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上半年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5-07-24 16:48 浏览量:
字体: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近期,益阳调查队深入赫山区、桃江、沅江、南县、安化等地,召开座谈会,走访畜牧水产主管部门、生猪屠宰场、规模养殖场,对生猪生产面临的形势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生猪生产现状

  1、养殖户数减少

  据对益阳6个县市区,1090家规模养殖户(规模切割点存栏400头)、137家非农户、638家散养户生猪监测调查,6月底止,规模户、非农户、散养户同比分别下降3.4%、4.8%、7.9%,环比下降5.1%、2.8%、52.9%。

  2、生猪存栏同比下降、环比出现上升

  益阳6月末存栏总量(时点数)为261.1万头,同比下降13.2%,环比上升6.2%。数据显示,生猪存栏同比下降而环比上升主要原因是猪价市场从3月底4月初开始上扬走好,养殖户增强信心,扩大养殖规模。

  3、生猪出栏同比、环比均下降

  二季度生猪累计出栏84.77万头,同比下降15.5%,环比下降39.7%。1-6月份累计出栏总量为225.42万头,同比下降1.0%。主要原因是今年生猪存栏较去年同期下降厉害,加上一季度有元旦、春节两节,猪肉市场需求量增大,是出栏高峰期。

  4、能繁母猪递减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能繁母猪数逐季递减。二季度末能繁母猪为18.69万头,同比下降21.0%,环比下降3.1%,能繁母猪数量呈递减趋势。同比下降主要受之前生猪价格较低,部分养殖户有意识调整产能,以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影响;而环比下降幅度小,主要受近期猪价上扬影响,养殖户积极性高涨,增加能繁母猪,扩大生产,预计下半年能繁母猪还会有一定数量增长。

  (二)生猪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1、肥猪出栏价格成“V”字型

 

  1:生猪出栏价格走势图

  从图1可知,1、2月份猪价比去年同期下降,3月下旬,猪价开始上涨,一路下行猪肉价格出现拐点,生猪生产形势趋好。随着二月份跌至底谷12.1元/公斤,三月后猪价触底反弹,与全国生猪价格同步上涨,6月份已达到14.6元/公斤,养殖环节开始有利可图。

  2、生猪养殖成本

  据调查,目前从10公斤苗猪开始养起,经过150天左右,一般能达到220斤出栏,养殖一头出栏肉猪的费用大致有:

  (1)苗猪:10公斤,380元左右;

  (2)饲料:415公斤,2.6元/公斤,1079元左右;

  (3)水电费:10元左右;

  (4)防疫、检疫费:30元左右;

  (5)人工工资:30元左右。

  合计:1529元。

  各种费用所占比重如下图2所示:

 

  图2:各种费用占养殖成本比重图

  据调查了解,散户养殖盈亏平衡价为11.6元/公斤,规模养殖户盈亏平衡价为13.6元/公斤。按照当前价格14.6元/公斤计算,规模养殖户一头猪能够盈利100元,生猪养殖全面进入略小盈利期,根据养殖户预计,今年下半年猪价会回升至16.0元/公斤以上。养殖户收益由深度亏损向盈利过渡,养殖环节止赔盈利,有效刺激了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仔猪价格出现较快上涨,年初仔猪最低价格为280元/头(10公斤),5月份最高价格上涨至420元/头,上涨50%,并且仔猪紧俏。

  3、仔猪价格一路上扬

 

  图3:仔猪价格变化图

  从图3可知,2015年仔猪价格较2014年仔猪价格高出许多,而且一路上扬。据调查,影响仔猪价格急剧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养殖户养殖积极性高涨。目前生猪养殖进入盈利区间,养殖户对今年生猪价格抱有较高预期,希望抓住这一波利好行情、扩大养殖量获得更多利润。二是仔猪供应减少。去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亏损严重,部分能繁母猪被宰杀,仔猪产量大幅减少。调查中发现,我市自繁自养型养猪户所产仔猪大多不能满足自身养殖需求,市场上流通仔猪数量偏少,造成仔猪供不应求的局面,拉动价格上涨。

  4、生猪价格波动原因

  前期价格下降原因首先是养殖产能过剩。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生猪市场价格回升,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高,再加上近年来政府对生猪饲养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养殖户为了争取补贴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全国范围生猪存栏量增加,形成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其次是公款消费大幅降低,高端餐饮消费场所几乎门可罗雀,中等餐饮也受到冲击,终端猪肉需求不旺;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步改变,膳食结构趋于多元化,鸡、鱼等替代品较多,终端消费需求量无形中减缓放慢,生猪价格下跌难以避免。

  近期价格上升原因主要是生猪存栏、能繁母猪数量减少。前期养殖户亏损退出及减少养殖规模,生猪市场供不应求。2014年中国生猪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亏损,而广大养殖户寄予厚望的2015年春节行情也意外“缺席”—临近农历春节,肉价不升反降,导致大量养殖户或者缩减养殖规模,或者干脆退出了这一行业。此外,各县区市因为环保方面的因素,通过政策补贴,鼓励养殖户退出这一行业,如资江河治理、南县开展“三创”均划定了生猪禁养区,这些都导致了生猪供应量大幅减少。

