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益阳市各类度汛方案----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预案
发布时间:2011-04-29 00:00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未知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11年度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预案

2011〕6号修订发布

1、前言

2005〕22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2、山洪易发区概况

2.1自然地理特征

490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3%;丘陵1241平方公里,占10.2%;岗地827.3平方公里,占6.8%。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降雨年际和季节变化明显。安化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692毫米,桃江县1511毫米,资阳、赫山、朝阳区1432毫米,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底或7月初。境内以安化县梅城为中心的暴雨区为湖南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年平均暴雨日数5~6天。山区山高坡陡,溪河交错,大部分地方为碎屑岩类地质,多为硅质岩、碳质岩、碳酸盐岩、石灰岩。由于降雨时段集中,地表迳流汇流迅速,地质条件较差,山洪灾害频繁。

2.2范围划分和基本情况

30°以上,地质条件差,遇强降雨和持续性降雨极易引发溪河、水沟洪水泛滥的洪泛区,或由此产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地带。(地质灾害易发区及防御预案,已由国土资源部门制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益阳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已作部署;矿山尾砂坝防御预案由有关部门单独制定。为避免重复,本预案已剔除这一部分区域)。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3.1指导思想

3.2目标任务

、组织机构及具体职责

4.1成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组织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共同抗灾

4.2全市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指挥部

4.3各地相关乡镇组织机构报县区指挥部备案

4.4全市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指挥部职责

1)及时、准确通报雨水情、气象形势分析,为各地防灾减灾提供紧急转移第一手资料;

2)主持灾情或者险情会商,决定是否启动防御预案;

3)组织和督促各地制定山洪灾害(险情)应急处理方案;

4)指挥有关部门开展受伤人员救护、受灾群众救助、险情处置等工作;

5)紧急调集人员、调度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抢险救灾。

4.5部门职责

1)水利局:督促避灾预案的落实,对紧急避灾中的技术问题向市防指领导提出决策参考意见。负责水毁水利工程恢复计划的制定、恢复实施组织和山洪报警系统视频会商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

2)发改委:负责所需资金、物资的计划申报和关系协调。

3)规划局:负责紧急转移安置设施建设的规划技术工作。

4)国土资源局:负责山洪灾害中造成地质灾害点调查和动态监测,尽快查明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及时提供地质灾害险情及变化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防范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5)财政局:负责紧急转移安置的资金筹集、调拨和监督使用。

6)交通局:负责人员的转移、物资运输工具的统一调配,尽快恢复被山洪灾害冲毁的公路和有关设施。

7)民政局:负责调配安置点灾民救济物品,发放应急救济款,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8)卫生局:负责安置点灾民的疫情预防和病情诊治工作,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9)公安局、武警支队:负责紧急避灾中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人员的破坏活动。

10)电业局:负责灾后电力设施的恢复及灾区生活供电。

11)电信、移动、联通公司:负责通信联络畅通。

12)气象、水文局:负责气象、水文分析和及时提供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测报告。

13)广播电视局:负责村级报警设施的管理维护,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公众发布灾情、险情等信息。

14)经信委:负责灾区工矿企业生产恢复等有关工作。

15)安监局:负责矿山、尾砂坝

、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

5.1预警依据及标准

1)安化马路奎溪、梅城暴雨区: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且前期累计降雨50毫米以上,实测降雨1小时45毫米、或3小时70毫米、6小时降90毫米、24小时降雨120毫米以上,且降雨还将持续时,发布转移预警;前期累计降雨100毫米以上,当实测降雨达到1小时60毫米、或3小时降雨85毫米、6小时降雨110毫米、12小时降雨140毫米、24小时降雨达到180毫米以上,且降雨还在持续,发布转移信号。

2)桃江马迹塘、松木塘、赫山区、资阳区暴雨区: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实测降雨3小时80毫米、6小时降100毫米、24小时降雨120毫米以上,且降雨还将持续,发转移预警;当实测降雨3小时130毫米、6小时160毫米、24小时180毫米以上时,且降雨还在持续,发布转移信号。

5.2雨量观察监测站点设置

5.3山洪灾害预警发布形式及设施

1套、配备手提喇叭1个、每个组配备铜锣1面;鉴于电话、手机已经普及,应充分利用现有通讯工具,多层次向村民发布转移信号。所有预警设施的购置,当地政府应予安排经费集中采购。

