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聚合力 以民为本促征拆

——会龙山街道 “五个一线”促电厂三期项目征拆跑出“加速度”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6-28 08:57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46栋房屋全部签订协议并拆除完毕,288亩苗木如期腾地,186名安置群众发展良好……近3个月以来,赫山区会龙山街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推进益阳电厂三期项目征拆工作,高效打造了全区征拆标志性工程,合力创造了会龙山征拆新速度。

益阳电厂三期项目选址赫山区会龙山街道仙蜂岭村,是国家和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对落实全省“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决策部署、助力益阳建设全省重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赫山具有重大支撑作用。该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陕煤集团投资建设,涉及征地任务288亩、需征拆房屋46栋。自3月份项目启动以来,在市、区两级坚强领导下,会龙山街道以征地拆迁开工竞赛活动为契机,克服政策衔接、资金保障、人员力量、群众预期等诸多难题,创造性推行“五个一线”工作法,推动项目征拆跑出“加速度”,取得了阶段性攻坚成果。目前,益阳电厂三期项目已达到开工建设条件。

安置先行情暖一线,增群众底气

征拆安置历来是项目建设中的头等大事和棘手难题,也是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会龙山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让拆迁群众早日实现安家梦”为目标,汲取辖区内其他项目安置后遗症的教训,坚持科学统筹,创新安置模式,做到安置先行,以实际行动打消征拆群众顾虑,保障征拆群众个性化安置需求。

项目启动之初,会龙山街道就邀请专业设计团队深入调研,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屋场会等形式全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用好“群众的脑”“专家的手”,创新采用“9+3”住宅安置模式(9层电梯高楼+3层低层住宅),统筹完成了电厂三期和G234两个安置区的设计,并与当地村庄规划、产业布局、交通路网等深度融合,最大限度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的多方共赢。

同时,街道提前主动对接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同步开展安置基地立项报批、用地选址等工作,确保项目相关前期手续基本到位,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赢得了群众最大理解与支持,实现了群众顾虑到群众拥护、安置滞后到安置先行的转变。

临时支部建在一线,扬党员锐气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旗帜。会龙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征拆一线飘扬、党徽在征拆一线闪光。

街道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支部”总体部署,成立电厂三期项目征拆临时党支部,由党政领导班子带队,组织在职和离任党员村干部、街道和村党员作为征拆先锋队、主力军,充分发挥党员号召力、引领力、执行力,联合村支“两委”形成征拆攻坚强大合力。项目常务副组长杨建勋以身作则,征拆攻坚启动以来平均每天休息不到5小时,只因群众一句“我相信杨书记”,眼睛严重充血仍坚守阵地;项目攻坚二组组长刘伟峰克服儿子中考、妻子因甲状腺问题住院的困难,毅然把“家”搬到项目攻坚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仙蜂岭村党总支书记卜标因阑尾炎需马上手术,临上手术台还在打电话给村民做思想工作……

在党旗号召、党员带动下,街道全体征拆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斗志和干劲取得征拆攻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保障了项目征拆顺利推进。

指挥调度前移一线,鼓队伍士气

面对项目征拆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现实状况,街道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实干姿态,将项目建设指挥部前移至仙蜂岭村村民服务中心,推动指挥下沉、力量下移、资源下倾。由街道主要负责人牵头挂帅,其余党政班子成员带队组成两个攻坚组,40多名干部全部下沉一线“沉浸式”开展征拆。

在此过程中,街道坚持科学组织,根据征拆任务数量、难易程度,合理分组人员、安排任务,采取交友法、算账法、模拟演练法等方式以老带新,迅速提升征拆新手能力水平。坚持挂图作战,实行“日调度、日会商”,及时汇总进度,深挖问题根源,研讨方案策略,鼓舞干部士气,推动比学赶超,把问题矛盾解决在一线,把严实作风体现在一线。坚持为民解难,街道与仙蜂岭村想群众之所想,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解决部分征拆群众在苗木销售、人员临时过渡、坟墓迁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用真情服务温度赢得了项目推进速度。

严格奖惩激励一线,树干部风气

征地拆迁一头连着项目建设,一头连着群众利益,政策性很强、矛盾很多、难度很大。

为此,会龙山街道以事业凝聚人,坚持“实干开路、实战决胜、实力说话”理念,将征拆工作作为锻炼干部成长成才、检验绩效绩能的重要途径,在征拆攻坚一线练队伍、锤品质、展风采,打造“狮子型”人才梯队,并将征拆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让干部在征拆一线有平台、尽其能。以奖励鼓舞人,制定项目征拆奖励办法,明确奖励对象、奖励标准和奖励方式,并具体量化到每栋房屋、每户青苗协议签订及腾地任务的完成,严格兑现奖励,最大限度地激发攻坚克难劲头。以纪律约束人,明确不请假、不应酬、不打招呼、不接受群众请吃的“四不”硬性纪律要求,坚决落实征拆政策,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政策、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推进征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抢栽抢种等违法行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征拆环境。

产业布局谋划一线,聚发展人气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会龙山街道坚持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两手抓、两促进,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因地制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同步谋划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保障征地拆迁群众留得下、能致富、发展得好。

会龙山街道抢抓益阳大道西延线一期、G234项目K3-K6段(青龙洲大桥)通车的重大机遇,持续放大区位交通优势,大力支持仙蜂岭村发展花卉苗木、农家乐等重点产业,擦亮传统花卉苗木基地和国家级3A旅游景区金字招牌。在安置基地退让区筹建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吸引人才回迁、资金回流、资源回聚;积极对接中科院中麻所,打造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特色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效益;建设仙蜂岭村美丽屋场,结合农村电商、网络直播,大力发展杨梅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经济,打造乡村振兴产业示范样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江怀远 姚灿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