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来,南县财政局立足职能,将过紧日子要求贯穿于财政工作各方面,通过“控、挤、提”打好管理“铁算盘”,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一、三审编制控基数。聚力做好审“减、核、调”文章,一审时,按“只减不增”原则,分别压减一般性支出10%、专项支出20%、“三公经费”8%;二审时,逐一审核所有支出项目,删减无上级文件和没有县委、县政府会议纪要界定的支出;三审时,不单独安排一般性维修改造支出,有需求的直接在公用经费或业务专项资金中统筹解决。仅2021年,就腾出4000多万元统筹用于脱贫巩固、乡村振兴、生态治理等民生急需领域。
二、三点联动挤水分。始终坚持主动介入理念,采取市场调研、实地调查、事后问效等方式,提高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进一步挤干支出水份。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全部进行财政投资评审,未经评审不许实施;30万元以下的服务、货物和6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推行“电子卖场”平台交易,限额以上的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评审;采取目标申报、自评、重点评价等方式,对财政支出事项进行绩效评价,并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调减或撤销低绩效支出。2018年至2020年,累计审减政府项目投资970个8亿元,压减采购支出1245笔8683万元,调减项目支出13个1080万元。
三、五环发力提实效。一是硬化预算执行,原则上年度内不追加部门预算,临时性、应急性新增支出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解决。二是定期清理存量资金,上级结转超过二年和本级超过一年未支出的指标,收回财政统筹纳入预算。三是加大资产盘活力度,通过整合利用、清理腾退、共享共用等方式,节约财政资金。四是强化监督检查,通过集中自查、重点抽查、专项检查、监督检查、动态监管和财审互动等方式,进一步加大财政财务检查力度。五是注重公示公开,利用公示栏、显示屏、政务网、查询平台等载体,主动向社会各界公开各类财政财务信息,确保资金使用管理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