展片区。“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同步推进60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1万多亿元,五年内计划投资7000多亿元,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支撑。大益阳城市圈和东接东进战略的实施,都需要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全市2016年重点项目推进计划,共提出重大项目356个,年内计划投资522亿元。这些项目集中在五个基础,三个产业,两个保障方面。 五大基础是信息化、城镇化、新能源、交通和水利;三大产业是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保障是环境保障和社会保障。今年来,我市项目建设亮点较多,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大且进度较快,投资近10个亿的“一江三路”整治、投资6.6亿的银城大道改建工程、投资7.6亿的319资江大桥建设全面加速。

2、千亿投资精心打造。益阳为加快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发布了100个招商引资项目、20个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总投资达1592.8亿元。项目都是政府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益阳市“十三五”重大项目规划表》中遴选出来的,项目成熟度高、可操作性强。 10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10亿至50亿的项目38个,10亿元以下项目55个,涵盖园区招商、工业制造、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20个PPP项目总投资达269.36亿元,基本涵盖益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重点领域。为打造投资洼地,益阳市早已提出一系列强劲有力的政策措施。其中,《益阳市中心城区招商引资若干规定》从引进工业项目、科研成果孵化转化项目、服务业区域总部项目、城市综合体及商贸物流项目、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及文化创业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等六个类别,分别制定了具体的鼓励投资政策。对PPP投资项目,益阳在6月底出台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和相关实施意见。同时益阳市自2015年以来每年从预算重点专项中安排了PPP专项引导资金,重点用于补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前期费用支出;并与相关金融机构共同组建了城市发展基金,通过垫付前期开发资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加快PPP项目实施进度,助推PPP项目落地。

3、三百亿构建城市圈。通过加大沅江市南扩南接、桃江县东进东接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共建共享,扩大城市容量,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全面提升我市参与构建“3+5”城市群、对接长株潭的竞争力,促进大益阳城市圈早日形成。2016年我市计划建设200个项目,总投资300.7亿元。市政道路桥梁计划建设54个项目,重点加快推进“一江三路”、东进东接、主次干路和城市桥梁建设。其中,续建项目18个,包括益阳大桥、银城大道扩建工程和益阳大道西延线等;新建项目有青龙洲大桥、资江两岸滨江路和益阳大道西延线二期工程等。另外,还计划建设28个与环保有关的“两供两治”、26个公园绿化亮化、6个与改造危房和棚户有关的“两房两棚”、12个公共交通电力通信和13个文教卫体公益事业项目。

5、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非公经济的发展和招商引资,非公经济已成为益阳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通过不断完善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全面激发非公经济发展的活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核心服务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努力为中小非公企业开展多功能、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1-6月,全市新签约项目195个、新开工项目129个、新投产项目87个,内联引资150.78亿元,同比增长21.4%。全市新建、续建项目累计492个,引进市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212.34亿元,同比增长19.2%。1-6月,全市在谈项目共296个,意向总投资2708亿元。其中,重点在谈项目30个,意向投资1085亿元。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天津海泰废旧轮胎回收生产改性沥青项目、东方雨虹年产4万吨复合防水胎基布、橡塑机械产业园、中润国盈新能源汽车项目、协鑫光伏发电等16个项目,前期工作比较扎实,企业投资意向较大,有望近期落地。

5、两大会战精准发力。在交通会战中,高速公路建设是今年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重要力量。我市在建的益阳至娄底、益阳至南县、益阳至马迹塘、马迹塘至安化、常德至安化(梅城)、安化(梅城)至邵阳的六条高速公路和今年拟开工建设的益阳至长沙扩容工程、安化至官庄两条高速公路,宁乡至韶山高速公路、伍市至益阳高速公路、G59安化至新化高速公路、G5513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扩容工程。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市将建成高速公路项目十二个,新增通车里程469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77公里。在园区大会战中,上半年全市10个省级以上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园区标准化厂房施工面积99.5万平方米,其中自建面积52万平方米。全市园区基础设施投资58.9亿元,完成工作目标的58.9%,其中,政府投入9.7亿元,完成工作目标的81.1%。新开工新建项目64个,完成工作目标64%。新投产项目61个,完成工作目标的61%。

