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3-12-03 15:31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3+2”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神韵安化,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 显著增强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85044万元,增长14%,比2005年增长71.5 %,“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11.5%,比“十五”时期高出2.4个百分点。人均GDP越过了万元大关,是2005年一倍多。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1453万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18824万元,增长21.8%,其中工业增加值281374万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334767万元,增长13.8%。三次产业比为26.2:36:37.8,与“十五”期末相比,一产业比重下降11.8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4.2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7.6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5.9%、52.1%和42%。
    万元GDP能耗为0.8369吨标准煤,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4.5%。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3.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2% ,通信服务价格指数99.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6.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03.5%,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10.1%,土地交易价格指数109.8%,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105.3%。
    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201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共有28项,分别由19个县直责任单位承办,主要建设项目有: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285公里,实际完成292.2公里,为目标任务的100.9%。完成病险水库加固2座。农村危房改造2000户,已完成2500户,为目标任务的125%。新增廉租住房1104套。其中新建864套,其他方式落实240套。梅城、烟溪、平口、清塘铺、东坪等乡镇新建项目已全面启动;通过维修改造19栋直管公房方式正在落实廉租住房240套。新增通电话自然村50个,县移动公司、县电信局实际完成70个,为目标任务的140%。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省为民办实事工作,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民心工程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措施过硬,督查到位。我县省为民办实事已全面完成,有的甚至超额完成。
二、农业和 农村扶贫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189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151117万元,增长1.7%;林业产值34337万元,增长2.8%;牧业产值155174万元,增长4.2%;渔业产值16538万元,增长8.3%,服务业产值4733万元,增长22.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1453万元,增长3.4%。其中,农业增加值100451万元,林业增加值22319万元,牧业增加值94966万元,渔业增加值11114万元,服务业增加值260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2.8%、4.2%、8.3%、22.1%。
    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基地不断扩大。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5万亩,完成茶园基地建设2.05万亩,其中:新建茶园0.85万亩、低产茶园改造1.2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19017吨,比上年增长44.1%,其中,黑茶产量16367吨,增长54.9%,绿茶产量2120吨,增20.7%,红茶产量530吨,下降39%。安化黑茶成功进入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在9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10年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上,我县被评为“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第一大黑茶产茶县”。
    粮油播种面积增加,产量稳中有升。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135万亩,增长1.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3.7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粮食总产量25.1万吨,比上年增加1800吨。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4.3万亩,比上年增加1.04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7.2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油料播种面积36.4万亩,同比增3%。其中:油菜籽31万亩,花生5.3万亩,同比分别增长3.3 %、0.6%。水果、蔬菜产业得到新发展,低产橘园改造稳步推进,创建无公害蔬菜基地6个,面积达1000多亩。养殖产业不断壮大,全县出栏生猪86.26万头、牛9万头、羊31.2万只,出笼家禽455万羽,分别增长3.9%、3.4%、3.7%、5.6%,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7万吨,增长7.9%。
    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加大,推广机耕面积30余万亩。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得到加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取得实效,农村清洁工程扎实推进,新建沼气池2000口。水利基础建设不断巩固,投资8000万元完成47处农村供水工程, 12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了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红岩水库向县城供水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表1: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指   标
单位
数 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25.1
0.7
油料
万吨
2.8
-21.3
茶叶
万吨
1.9
44.8
水果
万吨
3.3
4.0
蔬菜
万吨
30.8
1.4
水产品
万吨
1.7
7.9
出栏生猪
万头
86.26
3.9
出栏牛
万头
9
3.4
出栏羊
万只
31.2
3.7
出栏家禽
万羽
455
5.6
