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一路芳华 绘似锦前程

——赫山区兰溪镇高质量发展综述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3-01-09 08:37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北岸新村平坟后一片沃野田畴

武装部民兵集训。

兰溪镇承办全省乡镇(街道)应急能力建设现场观摩活动。

应急消防队员实操训练。

北岸新村公益性公墓。

行走在兰溪这片热土上,村居净美人和谐,美丽乡村入画来,镇域跨越式发展步履铿锵,呈现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文明殡葬风清气正、武装队伍奋发向上的生动局面。

旌旗猎猎展宏图。近年来,赫山区兰溪镇在高质量发展的底布上大手笔挥毫、小细节雕琢,克难攻坚、持续用力做好党管武装、移风易俗、安全发展等重点工作,全镇上下跑出了勠力同心、乘风起航的加速度,镇村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美好现实,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党管武装 强基铸魂夯基础

国防观念深入人心,镇、村(社区)书记带头管武装、建武装、兴武装;民兵队伍编组科学、力量优化,基本实现由“实”向“强”的转型;精准动员,为战选才,持续向部队输送优质兵源……近年来,兰溪镇认真履行党管武装政治责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镇武装工作示范创建成果显著,先后获评全市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先进基层武装部、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民兵训练先进单位,民兵队伍成为全镇一张亮丽名片。

凝视兰溪镇人民武装力量一路发展的铿锵足迹,印证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听党指挥是人民武装的发展之魂,建设之基。

在赫山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武部的正确指导下,兰溪镇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始终把武装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自觉履行新时代党管武装新使命,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聚焦管方向、抓根本、解难题,在“三兵”“三队”和“三力”建设上持续用劲,久久为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党委指挥棒作用凸显,武装工作成效显著,基层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因地制宜抓紧“三兵”工作。研究把握春秋“两征”特点规律,专题召开征兵工作推进会,覆盖全镇24个村(社区),全面动员部署,严把宣传、纪律和标准关,实现全域征兵“零遗漏”、廉洁征兵“零差评”、入列兵员“零退兵”。严肃落实拥军优属政策,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退役军人创业,解决老兵生活就业问题,年扶持资金达30余万元,通过化解一批、稳控一批、解决一批的“三个一批”有效举措,成功防范化解退役人员信访问题。真情开展纾难解困,目前,全镇退役军人优待证发放856人,每季度发放兰溪镇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达399份,共34万余元。镇财政在严格落实每天200元训练执勤补助标准基础上,给予参训人员每人每天100元的额外补贴,年均投入民兵训练经费10余万元。近两年,高标准承办全省乡镇应急能力建设现场观摩会,多次承办市、区两级乡村振兴现场会。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应急维稳等特殊时期,民兵应急处突显作为。

因情施策抓好“三队”建设。通过编精人员、配齐装备、训强本领等措施,建设一支抓在手中、建在身边、用在实处的高水平民兵支援保障队伍。坚持分类管理、对口征集骨干力量,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队伍、优化处置流程等,建优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立足镇村实际,分层级建立1支30人的镇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分队和24支240人的村(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小队,活跃在基层公益服务一线,诠释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责任担当。

因势而为抓实“三力”提升。坚持高标准阵地建设、高层次人才培育和高质量国防教育,持续提升国防动员能力。聚力打造智慧乡镇管理平台,形成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党武装工作中心、综合中心、会议中心“四合一”格局,实现“三库”(镇民兵物资仓库、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和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物资的统筹调度使用,进一步提升乡镇应急处置效能。每年专项投入70余万元,用于武装工作资金常态化保障,进一步提升后备力量建设基础和综合服务水平。贯彻“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宗旨,通过完善基础网系,拓宽传输信道,持续构建完善智慧乡镇管理平台,推动城乡末端感知系统、雪亮工程、智慧指挥平台等多种技术手段上线运行,实现了“三队”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保证了普通民兵队伍在社会公益、应急处突、乡村振兴等方面发 挥“助力器”作用,有效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再提升。

