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依法行政树权威 以文明执法提境界 |
| 点击数: 时间:2020-04-27 |
|
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2月28日挂牌成立,整合原市工商、质监、食药监职能,集中市发改委反垄断与价格监督职能、市商务局对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职能、市科技局知识产权保护职能。一年来,市场监管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法治建设为统领,依法推进职能融合,实现了行政执法工作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开局。
坚持执法有位,夯实依法行政保障 强化政治引领,树立法治思维。党组多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系列论述,研究依法行政工作,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为部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 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市场监管部门执行法律法规多、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为防止出现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形,市场监管局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及时出台了《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试行)》《复杂或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试行)》等15个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强化绩效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出台2019年全员绩效考核方案,将法治政府建设、“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学法考法这四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共性指标,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行政执法的重要推动作用。
坚持执法有为,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机构依法到位。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对标省局、保留特色、理顺工作”思路,实现了机构改革方案出台、机构改革组建速度、干部队伍融合领跑全省。2019年12月12日,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建,成为全省首个正式挂牌的综合执法机构。 职能依法整合。市市场监管局及时整合执法事项清单,在官网上公示行政处罚事项457项,行政许可13项,行政强制29项,行政检查23项,行政奖励6项,行政裁决4项,行政确认4项,其他行政权力30项,进一步理顺了执法职能职责。 规则依法出台。为界定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确保依法、依程序精准施策,明确未经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的决策一律不予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召开6次党组会、5次局长办公会,出台“年关守护”、优化营商环境等文件和政策措施20项,做到了依法决策。为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组织清理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39件,拟修改、废止16件。 监管依法到位。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市政府名义印发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实现监管领域全覆盖,全市系统双随机抽查各类市场主体15000多家。为强化信用约束惩戒,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依托,录入各类信息83165条。为建立实行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指导信用修复109家,联合惩戒生态环境违法企业2家,解除联合惩戒2家。 监督依法实施。强化执法文书管理,规范48种格式文书;严格法制审核,案件必经办案机构内部初审,业务科室业务把关,法规机构法制审核;对重大复杂案件实施清单管理,必经负责人集体讨论;加强资格管理,执法人员一律执证上岗;强化行政复议与诉讼,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5件,负责人出庭应诉2次。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办要求,积极配合,全面接受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的三轮“体检”,切实做好了资料提交、网上核查、实地评估、领导访谈等工作。
(执法人员对口罩生产企业进行检查)
坚持执法有度,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拓展执法广度。按照 “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打传销、假冒伪劣、虚假广告、网络违法、知识产权、价格等违法行为。2019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5865家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184处。 加大执法力度。对涉及民生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违法行为实行严查重处,着力营造稳定市场秩序环境。共查办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258件,结案2037件,罚没金额8250万元,移送公安机关13件,捣毁传销窝点19个,毁侵权假冒商品60.5吨。部分执法案例列入总局、省局典型案例。 增强执法亮度。着力推进信息公开,营造执法透明环境。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出台《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行为全程记载、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目前,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均在网上全文公示,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决定信息均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南省“互联网+监管”等平台。 提高执法速度。着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便民环境。全面推行登记全程电子化、“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无前置许可的企业开办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其中70%以上的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畅通行政许可绿色通道,对涉及疫情防控的医疗器械、药品等审批服务事项实行“容缺受理”,我市目前已生产和正在筹备生产的口罩企业达17家。 提升执法温度。着力推进依法审慎包容监管,营造公正文明环境。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原则,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对在日常监管中,当事人无主观故意,经告诫后及时纠正且情节轻微的62项违法违规行为,免于行政处罚或依法从轻、减轻处罚。
坚持执法有声,塑好市场监管形象 提升执法素养。组织各类业务培训30多期,参训2100多人次。普法学习参考率100%,通过率100%。 加强宣传引导。在国家宪法日、3·15国际消费维权日、疫情防控等重要时段,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重点领域,发放倡议书、价格提醒告诫函、疫情防控法律知识读本等40000余份,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和新闻媒体,发布新闻稿件137篇,加强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宣传。与益阳电视台联合摄制普法方言情景喜剧《万事和为贵·来了麻烦》上、下集,在益阳政法微信公众号、智慧益阳、益阳电视台各频道播出,单集播放量近5万次,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发布典型案例。公开曝光违法典型案例12起、消费维权典型案例10起,发布食品安全抽检分析报告1期,消费警示4期,震慑了违法行为,以案释法,引导了市民安全健康消费。 坚守依法行政之职,恪守执法为民之道,勇于开创新思路,体现出时代性、把握好规律性、赋予其创造性,努力塑造“团结、务实、严谨、拼博、奉献”的市场监管精神,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依法办案,不断开创市场监管新局面,才能为保障我市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作出新贡献。
(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
|
|
| 来源: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陈志国、李时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