、转移实施方案

6.1紧急转移预警启动程序

24小时值班,随时提前预报降雨情况。市、县区防指密切监测降雨情况,当降雨量达到预警等级时,由县区防指确定是否启动预警程序。由于暴雨期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各雨量观测站操作责任人发现当地降雨量达到预警等级时,要及时报告乡(镇)、县区指挥部,再由县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预警程序。特殊紧急情况时,可由乡镇村指挥所直接发出紧急转移信号,同时分别向上级指挥部报告。(预警程序示意图如下)

6.2人员转移路线及责任人

6.3转移人员的安置

6.4转移安置任务分工

7个行动小组。第一组为决策指挥组,第二组为通讯联络组,第三组为紧急行动组,第四组为交通运输组,第五组为安全保卫组,第六组为后勤保障组,第七组为医疗卫生组。各组负责人及组成人员由乡镇指挥所确定后报县(区)指挥部备案。

6.5转移安置的原则

6.6转移安置纪律

益阳市山洪灾害避灾响应预案

一、前言

2008年度益阳市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预案》(益市防指〔2008〕22号文)发布以来,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实现了我市2008、2009、2010连续三年山洪灾害紧急转移零伤亡,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在执行过程中,各地也反映紧急避灾响应等级不明确,执行时无所适从。鉴于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尚无统一规范,且实际操作过程中又急需明确响应等级的现实情况,综合近几年实践经验和各地反映的意见,特制定我市山洪灾害避灾四级响应预案。

二、山洪灾害避灾响应等级

(一)总体要求

1、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山洪灾害避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急响应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2、各级防汛指挥机构依照调度权限做好相关防洪调度工作,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3、山洪灾害发生后,县(市)区政府和防汛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救灾工作,重大山洪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由市政府和市防指指挥协调。

4、山洪灾害发生后,当地防汛指挥机构应及时向同级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情况。造成人员伤亡的山洪灾害,迅速上报上级防汛指挥机构。

5、对跨区域发生的山洪灾害,或山洪灾害将影响邻近行政区域的,当地防汛指挥机构在报告同级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的同时,应及时向受影响地区的防汛指挥机构通报情况。

6、因山洪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水陆交通事故等次生灾害,当地防汛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抢救和处置,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扩大的传播链,防止次生或衍生灾害的蔓延,并及时向同级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

(二)响应等级

按山洪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山洪灾害避灾应急响应共分四个等级,依次为Ⅳ(一般)、Ⅲ(较重)、Ⅱ(严重)、Ⅰ级(特别严重),分别对应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

(三)响应条件

1、Ⅳ级响应条件:进入暴雨期(一般指5-8月),按Ⅳ级响应对待。

2、Ⅲ级响应条件:

(1)一个县(市)区或资水流域益阳境内10站以上24小时实测降雨量超过110毫米,低于150毫米,或10站以上6小时内实测降雨量超过80毫米,降雨还将持续,汛情紧急时;

(2)省、市气象部门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将严重影响我市或预报我市山丘区部分地区将出现明显强降雨过程,强降水范围将涉及10个以上乡镇,并会造成较严重的山洪灾害时;

(3)发生山洪灾害,一个区县市或一处防洪工程失事一次性因灾死亡(失踪)3人以上。

3、Ⅱ级响应条件:

(1)2个以上县(市)区或资水干流及2条以上主要支流均有10站以上24小时实测降雨量超过150毫米,低于180毫米;或10站以上6小时内实测降雨量超过100毫米,降雨还将持续,汛情紧急时;

(2)省、市气象部门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将影响我市山丘区部分地区,发出紧急警报,并会造成严重的山洪灾害时;

(3)国家重点在建水利工程遭遇超标准洪水,出现重大险情,且危及下游公共安全时;

(4)发生山洪灾害,一个县(市)区或一处防洪工程失事一次性因灾死亡(失踪)5人以上。

(5)一座中型水库出现超设计水位洪水,出库流量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严重危及沿线乡镇等公共安全;

4、Ⅰ级响应条件:

(1)全市一半以上山丘区或资水流域益阳境内有10站以上24小时实测降雨量超过180毫米,或10站6小时内实测降雨量超过110毫米,降雨还将持续,情况紧急时;

(2)省、市气象部门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或我市大部分山丘区将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山洪灾害时;

(3)一座大型水库出现超校核水位洪水,或者一座中型水库超校核水位洪水且大坝出现重大险情,严重威胁下游乡镇等公共安全;