    扶贫开发卓有成效。今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2001-2010年)》的收官之年,全县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村民脱贫致富的门路得到拓展,收入明显增加,贫困人口由2009年25.26万减少到2010年24.76万。全年财政共投入扶贫项目资金204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932万元、省级财政16万元、市本级财政112万元,资金总量比2009年增长了18.8%。“雨露计划”落到实处,成效明显,全县共招生384人,其中,向省级学校输送职业学历教育对象74人,市级基地学校210人,县级基地学校100人,短期培训200人。第三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圆满完成,两年共投入项目资金8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400多万元,整合各部门2800万元,社会筹资3300万元。帮助贫困村新修、维修村组公路230公里,硬化公路176公里,新修公路桥30座,修建通讯塔10个,农网改造112千米,扶贫建房131户,建沼气池460口,节能灶253口,整修山塘74口,新修水渠61千米,架设管道60千米,修建水池65个,解决饮水困难群众3万人,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切实改善了扶贫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发展环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工业园区迅速壮大。全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078581万元,增长29.6%。实现工业增加值281374万元,增长22.2%。规模内工业企业达到121家,规模工业总产值659174万元,增长42%,规模工业增加值达203891万元,增长24.5%。初步形成水电、矿产品冶炼、金属废料回收加工、水泥、茶叶、竹木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园区建设初显成效,投入资金4000万元,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园区经济发展迅速,积极引导企业向东坪、江南、高明、平口、清塘太平等园区集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县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7.1%,完成了市定目标任务。
 


表2:2010年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数 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23.5
24.8
发电量
亿度
29.7
13.7
水泥
万吨
23.6
-33.5
2005
5.8
12858
-7.4
精制茶
9599
34.8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县规模工业产销率达99.5 %,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8.9亿元(不含柘溪电站,下同),增长44.3 %,实现利润3.3亿元,实现利税6.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56.1%。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59.4%,比上年提高81.45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强劲。全县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达18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12家,施工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各2家,监理、勘测设计企业各1家。全年完成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38251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1233万元,安装工程产值1280万元,其它产值5738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0447平方米。从业人数2851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3.42万元/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7450万元,增长18.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0516万元,同比增长50.4%,其中城镇投资347675万元、增长48.6%;农村固定投资282281万元、增长55.4%。城镇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0449万元,增长45.3%;技改投资131668万元,增长54.5%。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全县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68亿元。完成修建性平面规划设计200项、控制性详规56项,平口、梅城、大福、小淹等镇总规修编工作全面启动。县城“北改南建、东扩西延”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南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亿元,防洪堤一期工程基本竣工,辰溪新城、政法大院、体育中心、华天假日酒店、城南汽车站、盛世茶都等重点工程推进顺利;北区高标准地完成了解放路、竹林路、民兴路、沿江路、柳溪西路、柳溪东路、望江路等路段的改造任务,完成投资近8000万元,其中县财政配套4000万元,改造里程4530米。县城污水处理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垃圾无公害化处理项目加快推进。县城创卫工作有序开展,新增垃圾池13个,垃圾箱1052个,铺设通信光缆4600米。城镇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7%。全县城镇化率达26.1%,比去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五、交通、通讯、网络
    交通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共新建和续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项目9个,建设里程达500多公里,共完成投资15.8亿元。其中二广高速和G207改造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各标段建设全面铺开。S308黄柘段已进入扫尾阶段,S225平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S311安化段完成路面改造,S217安化段完成梅城至乐安段路面改造。农村公路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马迹塘至溆浦高速公路进入招商阶段,安铁高速(陕西安康至广西铁山港)和安张衡铁路(陕西安康至湖南张家界、衡阳)项目前期工作抓紧推进。去年,县财政在运转艰难的情况下,共筹措交通建设配套资金7000多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建设得到加强。电力全年完成投资5900万元,完成了110KV柘东线输电线路和古楼输变电工程建设、13条10KV配电线路新建与改造、38个村网及县城5个台区的改造,柘溪水力发电厂近区村实现转网供电,“两乡一场”配网改造项目正式获批复工。电信、移动、联通新建基站86个,净增用户5万余户,发展宽带8000余户。广播电视新架光缆568公里,完成了1715套直播卫星地卫设施安装及东坪、梅城、马路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任务。
六、商贸、招商引资、旅游
    服务业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市场 日益繁荣。全年财政共投入2500多万元,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拉动农村消费2.5亿元。加快农村“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农家店30余家。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新建商品房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全面落实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狠抓市场体系建设和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发展物流、仓储、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全国知名大型超市连锁企业步步高、华联等企业落户安化,商贸流通活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774万元,同比增长17.3%。
