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3-12-03 15:33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赫山区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振奋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抢抓发展机遇,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强基础、惠民生”整体目标,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为主题,加大争取政策支持和落实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推进“一化三基”、调整产业结构力度,为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做出了努力。全年经济发展稳中加快,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一、综  
    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142.3亿元,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63.0亿元,增长24.4%;第三产业增加值53.7亿元,增长9.9%。在全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0∶40.4∶40.6调整为18.0∶44.3∶37.7,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9个百分点。
 
    “三化”进程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5.3%,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0%,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4%,拉动经济增长9.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达155家,产值达198.2亿元,比上年增加63.2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较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1家,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49家。兰溪粮食产业园建设开始启动。全区蔬菜生产已基本形成“企业(3个)+协会(4个)+基地(5大基地)+农户(10万户)”的长效运行机制 。2010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9.6%,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省为民办实事24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8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91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4.18万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发放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50元;发放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50元;新建廉租住房1980套;城镇污水处理率为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706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补偿率为5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政策范围内补偿率为65.7%;新建农村沼气池926口;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建设农村工程示范村3个;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1件;移民培训人数为117人;林权发证率达100%;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4所;建设农家书屋工程77家;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39人;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2个;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行政村22个;新增电子防控系统建设安装监控摄像机30台。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区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5人,比上年增1人,且全部为道路交通死亡。亿元生产总值死亡人数0.11人,比去年减少0.01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城乡、区域、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还不强,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大;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稳定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新型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项目规模不大、融资不畅,带动作用不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与人民群众要求仍有差距。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0年,全区耕地面积59.68万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1.24万亩。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10.91万亩,增长2.47%,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05.8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1.74万亩。棉花种植面积900亩。蔬菜种植面积14.61万亩,增长16.93%。粮食总产量45.26万吨,增长1.19%,其中稻谷产量44.11万吨,增长0.23%。全年出栏牲猪93.63万头,增长2.8%;出笼家禽385万羽,增长23.4%;水产品产量2.03万吨,增长6%。茶叶2655吨,增长11.6%;蔬菜36.52万吨,增长19.31%。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面积有所增长。种植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18%。养殖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52%。农业强县地位得到夯实,粮食生产由“国家先进县”变为“国家标兵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完成水利工程3000多处,完成土石方1022万方,动用机械750台套,投入劳力19万人,完成了小河口电排更新改造工程,其骨干泵站油麻潭、牛坪、新老八字哨、小小河口、佘家湖等均已基本竣工,大丰一站更新改造也圆满竣工;完成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省投资的七丘田、南冲、得家塘和下白马坝四座小II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区投资的17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面竣工,并通过了验收;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3处,新增饮水安全人口3万余人;完成了鱼形山农业综合开发节水配套工程;完成了兰溪、龙光桥、欧江岔三个项目区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村自筹工程遍地开花,全区共完成乡(镇)村自筹工程2000多处,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区工业增加值554464增长2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11026万元,增长24.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82272万元,增长41.6%,其中集体工业总产值124274万元,增长35.1%,股份制工业总产值1259010万元,增长45.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总产值166406万元,增长41.5%,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61839万元,增长31.6 %。规模工业中:轻工业产值645418万元,增长32.2%,重工业产值1336854万元,同比增长46.7%。大中型工业产值268150万元,同比增长19.5%。

2010年赫山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绝对数(万元)
增长速度(%)
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
1982272
41.6
    在总计中:新产品产值
127477
58.7
    在总计中:轻工业
645418
32.2
              重工业
1336854
46.7
    在总计中:国有企业
303330
35.2
          集体企业
124274
35.1
          股份合作企业
67412
25.9
          股份制企业
1259010
45.5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66406
41.5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61839
31.6
    在总计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404477
27.7
    在总计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268150
19.5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95730
14.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显著增长。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大米加工1027733吨,增长48.7%;精制食用植物油52754吨,增长102.1%;水泥180万吨,增长12.7 %;中成药25030吨,降低14.61%;饮料酒41600千升,增长90.8%;发动机188000千瓦,增长9.3%;电子元件483194万件,增长37.4%。
2010年赫山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增长速度(%)
大米
1027733
48.73
饲料
205505
48.64
其中:配合饲料
205505
48.64
禽饲料
205505
48.64
精制食用植物油
52754
102.18
饮料酒
千升
41600
90.83
啤酒
千升
41600
90.83
精制茶
8050
41.33
19950
46.81
棉混纺纱
19950
46.81
服装
万件
85
80.47
1、针织服装
万件
44
108.53
2、梭织服装
万件
41
57.69
中成药
25030
-14.61
水泥熟料
1262400
10.73
水泥
1803000
12.68
其中:强度等级42.5水泥(含R型)
1677000
4.81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127
1.6
发动机
千瓦
188000
9.3
气体压缩机
350
221.1
其中:制冷设备用压缩机
350
221.1
压实机械
105
45.83
变压器
千伏安
945000
22.73
电子元件
万只
483194
37.39

    规模工业产销衔接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981090万元,增长41.74%;产品销售率为99.9%。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471284万元,增长32.8%。利税总额1246701万元,增长100.7%。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通过推广高新技术,加强项目环保审批,继续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施限期关停等措施,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成了节能降耗年度目标。全区每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9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8.3%。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区建筑业总产值229096万元,增长21.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5214万元,增长1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持续扩大。2010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5187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71577万元,增长40.5%。全年工业投资592614万元,增长59.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9%,比重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达281454万元,占工业投资的47.5%。


