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5-03-10 12:37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201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3+2”发展战略,致力绿色崛起,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84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6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64.76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60.46亿元,增长13.6%。三次产业比为23.139.837.1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9.1%42%48.9%,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0.3%,拉动全县GDP增长4.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17840元,折合2878美元。

市场物价保持平稳。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0.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7%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4.3%,通信服务价格指数10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8.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01.5%,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103.8%

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今年我县为民办实事工作14项共24个考核指标,其中主要考核项目完成情况如下:全县14个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和25个公租房项目(含2个廉租房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73.38公里建设新农村示范村1建设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0所,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添置学生床位18030;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所、农村危旧房改造1900我县为民办实事各项工作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

二、农村经济和扶贫开发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县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3.23千公顷,比年初增加0.66千公顷。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3亿元,比去年增长4.7%。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2.38万亩,增长0.9%。实现粮食总产量24.32万吨,比上年增加0.6万吨,增长2.6%。养殖业生产健康发展,全年出栏生猪91.7万头、牛10.2万头、羊33.9万只,出笼家禽528万羽,水产品总产量2.36万吨,分别增长5.3%1%3.7%7%8.3%。茶产业迅猛发展,今年新建和改造茶园基地2.5万亩,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5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4.95万吨,综合产值78亿在全国茶产业建设评比中,我县继续稳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三,被授予“2014年度中国茶产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和“中华生态文明茶乡”称号。

扶贫工作创新推进。全面实施精准扶贫,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的程序,共识别出农村贫困人口15.85万人,贫困村130个。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实施茶叶、水果、药材、高山蔬菜、养殖等产业化扶贫项目224个,新建优质茶园面积7500亩,水果1000亩,药材800亩,养殖猪、牛、羊1.5万余头,覆盖农村贫困人口5.5万余人。中远集团定点扶贫、片区攻坚、整村推进、直接帮扶等系列举措协同推进。柘溪水库移民避险搬迁解困试点项目基本完成,共安置移民1.36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15.8亿元,增长12.6%。实现工业增加值61.7亿元,增长10.8%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总数达到111家,共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39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10.9%。园区建设成效显著,通过调区、扩区,园区建设形成“一区三园”模式,即安化经济开发区下设安化黑茶产业园、梅城工业园和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规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4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6.09m2,新开工项目4个、新投产工业项目7个。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增长13.8%,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有所回升。全县规模工业产销率达100%,比去年提升0.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9亿元,增长17.1%,实现利润6.7亿元,实现利税13.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1%4.3%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8家,完成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103954万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00931万元,其它产值3023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0.2万平方米,从业人数413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25.1万元/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0691万元,增长9.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化建设

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44亿元,增长22.6%,增速比去年回落13.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24亿元,增长5.7%。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增长7.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46.5亿元,增长5.4%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5.9亿元、66亿元和39.9亿元。重点工业项目全面推进,渣滓溪矿业“8+1”技改工程、圣德锰业节能技改、成大生物改扩建、湘安钨业LPPC选矿等重大技改成效明显,芙蓉山风力发电场、安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获得突破。

新型城镇化强力推进全县城镇总人口达到29.43万人,城镇化率28.53%,比去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县共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亿元,新建、改造城镇道路52.8公里,新建供水管网50.5公里,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8 %。县城提质改造步伐加快,启动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完成8个乡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7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6个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编制。

五、交通、通讯、网络

交通建设开启新篇章。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以发展高速为核心、尽快破解交通建设瓶颈”工作目标,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成效显著。马安高速于1228日顺利开工,实现了年内实质性开工的目标。二广高速安邵段累计完成投资29.82亿元。官安高速已编制工可,路线走向基本确定。高速的发展将带来我县交通的飞快提速,县域出口通道彻底打通。总投资达2.6亿元的茅东公路扩改主体工程竣工通车;S225平烟公路建设进度加快,隧道全线贯通,桥梁恢复施工;梅城至黄柏界公路开工建设;东平、仙沩、龙塘至江南、大福至牛田等公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农村路网不断完善,全年建成农村通畅工程273公里,完成投资1.91亿元,通畅率达95.65%。全年新增农村客运班线5条,客运班车5台,新增通客运班车的行政村15个,全县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91%,客运车辆达626安化大桥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投资1700万元,占总投资的25.8%

水利、电力建设同步推进。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6处,解决10.1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个,治理河长12.8公里。除险加固水库9座,成功争取到位“四水”治理资江防洪封闭圈项目。投入电网建设资金5665万元,完成洢水220千伏变电站配套35千伏线路、奎溪35千伏变电站原地重建和仙溪35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等主网工程,以及10个批次的配网工程,“两乡一场”网改全面完成,廖家坪水库近区用电村体制改革启动,完成60个村的农村电网改造。

邮电通信事业稳定发展。新建通信基站239个,移动4G信号实现集镇区全覆盖,新发展电视、电话、宽带“三网融合”用户1.5万户。全年邮政实现业务总量386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4136万元。电信行业全年实现业务总量56502万元,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8762户,移动电话用户435843户,宽带互联网用户48287户,手机互联网用户331271。全县22个乡镇站的数字电视整转工作基本完成,拥有有线电视用户9万余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8.8万户;全县已架光缆主干线920公里,支干线1824公里;宽带用户9050户,有线电视乡镇联通率达96%,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