6、旅游投资快速增长。随着益阳大旅游产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民生的落脚点。大旅游业的投资同各个行业的投资交错在一起,穿插于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民生环保和房地产投资之中。今年以来,一江三路、江南古城、海洋城、高速公路网、浮邱山景区、云梦方舟国际度假区等项目的实施和推进,为我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建设沿江风光带,还洞庭一湖清水。

7、产业结构有效调整。上半年,全市12大振兴产业投资完成195.2亿元,增长25.2%,高于全市总投资9.9个百分点。其中,物流、生物医药、纺织增幅位居前三位,分别增长103.2%、59.2%、50.5%。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44亿元,增长18%,增速居全省第4位;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74亿元,增长30.9%,增速居全省第1位。大通湖区继续以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促进了优势企业扩规提质,如湘易康制药公司,扩规提质顺利,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6亿元,税收2500万元以上。

8、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经济转型加快,投资需求上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提升,城区经济板块加速崛起,洞庭湖生态经济板块强势启动,大项目引进实现了新突破,特别是对全市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纷纷落地开工,原有地域差别不断缩小,地段升值潜力增大,生态环境改善,区位优势不断提高,给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新一轮投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市共有重大项目349个,总投资4188亿元。2016年计划总投资517亿元。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1.8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41%。高新区芙蓉云通大数据项目一期建设投资36亿元,完成6.5亿元,已形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康雅医院已完成投资16亿元。赫山区万达、海洋城、顺德城、海吉星、吉祥家纺等10个省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34.5亿元,6月底完成9亿元;47个市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30.65亿元,6月底完成15.18亿元。这些亿元以上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建成投运后,将有力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9、房产投资步伐加快。今年以来,我市有不少楼盘渐趋活跃,产销形势较好,如南县铜锣湾、益阳恒大绿洲、沅江汇富铭都二期、安化资水名居二期、南县兴盛东路A区等等房地产项目销量日益增大,国家所支持的首置以及改善性需求将不断入市,我市房地产销售将会逐步好转。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6.9亿元,增长26.3%;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23.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0.1%。我市房地产市场库存、新开工等主要指标趋于好转,楼市已现走出疲软区间的曙光。从各区县(市)来看,房地产投资增幅较大的南县、安化、资阳区,分别增长2.5倍、1.2倍、1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较大的资阳区、安化、南县,分别增长2.5倍、1.7倍、71.8%。总的来说,去库存仍是我市楼市主题,在城镇化率趋缓和经济增速理性回归的行业大环境下,如若不能寻求足够的需求入场,面对日益逼仄的市场需求,对于我市中心城区和区县(市)这样三、四线楼市而言,以价换量仍很可能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反弹幅度仍不容乐观。

二、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制约因素与突出问题

(一)制约我市投资增长的三大因素

1、产业投资受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下滑,投资结构调整推进缓慢,转变发展方式面临阻力是制约我市投资增长的因素之一。“十三五”开局之年,检验投资运行工作是否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是要看投资结构是否发生了实质性调整。我市产业、基础设施、房地产三大主要投资板块中,产业投资受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双重制约、成本上升和利润压缩双重影响,企业投资方向不明、信心不足,缺乏新的增长点和亮点。现有项目与国家重点投资的新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对接度不高,缺乏优质、有潜力的项目,上级投资难以倾斜,缺乏新的投资增长极。上半年,我市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下滑明显,企业减产停产面积较大,中联重科、长安发电、圣德锰业、橡塑集团等部分重点企业形势不容乐观,产值降幅均在50%以上。全市94家电子信息产业增速放缓。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虽然我市在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有一批重大项目集中推进,但受土地出让收入下滑、政府性债务融资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投资资金受到约束,保持较高增速存在困难。房地产市场虽受新政影响有所回暖,但受库存影响,合理住房消费的空间有限,下步开发投资的动力不足,仍将维持低速徘徊。

