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建设优秀案例(二)|安化柘溪水库
发布时间:2022-05-30 15:04 作者: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全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现河湖“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和推广宣传活动,各地通过专家评审、公开公示、微信公众号展播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征集、筛选报送和宣传推广,形成了较好成效。经专家评审,决定对浏阳河等19个河湖授予“美丽河湖建设优秀案例”称号,湖南生态环境公众号于今日起推出“美丽河湖建设优秀案例”栏目,对上述案例的治理成效及经验启示等予以展示推广,供各地互相学习借鉴。

,时长04:19

安化柘溪水库

图片

原存在的突出问题

柘溪水库位于安化县资水中游,自坪口入境安化,下临柘溪电站大坝,是一座集发电、防洪、灌溉和旅游于一体的大型水库,总库容35.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85km2,其中安化境内56 km2。库区受益总人口达37.7万人,占安化县总人口的36.8%,是区域内重要生态湿地,对防洪发电、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流域内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流域内居民生产生活、畜禽和渔业养殖以及历史遗留污染等突出问题使得柘溪水库水环境质量面临诸多挑战,氨氮、总氮指标偶尔达到Ⅳ类水质,水环境保护压力巨增。

图片

主要做法

近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调结构、治污染、美生态、建体系,积极推动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坚决扛起“一江碧水映青山”的政治责任,持续推进柘溪水库水环境质量向上向好发展。首先,坚持高位推动,构建生态优先新格局。高规格成立安化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安化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安化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安化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关于建立“大环保”工作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全面落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形成全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坚持标本兼治,全力推进专项整治。大力推进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全县23个乡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新建压缩式垃圾转运站23座,投入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专业车辆41台,生活垃圾日处理量达490吨,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2018-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26亿元,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改厕4.14万余户。连续两年获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71处,解决了20.4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达100%。创建示范村50个,渠江镇大安村、江南镇黄花溪村、马路镇六步溪村等3个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南金乡九龙池村、烟溪镇双烟村等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投入近2亿元,全面退出柘溪水库“两网”,每年财政预算安排400万元经费,完善库区水面常态化保洁机制。柘溪水库主干流两岸500米范围内畜禽养殖全部退出。争取资金6000万元实施全县畜禽资源化利用项目,完成187个子项目的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明显提高,畜禽养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推进历史遗留污染问题整治和风险管控。流域锑污染整治取得实效,2018年起投入3111.2万元,实施历史遗留锑污染整治和风险防控项目6个,近年来柘溪库区安化段锑平均浓度呈持续下降趋势,水质明显改善。完成杨林石煤矿、碧岩溪钒矿、牛角塘石煤矿、岩门石煤场、楚凡钒矿、百选石煤矿等6家石煤矿山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严控新批涉重金属排放项目,开展涉镉等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进入周边土壤的途径,做好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地块调查工作,监督15家重点企业做好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控制化肥和农药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2万亩(次)、秸秆回收率90.11%、示范推广有机肥7.5万亩等推广措施,建成2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3.01万亩,统防统治4.27万亩。再次,守护绿水青山,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实施生态系统建设保护工程。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做好林地、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新造林12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开展3年禁伐减伐行动,林木采伐指标削减20%。推进砂石土矿关闭退出和生态修复。依法注销关闭砂石土矿43家,27家通过工程治理和自然修复等方式已完成生态修复,16家修复治理工作正在推进。实施潺溪、烟溪、渠江、瀼溪重点入库支流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累计完成河道清淤14.12万m3,建设生态护岸6.6km。最后,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发展“三大生态产业”。做强生态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2%。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3623吨标准煤/万元,在2018年的基础上降低了1.29%。做精现代农业。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总产值94亿元。粮油生产稳定,建成高标准农田36.09万亩。安化黑茶、安化红茶、安化小籽花生、安化黄精等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黑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茶园品质提升、茶企升级加速、品牌效益凸显、产业链条延伸,茶园面积达36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30亿元。畜禽水产健康发展,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全市领先,新增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各2家。做大生态旅游。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云台山风景区等景区掀起我县旅游热潮,各类游客接待人次以及旅游综合收入较2016年分别增长3.7倍、7.5倍,获评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图片

治理成效

通过系统保护,省控柘溪水库断面水质由总体符合Ⅲ类,氨氮、总氮指标偶尔达到Ⅳ类水质扭转达到稳定Ⅱ类水质,2021年9月,柘溪水库断面水质更是达到Ⅰ类标准。2021年12月4日,安化县被授予第三批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为益阳市获此称号的第一个县。

图片

治理前

图片

治理后

图片

经验启示

安化柘溪水库流域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源头治理,开展专项系统整治,持续推进流域内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渔业养殖以及历史遗留污染等突出问题治理,促进柘溪水库水环境质量持续向上向好改善。同时,加大流域内生态系统保护,大力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实现“一江碧水映青山”的景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强生态产业,深耕现代农业,做大全域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致富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