 
    房地产开发快速增长。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44040万元,增长49.3%,其中住宅投资118825万元,增长47.5%、商业用房投资23455万元,增长87.4%。商品房销售面积439123平方米,增长83.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区11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基本完成。
五、内外贸易、旅游和物价
    商品市场繁荣活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442万元,增长18.7%。其中城市零售额408492万元,增长18.5%;农村零售额84950万元,增长19.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35835万元,增长19.1%;住宿餐饮业57606万元,增长15.6%。


 
    市场物价整体上升。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6.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5%。
    招商引资有新成果。新引进招商项目83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际到位区外资金33.7亿元,其中工业到位区外资金31.8亿元。实际到位境外资金1650万美元。
    旅游事业全面发展。农业旅游发展迅速,新建的华林生态园被专家定位为传统林业拓展规模向旅游业发展的典范。成功举办了首届花卉展暨益阳乡土文化艺术节。全区共接待各类游客205.3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8.1亿元。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6230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478万元,增长22.6%;上划中央“两税”28377万元,增长13.6%;上划“两个所得税”10315万元,增长35.7%。全年财政支出159928万元,增长26.7%。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年末在我区统计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7196万元,比年初增长4.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8598万元,比年初增长9.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0897万元,比年初增长26.6%。工业贷款14938万元、农业贷款204121万元,消费贷款13143万元,分别增长83.9%、16.5%、78.1% ;住房贷款115万元、下降26.8%。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有新突破。申报国家级和省市级项目25个,其中国家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10个,市级项目10个。高新技术产值逐年增加,今年已由上年的29.4亿元上升至40.0亿元。积极推进“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水稻专基核心实验区”项目,核心试验区早稻平均亩产494.25公斤,亩增稻谷94.45公斤,增产稻谷973.5吨。全年专利申请230件,增长35%以上。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10年全区共有中小学校127所,在职教职工6925人,专任教师6055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11311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4%。全区小学阶段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小学辍学率0,初中辍学率1.5%。特殊教育得到长足发展,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85%。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15034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5%。全区初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100%,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80.04%。积极引导中学毕业生合理分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类职工教育,1120人参加成人学历教育;以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村专业户、示范户、科技户为重点,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和农村家用技术培训,培训人员3.8万人次。全区现有民办教育学校9所,在校生7395人,占全区在校生总数的8.58 %。2010年高考,我区参考考生6669人,录取人数5967人,录取率89.5%,上线人数、上线率、平均分均居全市前列。招飞工作成绩突出,输送飞行学员8人,再一次获省招飞工作一等奖。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活动稳步推进。区花鼓戏剧团全年共演出226场,下乡演出63场,其他社会演出163场。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湖南超戏文化传播公司发行花鼓戏碟片100多万张,演出场次近100场,继续引领赫山文化产业发展潮流。全年创作大型现代及古装花鼓戏剧本5个,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12期。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资料档案室。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创作作品、摄影作品、音乐艺术作品、书法美术作品、群文作品。全年组织开展了7次大型文化活动。
    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省首批试点工作在我区1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实施以来,药物价格下降幅度达到48%以上,人均门诊费用下降40%以上,日均住院费用下降50%以上,全年为群众减轻药费负担2200多万元。适度调整住院费用补助比例,取消了五保户的住院起付线,并将报销比例提高10%。单次补偿封顶线由2009年的1万元提高到的2万元,全年住院补偿封顶线由2009年的3万元提高到6万元。全区共有551649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96.08%, 全年住院补偿5.6万人次,补偿金额6000万元,人均补偿1070元/次,住院政策范围内补偿率达达65.73%。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组队参加了湖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获得了1金2银3铜的成绩,结束了以往只能依赖引进运动员完成省运会金牌任务的历史。成功举办区第十一届大众运动会。协助10多个单位开展了健身竞赛活动,指导、协助老年体协开展门球、太极拳等各类健身活动60场次。新增健身队伍5支,全区有组织有规模的健身队伍达到55支,城区健身人群的比例比上年增加5%。协助安装篮球架80对,乒乓球台160个,完成了全区所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器材安装任务。
九、环境保护、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2010年是节能减排攻坚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34102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9966吨以内,分别削减7395吨和4137吨,削减率分别为17.82%和30.65%。否决不符合环保和产业政策要求的新建项目6个。审批项目99个,其中报告表审批项目33个,登记表审批项目63个,颁发排污许可证59份。
    计划生育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共出生人口813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9%,出生人口性别比110。广泛开展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免费普查、妇科病免费查治、青春期和中老年保健服务等活动,妇科病免费普查面达80%;在全区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全年共免费为519人实行了出生缺陷筛查和检测,其中G显带检查420人次,B超检查100人次,产筛92人次,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8元,增长11.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439元,增长9.0%,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798元,增长16.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23元,增长5.63%。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城市低保对象16612户26113人,月人平补差150元(含物价补贴),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4864万元(含物价补贴)。农村低保对象12356户20046人,月人平补差达到了50元(含物价补贴),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480万元(含物价补贴)。清理转型农村多女五保对象192人,核减自然减员对象236人,新增五保供养对象466人,并统一发放补贴;帮助城镇低保对象缴纳参保资金138万元,同时,发放大病医疗救助资金380万元;免费为9名唇腭裂患者做了修复手术。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为3203、1378、2950、8217、1702,完成任务的116.8%、100.6%、163.9%、456.5%、101%;征缴基金分别为7568、224、3945、221、59.32万元,完成任务的106%、100%、192.6%、263.8%、118.6%;城镇居民登记参保22.06万人,收缴基金2983.96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61.3%;机关职业养老保险年末参保人数1252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5%,征缴基金106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全年培训总人数10110人。

 说明: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
       2、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工业指标含电业局数据。
4、因人口普查数据暂不对外发布,常住人口数沿用2009年数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未知来源作者:责任编辑:迪赛科技公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