  表3: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单位:万元)
指    标
数 量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423774
17.3
 按行业分
 
 
批发业
16100
16.4
零售业
344130
17.3
住宿业
6693
36.9
餐饮业
56851
15.5
 按地区分
 
 
城镇
334870
15.6
乡村
88904
23.9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签约项目45个,合同引资3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3个,占项目总数的95%,已开工42个,占实际引进项目个数的93%。目前,全县有资金到位的重点项目73个,实际到位资金20多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圣德锰业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湖南省茶叶公司年产1.5万吨清洁化黑茶生产等项目相继落户我县并开工建设。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电子、制衣、制鞋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达26家,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新增税收3000万元以上。

    旅游产业加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茶马古道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已通过省级初审;梅山文化生态园完成了主要景点修建;蚩尤故里完成了景区规划和张家仙湖建设详规编制;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柘溪国家森林公园正在抓紧编制建设规划,并争取了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其中柘溪国家森林公园被确定为省作家协会创作基地。全年共接待游客8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4.2亿元,分别增长30.4%、33.3%。
七、财政、金融
    财政总收入跃上新台阶 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完成56076万元,按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5.9%,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国税完成27313万元,地税完成20064万元,财政完成869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3%、20.2%、53%。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比重达86.3%,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178万元,比上年增长29.9%。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72073万元,比上年增长12.4%。

    金融业平稳运行,存贷款稳定增长。2010年,我县金融业积极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存贷款增长迅速,现金流通正常。至12月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973447万元,比年初增加116783万元。其中储蓄存款761158万元,比年初增加106834万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0650万元,比年初增加60470万元。
表4: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  单位:万元
 指     标
2010年
比年初增加
各项存款余额
973447
116783
其中:企业存款
114750
1223
     储蓄存款
761158
106834
农业存款
17076
2750
各项贷款余额
300650
60470
其中:短期贷款
194040
25827
      中长期贷款
106610
34643
八、科技、教育、文化、
    科技事业稳步前进。全县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16个,申请专利102件,22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3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底,全县共有中小学校256所(含民办)。其中:小学205所,中学51所(初中42所,高中6所,职高3所)。在校学生87371人,其中小学生52394人,初中生21839人,高中生9441人,职高6837人,教职工9756人,在职6597人,其中专任教师5856人。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初中升学率超过了80%,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巩固提高;高考二本以上录取达1262人,比去年增加200余人。其中应届生一、二本上线率28.38%,居全市第一。职业学校毕业生主业安置率与对口升学上线率继续稳居全市第一。全县建成家长学校76所,家庭教育被评为国家、省级先进集体,县委书记谢寿保被评为全省建设教育强县先进个人。
    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新建乡镇文化站5个、农家书屋128家,放映农村电影1.4万场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启动。文化事业和产业不断繁荣壮大,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九、卫生、体育、环境保护
    卫生监督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县卫生监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力度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和医疗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明显加强,共检查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136家,餐饮单位849家,其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96家,没收并销毁各种“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1000余公斤;对全县16家供水单位及辖区内329所学校的饮用水进行了监督监测。在“拒绝地沟油、你我共行动”行动中,重点对26家进购食用油未索证的餐饮单位进行了整治。卫生许可进一步规范,完成了900多个乡村医生再注册资料和1290家医疗机构换证工作;共办理卫生行政许可证439个,发放从业人员健康证1396个。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稳步推进。全县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36406份,其中65岁以上居民档案76936份,孕产妇档案7457份,0-36个月儿童档案22022份,高血压病人档案15622份,2型糖尿病人档案3705份,重性精神病人档案534份,其他人群档案116191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全县参合农民达767845人,参合率为96.54%,比2009年提高了2个多百分点。全年全县参合农民享受新农合补助542443人次,补偿金额达9732万元,基金使用率达91%以上。目前,我县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住院率在正常范围,病人和资金流向基本合理,基金效益较好。
