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云 三十年种菇惠乡邻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4-04-05 08:44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曾昭云在整理成品菇。夏训武摄

  4月2日,阵雨。在沅江市胭脂湖街道十里坪村的田野间,曾家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昭云在大棚里忙碌。记者走进棚内,看到一行行排列整齐的菌棒上,团团簇拥着像小伞一样的香菇,密密匝匝竞相绽放,长势喜人。雇请的工人们忙着采摘、装篮、称重,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61岁的曾昭云,从1994年开始学种菌菇,一干就是30年。他从几十平方米的小棚开始逐步做大,高峰时,有近百亩基地。到目前,他的基地总投入近300万元,配套添置了近万平方米的多层大棚和冷库冷藏车等设施设备。合作社采用三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从事食用菌种植生产,高标准高品质制作培育菌种,真诚服务广大种植户,为菇农提供优良菌种、技术指导、保姆式跟踪服务。他的产品远销省内外,每年获利30万元左右。“现在,食用菌行业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引进芦笋菌培育、种植技术,不仅能让十里坪村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还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动力。”曾昭云说,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可解决村里100余名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村民邓建平告诉记者:“我家就在附近,在菌种厂务工的同时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一个月下来能赚4000多元。”

  菌菇要增产,制棒质量是关键。在生产过程中,曾昭云严把菌棒生产质量关以及菌种、物料质量配比关,严格技术操作规程,确保菌袋达到生产所需的质量水平。

  据了解,菌菇产业充分利用秸秆废料、畜禽粪便等原料,积极探索以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为循环链条的三元双向农业循环模式,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努力做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全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变废为宝。曾昭云表示,现在有政府的惠农好政策,会继续扩大蘑菇种植规模,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夏训武 刘建华责任编辑:黄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