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法治建设护民安民的关键作用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黄道安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2-07-23 13:42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只有始终坚持为民导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补齐补强短板弱项,精准发力,科学施策,才能确保行稳致远,保障全市人民安居乐业。

一是牢牢把握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价值追求。“法度者,正之至也。”“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也是人民的期盼,要紧紧围绕公平正义推进法治建设和法治改革,将之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重点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制约体系,推动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是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权。要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研究制定出更多反映客观规律、体现人民意志、符合公平正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工作,及时清理党委规范性文件,保证文件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治理制度机制,强化源头治理,拓宽治理边界,提升治理精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强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注重加强“两法衔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管指导,全力创造民主有序、公平正义、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以良法善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牢牢把握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实处,充分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中国之治的“密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要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市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引导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听从群众呼声,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要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地体现到多项改革措施上来、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责任编辑:刘佳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