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之功 强教育大业

——安化教育高质量发展巡礼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1-10-29 08:54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2021年10月9日召开的安化县委常委会第29次会议强调,要切实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工作任务,全面系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安化落地生根。像这样的议教会议,安化县委、县政府每年至少组织4次以上。对于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则坚持一事一议,把教育强县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将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在行动中。近年来,安化教育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美誉度越来越高。

立足科学规划 力促项目建设提效发展

安化县近3年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新建6所规模学校、31栋教学楼,新增学位19730个。这一组沉甸甸的数据背后,真正体现了安化大办教育的决心和勇气。

今年秋季竣工并投入使用的梅城镇芙蓉学校,成为梅城最美的建筑,徽派的建筑风格让学校显得典雅、大气,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学校教导主任李碧林是从梅城镇完小选拔过来的管理干部,他告诉记者:“四年前,梅城镇完小超大班额非常严重,最大班额达到了93人,讲台下黑压压一片。今年开学,随着梅城镇芙蓉学校开学,全镇起始年级全部按标准班额办班,学生们上课舒适多了,老师们组织教学更高效了。”

为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近三年,全县实现了清塘铺镇中学整体搬迁、梅城镇东华中学扩建,新建成安化县第一芙蓉学校、东坪镇紫薇中学,每一所学校完全按照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建设并适当超前,在建的仙溪镇完小、古楼乡完小、大福镇完小、平口镇中学四个重点项目正在全力推进。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为安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全县近100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基本完成,城乡教育发展更显均衡。渠江镇晏家教学点是库区最为偏僻的一个教学点,近年来,通过改扩建,教学楼更美了,功能室更齐全了,通往学校的路建好了,学校增加了近50名学生,还吸引了不少邻县适龄儿童就学。

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和适应新高考改革,全县每一所普通高中均有大项目落户。至今年9月,全县高中阶段大班额顺利得到化解。安化县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始终坚持“集中办学、扩大规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优化城乡学校布局,补齐教育发展短板。目前,全县教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优化资源配置 力促师资力量均衡发展

“我是通过应聘全县边远学校类教师成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的,来这里教书是我自己的选择。目前我是全科教师,包班教学兼全校4个年级的美术课,看到孩子们上美术课的那种兴奋劲,我觉得来这里教书,值得!” 在安化县最南端的乐安镇硐谢教学点,李啸波是今年新分配来的教师,她也是这所学校近20年来唯一的公办青年教师。今年,安化县为教学点专门设岗,还曾担心没人报考,没想到46个岗位全部招满,这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点教师“青黄不接”的难题,乡村就近上好学不再是梦想。

近年来,安化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多点发力,不断缩小城乡师资力量配备差距。建机制,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建立委培机制、直聘机制、交流机制和优秀教师支教机制,促进乡村教师队伍更新换代和科学流动。2017年以来共培养委培生980名,招聘、直聘教师2199名,全部安排到薄弱地区充实力量。同时,每年选派600名优秀教师进行定期交流、三区支教、送教下乡、“县管校聘”试点,不断追求“资源共享、捆绑发展”。“下阶段,我们要把乡村学校建设与全面开展的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把每一所村小和教学点建成文化高地。一方面,严格执行农村边远学校专项补贴、乡镇工作补贴、武陵山片区人才津贴和教师周转房政策,实现待遇保障向乡村教师倾斜;另一方面,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这些老师成为村里的乡贤和最受尊重的人,确保教师在农村‘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安化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唐业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坚守普惠底线 力促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安化县早在10年前就率先在全市成立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十年磨一剑,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一块品牌。近年来,安化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学前教育”的重要指示,创新幼教发展新模式,成果丰硕。其办学经验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湖南教育》专版刊出,《建制强基促改革,学前教育谱新篇——安化县学前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成功入选“湖南基层改革100例”。2020年在全省基础教育大会上,县委书记刘勇会以《主动谋划,负重奋进,着力推进县域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题作了典型发言。

安化县以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为突破口,探索走出一条政府、部门、乡镇、村(社区)共同发力的发展新路子,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社会力量办园为辅的多元办园发展新格局。其中,公办园占比达80.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0.12%,两项指标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我们在全县布局了近3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还对全县100多所公办园进行了提质改造。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打通了幼教与义务教育的‘任督二脉’,实现了‘点园结合发展’,把有限的教学点建设资金和幼教点资金捆绑起来,每一个教学点也就成了幼教点,幼小衔接在这里得到了真正实现。”安化县教育局学前教育股股长刘定中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化县还先后建成2个班以下的幼教点80多个,极大地方便了偏远村落的幼儿就近入园,有效化解了幼儿入园离园的交通压力,全县共减少车辆接送幼儿3000多人,为老百姓减少支出超千万元。