六、招商引资、国内贸易、旅游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县新签约项目36个,其中工业项目30个,合同引资额55.6亿元;新开工项目26个,新投产项目12个;引进境内省外资金26.29亿元,引进市域外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92万美元,加工贸易、外贸出口实现突破,完成加工贸易72.3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20万美元。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外派劳务达到1500人。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63亿元,增长12.6%分地域看,城镇零售额65.25亿元,乡村零售额8.38亿元,分别增长12.7%11.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87亿元,增长11.9%;零售业零售额60.56亿元,增长13%;住宿业零售额1.69亿元,增长1.8%;餐饮业零售额8.51亿元,增长12.5%。全县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 13.12亿元,增长26.6%,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8%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共接待游客15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8%28.6%。《安化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正式颁布实施,茶马古道、梅山文化生态园、黄沙坪古茶市、百里画廊、云上茶旅文化园等重点景区建设不断完善,全年共完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00万元。辰山绿谷禅茶旅一体化开发项目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龙泉洞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安化被业界授予“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胜地”称号。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金融稳定运行。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1.18亿元,增长6.1%。其中,国税部门完成4.86亿元,下降4%;地税部门完成4.42亿元,增长5.1%;财政部门完成1.9亿元,增长49.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19亿元,增长15.4%。全县财政总支出38.43亿元,增长20.4%。金融创新不断深入。县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商银行顺利完成,村镇银行筹建工作正式启动,省中小担安化办事处即将挂牌营业,梅山小额贷款公司获批筹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成效明显,“助保贷”、小水电模式化经营等信贷产品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茶叶等特色农业保险逐步推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9.5亿元,增长12.5%。各项贷款余额61.6亿元,增长17.6%。。

保险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引进吉祥人寿来安化设立分支机构,全县保险机构数达13家,其中寿险6家,财险7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9682万元,增长13.5%。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2629万元,增长19.3%;人寿保险收入27053万元,增长11%。各种赔给付款支出14755万元,增长16.8%,其中财产保险赔款 6401万元,寿险赔给付8354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

科技事业创新发展。以科技项目为抓手,科技创新激发新活力。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总数达到7家。全年实施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8个,科研成果推广项目45个。全县共完成专利申请315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同比分别增长22%25%。全县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达1.11万人,村级技术员517人。成功组建全省首家黑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4年,全县共有教育机构345所,其中职高2所,普通高中6所,初中42所,小学215所,幼儿园80所。年末在校学生115022人,其中:职业高中3533人,普通高中10224人,初中25067人,小学55588人,幼儿园20586人。共有在职教职工7518人,其中职业高中279人,普通高中770人,义务教育5486人,幼儿园975人。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876人,比去年增加192人,上线率达35.02%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居全市第二。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两馆一站”全方位实行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均做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全年共接纳各类免费服务活动达10万余人次县图书馆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免费阅读人数达8万多人次。全县先后举(承)办了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100场次,全年完成送戏下乡58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192场次、周末广场电影300场。

九、卫生、体育、环境保护

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共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27人,注册护士175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389张。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4‰,新生儿死亡率2.8‰。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稳步推进,全县共建居民健康档案73.54万份,其中年内新建4.77万份,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体育事业顺利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序开展,全县体育氛围日渐浓郁。全年共举办全县性的健身活动5场,参加人次达1000余人。室外路径健身工程和农民健身工程稳步推进,为东坪镇木子村、马路镇马路社区等58个村(社区)发放了健身器材,目前全县共有178个村(社区)实施了农民健身工程,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1.8%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集中整治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污染,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3个,依法取缔铝塑分离土法炼油厂3家。全年没有新增采矿审批项目,关闭煤矿5家、非煤矿山12家。实施各类减排项目14个,依法否决不符合环评要求项目7个,关闭机立窑水泥生产线3条、污染企业35家。县城污水收集和处理率不断提高,梅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定目标。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县城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投入使用

十、人口、计划生育、人民生活

2014年末,全县总户数31.64万户,总人口103.16万人,常住人口91.3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6.06万人,城镇化率28.53%。出生率为12.68‰,死亡率为6.7‰,人口自然增长率5.98‰。

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全县共出生人口8716人,其中政策内出生705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 81%;全县出生男孩4487人,出生女孩4229人,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06100。全县死亡人口6273人。全年征收上缴社会抚养费5340万元,颁发“单独两孩”生育证475本。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7元,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2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96元,增长8.3%。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640元,增长17.8%。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651元,占总消费的9.8 %。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2.5平方米。

十一、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93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2%。城乡医保、养老保险进一步扩面提标,全县五险参保总人次达到158万人。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6万人,医疗保险参保92万人,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9万人、3.87万人、2.3万人五险累计征缴基金4.9亿元。城乡低保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持续提高,“双联”帮扶、残疾人康复和就业服务扎实开展。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39个,新建廉租房276套、公租房1742套,改造城市棚户区3089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00户。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1起,同比减少69起,下降57.5%;死亡15人,同比减少7人,下降31.8%;重伤29人,同比减少13人,下降30.95%;经济损失176万元,同比减少633.1万元,下降78.25%,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中列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的生产经营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4人,比控制目标少8人。亿元GDP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数0.025次,比上年减少0.05次;亿元GDP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0.0246 人,比上年减少0.0504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未知来源作者:责任编辑:迪赛科技公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