2、资金面总体紧张,中小企业融资难、报批难、用地难是制约我市投资增长的因素之二。在资金方面,上半年,我市全社会贷款余额排名靠后,新增贷款主要流向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上升以及民间资本风险加大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进而造成了资金配置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不公平。在项目审批上,大项目审批程序多,难度大,如落地我市高新区的湖南金鼎新能源发电装备有限公司年产1000套新能源发电设备成套集成生产线建设项目,经多方努力,直到今年才完成,影响了项目进度。在用地方面,土地制约因素突出。如桃江县今年用地指标为一千亩,缺口在二千亩以上,只能通过网上交易平台购买用地指标实行占补平衡,购买难度大、价格高,用地单位难以承受。部分项目用地手续完善难度大,如现代物流园项目,该用地一直被市城建投发债抵押,高新区多次协调,项目进展缓慢。

3、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障碍依然存在,民间投资“不能投”“不愿投”“不敢投”是制约我市投资增长的因素之三。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疲弱、企业投资愿意不足、市场准入限制依然存在的影响,我市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1-6月我市民间投资完成310.49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4.1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7%,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一是从第二产业的民间投资来看,我市制造业之中百分之九十来自民间投资,而制造业普遍的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也不高、需求不足抑制了民间投资的增长,今年1-6月,仅购买工器具一项就比去年同期减少7亿元,同比下降7.1%。目前,我市制造业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95%以上,由于我市制造业民间投资的下降,导致我市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3.2%下降到52.7%。二是从第一、三产业的民间投资来看,今年基建稳增长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专项建设基金也将大部分民资排除在外。“比如专项建设基金需要政府为民营企业做担保,这一工具在设计上的问题导致民营资本也很难进入这个基金。上半年,我市第一、三产业的民间投资分别完成4.3亿元和70.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4.9%和 21.5%。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行业去产能去库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投资热情,加之民营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导致“不能投”“不愿投”“不敢投”成为民间投资的突出问题。就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存在的障碍而言,这项工作进展较为缓慢,特别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金融、铁路、能源和市政公共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进展缓慢。其原因:一是观念上对于民营企业的担心与歧视,限制了民营企业对一些领域的介入;二是国有企业利用其优势地位急剧扩张,挤压了民营企业的经营空间。部分国有企业利用自身种种优势,近年来不仅在主业领域不断强化自身的垄断地位,而且在非主业领域也大举扩张,尤其是在金融、房地产领域越来越多地看到它们的影子。在行业垄断等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的条件下,民间投资环境难以获得实质性改善。  

(二)投资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两个突出问题

1、政府投资任务与融资能力的矛盾有待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容忽视。随着我市投资项目不断上马,区县(市)政府其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这与地方政府承担的经济建设职能过重有关,与地方政府不能举债等体制机制有关,同时也与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有关。以往,地方政府建设任务主要集中在具有明确现金流和容易回款的基础设施领域,这些领域的投资项目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BOT等方式得到资金支持,可以通过运营收费的方式还款,企业在有利可图的条件下具有参与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民生领域投资将逐步成为政府投资的重点,这种变化既是对以往民生欠账的纠正,也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防范社会风险的有效途径。然而,诸如普通公路、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等更具有普惠性质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投资项目,几乎不具有现金流和回款能力,因此,融资方式主要依靠财政收入以及政府负债,这就使得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断聚集,必须予以警惕。关于民生投资,从民生工程的构成来看,在统计上,民生工程投资主要包括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新闻、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社会保障、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其他房地产业(保障性住房、安置房、标准化厂房等)。1-6月,全市完成民生投资13.58亿元,同比下降46.9%。其中,其他房地产业投资9.5亿元,同比下降53%。剔除其他房地产业,民生投资完成5.39亿元,同比增长32%。部分民生工程项目投资者持观望态度,项目推进缓慢,落地难。如沅江市文体广中心建设、南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南县文体中心建设、益阳怡和医养中心、资阳区社会福利中心等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仍停留在前期准备阶段,尚未进入实质施工。

2、投资项目统计入库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我市1-2月固定资产项目入库少,投资项目漏报多的情况,我们从项目入库着手,实现部门联动,采取多种措施,扎实开展了投资项目统计入库工作。到6月底,全市50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从2月份的98个增加到260个,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额占比(不包含房地产)从2月份的31.3%上升到36.7%。但项目入库情况不容乐观。6月份我市5000万及以上投资项目个数列全省第11位。我市项目建设主管单位和统计部门配合不到位,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反馈到统计部门不及时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我市投资项目的统计入库。如因为移动、电信、联通、电力等部门配合入库工作不到位,5000万以上的入库项目少,导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只完成0.5亿元

