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把就业扶贫车间建在农家门口

132个村2000余名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一季度人均工资收入10000余元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4-30 16:58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4月29日,南县三仙湖镇上柴市村村民徐兰香安置好公婆,送孩子到学校后,赶在8点前走进离家几十米远的村电子厂。该厂是在政府指导支持下村企合作于去年3月建立的一家就业扶贫车间,本村及邻村70多名困难村民在这里做工,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目前,南县农村建有38个扶贫车间,132个村2000余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今年一季度人均工资收入10000余元。

近两年,南县紧盯农村留守妇女、高龄劳动力和困难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政府指导、政策扶植、村企合办、个体经营等形式,把就业扶贫车间建在农民家门口。就业扶贫车间的生产模式和产品以种植养殖、手工工艺、来料加工、农产品加工为主,方便劳动力就近就地灵活就业或居家就业。车间用地主要利用乡镇、村闲置土地、房屋等。稻虾生态种养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厂窖镇渔民曾世伟上岸后看准这一商机,办起了虾笼编织车间。村民在这里就业相当灵活,可以进车间编织,也可以居家编织。对于居家式的,车间送原材料上门,并回收产品。目前每天在车间工作的村民达800人,600多个农民采取居家式工作,遍及全县各乡镇。产品除了供本县,同时销往全国各地,有的还远销俄罗斯、泰国等国家,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南县出台《南县就业扶贫车间建设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实施细则》,推动就业扶贫车间良性发展。对被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的,政府适当给予场地补贴和物流补贴。对吸纳农村困难劳动力就业的扶贫车间,按人数予以就业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就业扶贫车间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政府给予贴息支持。今年一季度,全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5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杨伟奇 彭冠铭 钟凤芝责任编辑:刘佳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