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走出”的村庄

——南县中鱼口镇白吟浪村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见闻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3-27 08:5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一条疏河穿过白吟浪村。刘馨予摄

  春分,暖阳。疏河两岸,油菜花黄。

  3月20日,记者来到南县中鱼口镇白吟浪村,穿越纸张扉页构筑的时空,与这座只在小说里邂逅过的村庄碰面。白吟浪村位于中鱼口镇西南端,2017年,由太和、太平、安丰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东临南茅运河复线,西临藕池河中支,一条疏河从中穿过,将村庄一分为二。它既是疏河流域唯一保留了部分原貌的村庄,又是我市知名作家曹旦昇出生地,长篇小说《白吟浪》的原型地。

  文学融入乡土

  踏上这片土地,小说里的场景在脑海与眼前重合。《白吟浪》里的湖泊、田畴、草甸、飞鸟都真切地展现在眼前,书中描写的洞庭湖畔的水清鱼欢都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近年来,白吟浪村紧扣“塑白吟浪湖湘文化品牌 建最美湖湘文化阵地”目标,融合美丽屋场、美丽庭院、美丽乡村“三美”联创,以小说《白吟浪》为蓝本挖掘资源、建设村庄。当地政府积极牵头,号召乡贤出力,将村里疏河倒口等景观按照小说里的描述规划建设,并在小说原型地古疏河建设疏河文体广场,再现小说中描述的疏河风情。

  2023年6月,疏河第一期建设初步完成,建成了文化墙、休闲健康步道、精致菜园、休闲钓鱼台等景点。同时,村里与省级非遗项目羊舞岭窑陶瓷技艺传习所开展合作,将小说里描述的场景烧制成瓷板画,贴在村里的民居外墙、村部大楼走廊以及疏河文化墙上;邀请我市书法名家书写小说里的精彩语句,镌刻于文化墙上。如今的白吟浪村,村如其名,小说《白吟浪》中的风景随处可见,文学成为推动白吟浪村发展振兴的内在力量。

  文学涵养乡民

  “白吟浪里花正开,一年四季是花海。三月里呀四月中,油菜花黄香天外。”在疏河文体广场,村民们跟着音乐起舞,走近听,歌词里唱的正是白吟浪村。村党总支部书记吴美珍介绍,为了让文学作品与村民的生活更加贴近,去年7月,村里邀请专家创作了歌曲和广场舞《白吟浪 花正开》《白吟浪 水之涯》。同时,组建了村广场舞队,以舞健身,以舞靓村。目前村舞蹈队共有88人。茶余饭后,大家时常集结在疏河文化广场以舞相会。村民们都能哼上几句“白吟浪”的歌,说上几个《白吟浪》里的故事。“姐妹们除了平常一块儿跳跳舞,谁家里有事了,我们也会热心组队帮忙。”村民彭志英是村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她告诉记者,村里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的主体作用和枢纽功能,组建机动灵活、便捷高效、常态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关爱老人儿童、文明交通劝导、村庄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巾帼助力乡风文明”行动,带动妇女参与文明实践,推动家风、民风、社风全面提升。

  文学塑造产业

  “走,到洞庭湖吃白米饭去!”这是《白吟浪》的开篇导语,记者沿着白吟浪大道来到国安米业,眼见着这句话也从书中走到了大米的包装上。

  《白吟浪》的文学张力延伸到产业振兴领域,以别样的方式走进了村民的生活,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国安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航告诉记者,企业已注册“白吟浪”大米商标,因其优良的品质与文化属性的加持,产品一经上市便广受青睐。接下来,国安米业还将规划建设占地十余亩的文化广场,打造白吟浪文化展厅,展示水牛耕地、石磨豆子、肩挑箩筐、扮禾插田、风车稻谷等农耕文化体验项目,以进一步塑造企业文化,提升产品附加值。

  “除了稻虾米,我们还准备在村里设置加工点,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加工村里的卜辣椒、卜豆角、红薯片、坛子菜等特色农产品,与线上平台合作,用网络带货方式带动乡亲们增收。”杨航说。

  在国安米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共有100多名农户发展稻虾种养产业,种养面积达2000多亩,“白吟浪”商标南县稻虾米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400多万元。

  沿着宽阔整洁的村道望去,疏河绵延至远处的田野。风景宜人、村民安居、民风淳朴的白吟浪村从曹旦昇的笔下走进了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刘馨予 崔志文 王征洋 李婷责任编辑:李媛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