  市场失灵也是导致价格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我市的生猪养殖仍以农村为主,而农村地区生猪养殖大多各自为政、粗放经营,与市场联系不紧密,大多没有形成产业链,对市场信息反应比较迟缓,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前几年的大批返乡的农民工也有部分人盲目进入生猪养殖行业。大量资金的涌入必然导致供给过剩,猪肉市场供求失衡成为必然趋势。

  二、生猪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污染严重

  生猪养殖已从农户散养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这就使得:一方面,规模化养殖导致生猪粪便及污水量集中排放,在区域地段污染增大;另一方面,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日益分离,生猪粪便不能得以有效利用与消化。而大多数养殖场往往是依库、塘、湖而建,养殖场粪污或沼液又未能得到合理处置,长期自流排放,导致养殖区下游及其周边水体、土壤及空气等污染。据测算:生猪养殖污染负荷:1头猪每年所产生的污染负荷相当于10~13人,1个万头猪场(存栏约为5000头左右)的污染负荷相当于5~6.5万人口的城镇;再一方面,病死猪处理不够环保。据养殖户介绍生猪病死率为10%左右,而当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主要依靠填埋、化尸池等方式处理,由于这种方式并未能将病死猪尸体循环利用,病死猪自然降解过程很缓慢,造成养殖户无害化处理压力过大,而且对地下水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二)投融资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

  生猪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金融机构对生猪养殖业的投入支持偏少,养猪户难以得到贷款的扶持,影响生猪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小额农贷额度偏低,贷款程序或手续复杂,同时养猪户的固定资产不能作为抵押物来贷款,受到贷款条件制约。据对养殖户调查了解,主要融资渠道为民间借贷,年化利率为10%左右,低于当地信用社年利率。

  (三)生猪发展受土地制约,规模化进程受阻

  当前政府对生猪养殖场建设规划和审批要求严格,主要包括国土、动物防疫、环保等部门审批,原则上不新建养猪场,主要以改扩建为主,同时政府对水库、河流、人口集区、生态保护区等实施生猪禁养,重新制定养殖区规划,对禁养区养殖场进行搬迁,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挤出了生猪养殖户,城郊养殖用地紧张。

  (四)产业化不强

  全市小规模、松散型养殖户所占比例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还很弱,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模式发展不快,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全市出栏万头以上养猪场目前只有两家。同时,全市还没有生猪加工企业,生猪主要依靠销售生猪,而缺少生猪宰杀加工企业,至今无一个企业开展猪肉制品的加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销售价格波动过大,风险过高

  据调查,目前生猪价格过多依赖市场调节是影响生产发展最关键的原因。由于单个养猪户不能掌控市场价格,农民得到的实惠相对较少。猪养得多,价格就下来了,养猪户只好大量减少养猪的头数,或干脆宰杀母猪。一旦价格涨上来了,生猪存栏又少了,没有猪卖,养猪户还是没得到实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生猪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培育建成深加工企业,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培育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竞争力、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养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合机制,发展订单牧业,成立以猪肉为原料的深加工企业,并以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养猪业的附加值,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创品牌、树名牌,引导加工企业积极参加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展示会,鼓励对肉猪产品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注册商标和进行国际质量认证,开拓国内外市场。如安化县辉华牧业有限公司与乡村黑猪合作,利用乡村黑猪在全国的销售网络销售高品质的黑猪,打通了销售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二)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猪场,提高饲养水平。从生猪生产实践看,规模养殖场在资金、技术、管理、疫病防控、信息获取等方面比散户有更大优势,也有更好的防控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建设选址科学、栏舍质量高、消毒和猪粪尿处理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健全、养殖数量适度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既有利于生猪繁育,减少疫病发生和环境污染,又能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应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场地扶持等措施,进一步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胆试行推广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订单发展,保价回收,保证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的基本稳定,最终实现生猪养殖全部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

  (三)加大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要加大财政对生猪养殖排污设施建设以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财政补助。一是要督促、指导规模畜禽养殖场(户)的综合治理,实现限期治理,达标排放。所有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必须具备相应的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实施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沼气发酵等综合治理技术,通过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沼渣沼液还田等技术,进一步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坚持农牧结合,鼓励粪便生态还田,发展“牧-沼-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二是要借鉴江浙一带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技术,新建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加工厂,实现对病死猪高温消毒粉碎制成饲料进行循环利用。

  (四)加大信贷支持。一是针对场地偏远的流转农用地养殖场,不符合信用贷款抵押条件,可创新担保方式,将养殖场畜舍、饲养设备等作为抵押物,解决生猪养殖贷款抵押难问题。二是引导生猪饲养企业或养殖大户与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经营,将信贷支持辐射到养殖、加工、外贸等环节,带动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综合运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业中小企业贷款等信贷产品,为生猪生产提供信贷支撑。

  (五)加强服务,强化监督。养猪最怕猪得病,生猪疫病防控力度越大,疫病发生率就越少,生猪死亡就少,养猪经济效益就高。生猪新品种新饲养技术的推广应用,能使生猪长得快、发病少,经济效益就会大幅提高,应加大推广力度,力争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对于病死猪要及时理赔,减少养殖户损失。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性保险工作力度,另一方面更要做好理赔工作,让养殖户能及时获得补偿,增强养殖户养猪积极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国调队作者:责任编辑:湖南科创公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