移风易俗 乡村振兴气象新

“以前兰溪河坡两岸坟头林立,现在坟不见了,林却更多更绿了。”最近,在长沙工作十余年回乡探亲的汤家明不由慨叹。这是兰溪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生动说明。如今,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厚养薄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殡葬文明祭扫渐成风尚,兰溪镇习习文明新风吹拂。

近年来,兰溪镇大兴殡葬改革,抢抓市区两级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及现代化示范区的东风,强化政策推动、干群互动、各方联动、标杆带动四轮驱动,首创“平坟零补偿+生态绿化”模式,形成集人文关怀、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为一体的殡葬工作新格局,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力。

高位推动提质量。兰溪镇坚持破立并举,集聚区镇村合力,推进殡葬改革。区委、区政府将其纳入全区重点领域改革项目,区政协主席担任联点领导,定期到镇里听取专题汇报并调度进展,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研究解决。镇党委、政府争取上级民政部门支持,落实人财物保障,实行一办六组集中办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村(社区)发挥好村规民约的规范约束作用和红白理事会的协调帮办作用,实行网格化管理,获悉逝者信息后,组织当地民政协理员第一时间上门宣传殡改政策,并与丧户签订文明治丧承诺书,适时提供配套服务,让群众省心、省事、省钱。同时,面向社会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加强督导巡查,总结推广成功经验,限期整改共性问题。

疏堵结合控增量。兰溪镇一方面关闭“窗户”,明确禁止事项,在“堵”字上动真碰硬;另一方面打开“正门”,优化服务供给,在“疏”字上拿出真招实招。镇政府向各村发布《关于严禁私建坟墓、骨灰乱葬滥埋的公告》,明令惩处私建坟墓等违法行为。以北岸新村为示范样板,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带头开展文明治丧、清理或迁移祖坟。在坚持零补偿、零平坟费支出的前提下,北岸新村仅用38天就顺利平迁坟墓454座,示范带动兰溪河沿线14个村平迁坟墓2550余座。同时,坚持“公益惠民、低偿使用”原则,优化供给推进公墓建设。目前,全镇已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2处,占地9.3亩,设置墓穴2550个,花草葬、树木葬面积约100平方米;同步投入40余万元加紧硬件建设,提倡新死亡人员遗体一律火化,火化骨灰一律埋入公益性墓地。专人负责,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源头防治化存量。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进一步对全镇安葬(放)设施进行地毯式、全覆盖、无禁区摸排,系统规范殡、葬、祭各环节,全力消减存量、消除隐患。兰溪镇坚持“三严禁”(严禁镇村向外租售土地用作墓地,严禁在基本农田修建坟墓,严禁制作和销售大棺材),推行“一牌一墓主、一树一坟茔”的树葬做法等,推进乱埋乱葬整治,为发展腾地。仅北岸新村就新增耕地200余亩。同时,推进殡葬用品市场整治和不文明办丧现象整治,切断封建迷信用品来源,在全镇上下建立形成一套假僧假道、低俗演出查处反馈机制,从接到举报到查出结果反馈,环环相扣、责任明晰,形成工作闭环。

移风易俗防变量。兰溪镇充分发挥媒体、殡葬服务机构、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主体的作用,培育殡葬行为规范,深化文明殡葬引导,以“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殡葬新风尚”为目标,创新开展“珍爱生命、孝亲敬老、廉洁清明”为主题的生命文化教育,切实厚植“全民惠葬、厚养礼葬、逝有所安”的思想理念,并通过村民会议、民主评议等活动,上报镇政府表扬奖励先进,引领地方主流舆论,切实改善乡风乡俗。将文明殡葬纳入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将每年3月定为“殡葬新风宣传月”,面向社会大众普及殡葬科学知识。推行错峰祭扫、代客祭扫、集体公祭、网络追思等举措,积极营造文明低碳祭扫氛围。通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透政策、讲清利弊、讲明要求,算好经济账、土地账、资源账、安全账、环境账、祭祀账,全镇上下齐心协力促成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在兰溪大地蔚然成风。