安化的学前教育之所以能在前面领跑,源于在两个方面暗暗下了功夫。第一,探索集团办园创新模式,全县建立以乡镇公办中心园为龙头、覆盖乡村的学前教育共同体,将村级幼教点的人、财、物全面纳入乡镇中心园统一管理,有效破解偏远幼教点经费运转困难、师资力量“派不下去”等难题。第二,强化中心园示范引领,由中心园对村级幼教点和民办园实施课程、保教和研训统筹,提升村级幼教点保育保教水平,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公办民办协同发展。

注重产业服务 力促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要把安化黑茶学校建设成为全国最好的黑茶专门学校。”连续几年,安化县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及安化黑茶学校。为更好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安化职业教育坚守着“变与不变”。所谓“变”,就是适应时代要求,整合县域内职教资源,实施整体搬迁工程。所谓“不变”,就是学校始终坚持将县职业中专学校和安化黑茶学校捆绑发展,做服务县域经济的最大公约数。至2019年,累计投入8.1亿元,建成新的县职业中专学校(安化黑茶学校),招收第一届学生。2020年,东坪校区与大福校区成功实现整合。县职业中专注重产学研统筹推进,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中职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安化黑茶产业发展专业群”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校注重“楚怡精神”的传承,重点打造“产教融合创新、脱贫攻坚保障、优秀文化传承、国际合作实践”四个基地,实现传统技术人才“培根铸魂”高调亮相,现代化专业技术人才“工匠精神”高端输出。注重双元制人才培养。积极对接县内外企业,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学校目前与全县24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与梅山文化生态园、云台山茶旅集体确立战略合作关系,主动融入湖南省黑茶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与安化茶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在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率先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校企人才互培互聘、师资协同培养机制,以茶为主的“农字号”专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注重内涵式发展和创新发展,大力实施“五个一千”工程,即培育检验员、制茶师、质检员、茶艺师、首席质量官等各1000名,通过职业教育促进茶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安化县明确了“干部培训进党校,职业培训进职校(县职教中心)”的社会培训思路,2019年以来,共承办专业培训38期7000余人,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培训达15000多人次,为乡村振兴锻造出一支骨干力量。“今年5月,我校与湖南商务职院签订茶艺与茶营销50人的合作协议,中高职衔接教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我们要乘势而上,建成全省中职高地,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县职业中专校长刘迪凡描绘着安化职业教育美好的蓝图。

落实精细管理 力促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近年来,安化县坚持五育并举,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大教育格局。

全县各中小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落实《安化县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安化县教育教学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安化县教育教学质量奖惩方案》。安化县明确2021年为“教育教学质量创优年”,教育教学质量实行“一把手”工程。县教育局在原有班子成员包片区、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查的基础上,增加股室负责人联系乡镇、业务骨干帮扶薄弱学校的工作机制,要求每人每月至少蹲点督促、检查、指导、协调一次,熟悉了解所辖学校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师生安全、项目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协助乡镇中心学校、高中学校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联系乡镇工作纳入年度述职评议。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渠江学校在库区是教育底子相对薄弱的一所学校,自从实行包片蹲点制以来,管理短板得到补齐,薄弱学科得到加强,通过三年的努力,教育质量从全县靠后跻身全县前列。”渠江镇中心学校校长陈代亮见证了这个变化。

与此同时,创新区域教研模式,几所学校捆绑发展也让渠江学校尝到了甜头。渠江、古楼、南金三个乡镇,地域连片、规模相似、教情相同,于是,三个乡镇将教师培训、教学教研、质量检测等进行常态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质量共进的目标。目前,库区学校的区域教研经验正在全县推广。作为山区大县,借力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发展,安化走在了前面。至目前,全县建成了“三通两平台”、教育城域网,建好了高标准的中心机房,完小以上学校平安校园监控系统平台、“安化人人通”教育资源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均已建成。31间精品录播室高端先进,除了强大的教学辅助功能,还能利用城域网及录播室召开全县性的视频会议。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培训与教学实践指导相结合,基本实现每个班级均能开展多媒体教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创造了条件。

近几年来,县高中学考合格率居全市前列,高考一二本录取率实现五连升,在省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艺术展演活动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安化选手都有突出表现。“下阶段,我们将以落实‘双减’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努力实现教育优质高效发展,让人民群众对教育更加满意。”刘唐业信心百倍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大益阳客户端作者:刘晓 陶金生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