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桥的蜕变之路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3-21 08:48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村民在法治文化长廊阅览法治知识。陈徐文倩摄

  建成30米的法治文化长廊、60平方米的法治书屋和占地800平方米的法治文化广场,每年开展一次“九个最美”的创评活动……这是资阳区迎风桥镇邹家桥村树立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别看我们生活在乡下,幸福指数绝对不会比你们城里低。”3月20日上午,正在自家晾晒衣服的赵姨笑呵呵地主动和记者搭讪。赵姨嫁到资阳区迎风桥镇邹家桥村已有42年,直夸这里“比娘家好多了”。据了解,邹家桥村位于资阳城区以北10公里处,先后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2020年,村两委换届,新书记人选迟迟无法选定。经过组织多方走访考察,最终确定了目标——1972年出生,当时的村干部曾向荣。“掰指一算,今年已经是我到村委会上班的第5年了。”曾向荣坦言,成为村党总支书之后,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村两委工作模式僵化,发展动能不足,存在“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等难题。怎么干?曾向荣说:“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是要充电的时候。”意识到问题后,邹家桥村带着村两委班子走出去调研学习,拓宽视野,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带动党员和组长,从根本上抓起,变输血为造血,带领邹家桥村走出了一条向阳而生的振兴之路。

  乡村治,则百姓乐。“只有先把民风搞好,人心凝聚起来,才能办好事。”曾向荣介绍,村里有14个组、4000多位村民,每个月村两委班子都会下沉村组,组织村民召开屋场会,讨论部署每月的主要工作,解民忧、排民难。近年来,邹家桥村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牢固树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坚持党建引领,精心打造“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凝聚人心后,接下来就是要思考,如何带动老百姓在家门口致富?曾向荣深思熟虑后,把目光投向水稻和花卉苗木。“我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村农业产业特色,做强水稻主导产业与花卉苗木特色产业。”曾向荣介绍,村里现有全国有名的曼地亚红豆杉育苗基地500亩,香樟、桂花、楠树、红叶仕等花卉苗木基地800亩。同时,村级牵头组建了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6个,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全村年工业产值近600万元,村民的收入更多,更有奔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徐文倩 尹雨晴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