应急救援 铺就民生幸福路

近年来,兰溪镇先后成功创建省市级安全发展示范镇,连续4年被评为市区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这是兰溪镇政府关心重视应急管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公众参与支持的结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急管理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兰溪镇党委政府统筹安全与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大应急、大安全理念,安全生产基本盘守牢守稳,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越夯越实。成立乡镇应急委并探索完善了乡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863”模式,承办了全省乡镇应急能力建设研讨班现场观摩活动。在推进乡镇应急能力建设的同时,推进村(社区)“133工程”,全面提升村级应急能力,凝聚基层安全合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镇主救,“863”模式打通基层应急“最后一公里”。镇党委、政府探索完善了乡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863”模式,即完成“八个规定动作”,建立“六大体系”,实现应急救援“三个统一”,从形式上构建新型应急体系,从内容上建立新型应急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理顺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活力。

完成八个规定动作(下发一个文件、召开一次会议、列出一个清单、举办一期培训、制定一个预案、组织一次演练、购买一批物资、组建一支队伍)。兰溪镇成立了镇应急管理委员会和应急指挥部,建立了应急委(办)牵头抓总的组织体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基本原则,成立了镇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建立了应急指挥值守和救援体系,充实了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大应急、大安全格局初步成型。

建立六大体系(构建双轨并行的组织体系、边界清晰的责任体系、科学严谨的预防体系、权威高效的指挥体系、通畅灵敏的值守体系、快速反应的救援体系)。镇应急委(办)成立后,将防汛、森林防火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的防、抗、救责任按照“应急办综合防、牵头抗、统筹救,主管部门专业防、技术抗、协同救”的原则进行分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建立预防“四张网”:宣传教育网、排查整治网、监测预警网、救援演练网。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目前,已实现区镇村三级一体化信息化指挥和镇区十分钟镇域三十分钟救援覆盖目标。2021年来,消防救援实现了100%的镇“救了”。

实现“三个统一”(统一指挥、统一值守、统一救援)。乡镇党委书记、镇长负责总指挥,应急办主任(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长)负责现场总指挥,形成“一根指挥棒”;乡镇党政办统一值守,信息报送统一归口党政办,形成“一根出水管”;综合应急救援队是乡镇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与社会救援力量充分融合整合,形成“一个尖刀连”,从根本上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村主防,“133”工程打通基层应急“最后一公分”。兰溪镇在村(社区)全面实施“133工程”(一个网格群+三全防+三早救)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分”。

打造一个应急网格群。全镇24个村(社区)以现有网格为基础,建立77个应急救援网格群,明确一名应急微信网格群群主兼应急信息员,负责网格群管理工作。以屋场覆盖区域作为单个屋场的应急救援网格边界,将辖区内居民以住户为单位“全覆盖”加入网格群,应急管理实行“网格化”管理。

预防做到全民防、全域防、全时防。组建应急志愿小分队,实现全时防控;应急文化进屋场,切实提高村民紧急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建立应急管理河长、山长、路长“三长制”,实现全域管控;各村(社区)建立应急管理河长、山长、路长“三长制”,村(社区)不定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普查,绘制安全风险防范示意图,制定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

救援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处置。村(社区)及屋场设置应急物资微型储备站,组建应急志愿小分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建立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排查制度,“即发现即报告”,实现安全事故早发现。明确应急救援责任范围,村(社区)应急救援志愿小分队和救援物资储备站均以屋场为单位确定救援范围,一般情况下10分钟内能开始救援处置,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实现“村救小”“镇救了”的目标。

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一次次成功的探索,一项项可喜的成绩,鼓舞兰溪人重整行装踏新程,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劲头和勇立潮头、开拓创新的勇气谱写兰溪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星 禹妍 卢洞德 曾家旺 蔡婷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