,同比下降70.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只完成8.5亿元,同比下降28.4%。从区县(市)的投资项目入库情况来看,5000万及以上投资项目入库较好的区县(市)有赫山区、南县,分别为74个和50个;其他区县(市)依次为沅江市36个、高新区32个、桃江县20个、资阳区17个、大通湖区17个、安化县14个。

三、决策与参考

不容置疑,在“三驾马车”中,投资仍然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应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突出投资的先导性、效益性和基础性,突出项目建设,聚焦实体经济,搞好产业政策扶持,落实激励措施。把工作重点放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上,使有限的投资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与此同时,要有重点地支持中小企业,缓解其融资困难问题;深化各项机制体制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问题,化解财政风险,推动“十三五”规划项目有序上马,促进投资平稳健康增长。一是围绕工业园区建设上项目;二是围绕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上项目;三是围绕盘活存量上项目;四是围绕国家投资政策和投资方向上项目。在项目建设、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做好统筹兼顾,优化项目布局。一方面,在投资项目引进和审批时,兼顾能耗、环境、产能等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要在节能降耗方面攻克难关、加大投资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要预防和控制新能源产业跟风上项目以后,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继续完善项目建设考核体系,对今年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必须加强工作调度,强化目标责任,确保项目建设进度,特别是亿元项目的建设力度。抢抓机遇争取资金。一是侧重于规划引领作用。压缩小型分散投资,重点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注重民生和社会保障。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家、省级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认清形势,调整思路,准确把握投资导向,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大项目策划力度,围绕龙头企业和本地资源,调整结构,加强储备,策划一批重大项目。同时要抢抓国家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和项目特色,将区域特色与国家政策相结合,加大项目资金衔接争取力度,重点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农村沼气、长防林、天保工程、巩固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垃圾和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及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公安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全年争取项目资金同比增长16%以上。

(二)加大项目储存,加强项目管理。以国家开发建设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契机,不断加强新能源、新材料、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市场效益的投资项目的储备,为我市产业投资占比增长和“十三五”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储备。为了确保投资的连续性,各相关部门要坚持超前运作,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和重点,积极开展项目谋划、论证、申报等工作,充分完善项目库建设,对项目库进行分类管理,对新开工项目或有发展前途的项目要明确责任,抓紧落实好各项配套条件,给项目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环境,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快速发展。深化投融资领域改革,广辟融资渠道,以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加大项目扶持。一是科技扶持。设立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奖励基金,专项用于科技创新奖励;二是融资扶持。成立“助保贷”项目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扩大贷款规模用来帮助园区优质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三是创业扶持。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力争3年内完成东部产业园“国家级孵化器”建设,全面推进科技、平台、品牌等创新。

(三)调节好投资节奏,保证“项目链”不断节。一是严把新开工项目质量关,积极搞好项目储备。新开工项目是投资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源头和关键,必须从项目源头上把好关。同时,认真搞好项目衔接,筛选储备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的好项目、大项目,保证“项目链”不断节,确保新开工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投资增长后劲。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的落地开工和投资进度。重点项目的带动、支撑、示范作用不容忽视,千方百计做好重点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三是正确处理好“好”与“快”、“保”与“压”、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水平。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均衡性,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有效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

(四)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优化投资结构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导环节。要合理确定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适当提高第一产业投资在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打造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推动现代农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改善第二产业投资的内部结构,适当加大第三产业投资的力度,确保三次产业协调稳步发展。加大产业类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对接 “互联网+”行动,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工程,着力推进一批有利于壮大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类项目,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中,部分效益差、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淘汰”是正常现象。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有区别地加以解决,对于落后、过剩、处于“两高一资”行业的生产能力要允许被淘汰,对于具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符合产业政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要予以大力支持。要围绕投资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政府投资向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在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加快建设步伐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环节,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今后,政府投资应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增加投入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推动保障房建设顺利开工;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改造建设县级、乡镇卫生服务设施;增加文化、体育事业、旅游业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重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力度,尤其是将生态环境的重建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相结合,真正实现既改善生态环境又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双赢”目标。强化节能和环境保护评估,对“两高一资”行业、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投资项目予以严格审批。积极引导地方和企业实现转型升级,重点鼓励深加工行业的投资实现快速增长。