    体育事业开创新的局面。选址县城南区船形山,拟新建羽毛球馆、举重武术训练房、游泳池各一个,同时,配套建设室外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等设施。总占地面积42.9亩,总建筑面积约1.47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安化九红羽校完成木地板改造,训练器材和灯光安装,并已开始招生训练,初选试训队员40多名,努力营造安化羽校与九红羽校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局面。参加全国羽协单项学校交流赛、全国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羽毛球、武术、举重比赛和广州亚运会取得较好成绩,其中在省“十一运会”夺取3.5枚金牌,特别是田卿进入国家一队以来表现出色,今年以来,相继获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女双冠军,尤伯杯女子团体赛亚军。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羽毛球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比赛中,荣获两枚金牌。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工业污染源治理,节能减排,排查整治,严格项目审批,加强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对18家有重大隐患的企业进行了重点的排查和现场监测,涉及整改的企业有4家已经关闭、4家长期停产,6家整改到位。对群众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安化天工华林钒业、清塘铺华林钒业、高明乡钨钴企业群、中烟竹钒矿等企业进行了重点的监督和监测,确保企业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违法企业的整治力度。全年共向企业下达现场监察意见书督促企业整改358次,给予行政处罚 3起,共罚款4万元。督促企业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清塘铺华林钒业有限公司投资227万元建设安装了废水处理设施,渣滓溪矿业有限公司安装了废气在线监控。全年减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COD减排295吨;S02减排量1466.6吨。
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安全生产
    人口计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实现 “重返全省一类”单位工作目标。全年上报出生人口12253人,其中政策内出生974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79.53%;落实各项节育措施11124例,期内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95.67%;流动人口管理综合到位率99.3%;统计准确率99.19%;征收社会抚养费2740万元;办理“两非”案件2例。全县落实计划生育农村奖励扶助对象3001人,特别扶助对象244人,手术并发症扶助对象58人,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11643人,核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1380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收入稳定增长。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578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2669元,增长7.2%。其中工资性收入1343元,增长4.4%;家庭经营收入1225元,增长8.8%。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181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773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6 %,比上年下降5.1 个百分点。全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14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019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2 %,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有效。全年共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6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06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47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120人,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第三次荣膺全国先进。社保体系不断健全。参保范围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不断增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收全付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新增参保10675人,参保总人数达285975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287人,总参保人数为39052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为122153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1217人,总参保人数为21034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3871人,总参保人数为35958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1518人,总参保人数为35500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2782人,总参保人数为16000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为16278人。征缴基金不断增多。全年共征缴基金20426.29万元,支付各类社保基金25245万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基金4974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基金152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征缴基金7064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征缴基金5765万元。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廉租住房516套,发放困难家庭住房租赁补贴501万元。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新建改造农村危房2500户,受灾群众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水平都有新的提高。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9起,同比上升30%;死亡20人,同比下降13%;重伤87人,同比上升7%;直接经济损失613万元。亿元GDP事故数1.23次,比上年增加0.19次;亿元GDP死亡人数0.23人,比上年减少0.08人; 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伤亡事故4起,死亡6人,直接经济损失149.8万元,其中煤矿发生伤亡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金属与非金属矿发生伤亡事故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7.8万元,; 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1起,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92万元;道路交通发生伤亡事故85起,死亡14人,重伤87人;火灾事故发生20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449万元;水上交通、铁路运输和农业机械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全年共排查出各类事故隐患2860处,已整改2602处,整改资金达2000余万元,整改率为90%。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因2010年为人口普查年,本年统计公报不发布相关人口数据。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口径与2009年比发生变化,非批发零售行业的产业活动单位的零售总额不再纳入统计范围。
5、财政总收入因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增幅也相应发生变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未知来源作者:责任编辑:迪赛科技公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