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当天,益阳市在市民文化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场所举办2022年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主场活动暨第三届益阳非遗购物节,旨在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以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激发市场消费潜力,促进文旅经济增长,为2022年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营造浓厚的办会氛围。活动将持续至6月12日。
本次活动由2022年益阳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组委会主办,市文旅广体局、益阳高新区管委会、市城投集团承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计伟宣布活动开幕,省文旅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肖正湖、三级调研员刘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汤瑞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曙光,市政协副主席李晓跃等领导出席活动,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卜永强主持启动仪式,与会领导分别为国家、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授牌。
邓曙光向与会嘉宾和市民游客介绍了益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及近年来文遗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勉励全市相关行业领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掀起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热潮,以文化赋能文旅产业,全面提升旅游形象,促推文旅消费,让益阳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形象“靓”起来。
除启动仪式外,节会还推出文物知识讲座、舞台表演、非遗展购、展板宣传、少儿游艺活动、花鼓戏展演、群众文艺活动。作为整个活动的重头戏之一,舞台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欣赏。活动现场,独具特色的花鼓表演唱、金刚咒拳、益阳弹词等传统项目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展购现场,全市35个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一字排开,精美灵巧的小郁竹艺、生动传神的梅山剪纸、翠绿醇香的安化松针茶、松软可口的谭记发饼、香辣劲道的南洲王麻辣肉......让人目不暇接,物美价廉的“老字号”“乡村土特产”备受消费者青睐。活动让群众在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同时也有助于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增加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紧密结合“运动益阳”特色,推出射箭、投壶、弹棋、木射、五禽戏、蹴鞠等传统体育项目,吸引不少家长带孩子在娱乐中了解历史文化,感悟古人智慧,尽享运动快乐。
此外,活动特邀省内文物专家陈叙良、潘爱华分别进行《诗意的栖居——马王堆汉墓与汉初文明》《马王堆古尸“钙”述》文物知识讲座,带领听众共同感受汉代璀璨文明。
2022年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组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区县(市)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各区县(市)文旅广体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全市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文旅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参加相关活动。
近年来,益阳市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助推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楚文化、湖湘文化、梅山文化、三国文化,探索非遗+扶贫+旅游+研学+文创等保护新模式。大力实施非遗保护工程,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2个,11个传承传习点、14个非遗项目入选湖南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全面加强文物的保护利用,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兔子山遗址入选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