(五)推进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开工。一是继续严格执行重点项目责任制度,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为重大投资项目排忧解难,使其尽快发挥投资效益。二是切实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强各责任单位与项目业主的服务对接,加快办理建筑设计、环评、报建等前期工作,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三是实现投资项目统计备案制,确保投资项目及时入库,及时统计。对未开工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和资金筹措进度,确保项目按期开工。特别是未开工的重点项目,要逐一梳理,查摆问题,分析原因,科学制定推进计划,细化责任到单位和个人,突出抓好影响项目开工建设的各类问题的协调和解决,全力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对已开工项目,加强服务帮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对已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要细化目标任务,帮助落实征地拆迁、供水供电、审批办证等开工条件,力求尽快开工建设。对进展缓慢的项目,加大协调、推进、督办力度,倒逼工期,实行目标任务倒排制,通过进度通报、现场督查等方式,推进一月一督办、一月一通报,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确保按序时进度要求竣工投入使用,尽快达能投产,尽早发挥投资效益。

(六)拓宽融资渠道,防范财政风险。加强金融组织创新,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要推进政策性银行建设,发展社区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鼓励创办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重视融资配套服务的协调跟进,推进建设企业融资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要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管理机构,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健全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策服务体系。要增强多层次的融资信用担保,加快建立企业征信体系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建设企业融资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继续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运营。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按照商业化原则履行审批程序。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同时要深入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七)深化机制改革,鼓励民间投资。一般来讲,资金到位总量和增速高于投资完成总量和增速,才能保证项目的建设进度,推动投资较快增长。资金紧张将是投资快速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保持投资又好又快增长,必须搞好资金衔接。目前,不仅要着力提高政策性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以点带面”的引导作用。同时,又要继续完善和拓宽多层次投融资体系。特别要进一步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和金融政策,努力缓解融资困难。继续全面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和投资服务体系,发挥民间投资的巨大拉动作用。切实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限制,规范投资准入门槛,推动准入标准公开化、透明化,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通过改革行业管理体制,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有关工作,配合银监会做好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有关工作,积极创新和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在资金、研发、试点建设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待遇和支持。让民间资本“能投”,必须完善和创新金融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同时破除投资“无门”现象。银行普遍对小微企业惜贷、抽贷、压贷、断贷,“想投没钱投”成为民企投资困境之一。这需要鼓励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确保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中民营企业占比有实质性增长。有钱之后还要让民企有地方投,要加快建立“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投资“隐形门槛”,让民企投资“有门可进”。让民间资本“愿投”,必须通过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培育“亲清”政商关系。税负重,成本高是企业普遍反映问题之一。减轻企业负担要动“真格”,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减税降费、简化税制步伐。此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非公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只有增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意识,才能营造民企“愿投”的生态环境。让民间资本“敢投”,既要稳定民营企业对投资环境的信心,也要让民企加快转型升级。民间投资大幅下滑与其看不清风向、对未来缺少稳定预期有关。对此要稳定宏观政策取向,注意增强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坚持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练好“内功”,方能经受住市场考验。

(八)加强信息共享,强化统计入库。要加强投资信息的沟通与反馈,建立各部门间项目管理的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进行的新开工和竣工项目要及时反馈统计部门,发改部门审批的项目,应抄送统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以便统计部门及时掌握项目个数和现场进度,及时将项目入库,改变以往统计部门每月四处寻找项目的困境。各区县(市)和相关部门要把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范畴,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主管部门要畅通信息渠道,积极主动负责,协调好项目投资企业及时准确上报统计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报表,积极落实市政府加强投资推进和重大项目统计工作的指示精神,规范5000万元及以上重大项目的审批备案手续,向统计部门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和相关项目证明等投资情况,能统则统,能进则进,确保项目开工一个,统计入库一个,杜绝漏报、少报或虚报现象的发生,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做到应统尽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市统计局 作者:胡文武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