(4)发生山洪灾害,一个县(市)区或一处防洪工程失事一次性因灾死亡(失踪)10人以上。

(四)启动程序

满足上述Ⅲ级、Ⅱ级、Ⅰ级响应条件,由市防指、市人民政府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渠道向县(市)区防指和公众发布。其余情况由各县(市)区防指依据本地山洪灾害紧急避灾预案对本行政辖区内或相关区域发公众发布。

(五)响应行动

1、Ⅳ级响应行动:

防汛值班:值班人员密切关注和了解雨、水、工、险、灾情和天气变化情况,随时向市防办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

防汛会商与组织:市防指副指挥长(市水利局局长)主持防汛会商,市水利、气象、电力、水文等部门参加,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对汛情的监视和对当前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市防指负责人和上级有关部门,通报市防指各成员单位。

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工作要求:必要时,市相关成员单位派出工作组赶赴联系县(市)区指导防汛抗灾工作。

应急调度:各县(市)区根据水情、工险灾情情况自行做好本级防汛物资、资金、人力和水库等防洪工程调度。

县(市)区工作要求:相关县(市)区加强汛情监测,做好洪水预测预报,由县(市)区防指副指挥长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巡逻查险及抢险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按照预案采取相应防守措施,必要时派出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工作,并将重要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和市防办值班室。

2、Ⅲ级响应行动:

防汛值班:局领导带班,加强对值班人员的优化调度,适当增加值班力量,密切关注雨、水、工、险、灾情和天气变化情况,随时向市防指副指挥长报告有关情况。

防汛会商与组织:市防指副指挥长(分管市领导)主持防汛会商,水利、气象、水文、国土资源、安监等部门参加,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密切监视汛情发展变化,加强防汛抗灾工作的指导,及时将情况上报省防指、政府,并通报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必要时,市军分区、武警、市委办(含应急办)、政府办、财政、电力、民政、卫生、交通、农业等部门应组织专题会商。

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工作要求:市水利、国土资源、交通、民政、农业、卫生、安监等相关成员单位视情况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市防指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主动抓好相关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市防办。

应急调度:市防指根据灾、险情的严重程度和相关调度规程,充分做好人、财、物、水库等调度运用工作。市财政部门申请启动一定数量的预备金;市军分区通知预备役人员和抢险队集结待令。市防汛物资仓库做好出库和运力准备。相关县(市)区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和有关规定,调用本级人、财、物,并搞好水库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工作。

县(市)区工作要求:相关县(市)区加强汛情监测,做好山洪灾害预测预报,由县(市)区副指挥长(分管领导)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抢险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抢险救灾,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指导防汛抢险工作,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市防指。

3、Ⅱ级响应行动:

防汛值班:市水利局领导、市防办主任24小时带班,按照值班要求,分设信息、调度、材料综合、后勤保障等工作小组。

防汛会商与组织:市防指随时召开防汛会商会,必要时,启动异地会商。市防指指挥长主持防汛会商,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分管水利副市长,市政府应急办,市防指所有成员单位,市级主要新闻单位参加。分析汛情发展趋势、未来天气变化情况、研究决策防汛抗灾的重大问题并作出相应部署,发布紧急通知,督促相关县(市)区防汛指挥机构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全面收集整理工情、灾情和抗洪救灾行动情况等,及时报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军分区及省防指。市政府及时向省政府报告我市洪灾情况,争取支持。市领导奔赴各自联系县(市)区,指导抗洪救灾。

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工作要求:市农业、水利、电力、国土资源、安监、交通、民政、卫生、通信等成员单位派出主要负责人带队的工作组赶赴重灾区或联系责任区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及时向市防指汇报情况。市军分区、市武警支队根据市防指要求调动兵力,做好处险、抢险工作。市民政部门全力做好全市灾民救助工作,及时做好勘察、核灾,并与市防办搞好灾情发布、上报的衔接工作。新闻单位不定期通过电视、广播等发布汛情通报。必要时,市委、市政府派出督查组赴各地督查防汛抗灾工作。市委宣传部搞好对外宣传协调工作。市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或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社会救助活动。

应急调度:市防指根据灾、险情的严重程度和相关调度规程,充分做好人、财、物、水库等调度工作。部队、武警、专业抢险队伍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到达指定地点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或集结待命;财政部门搞好抗洪抢险救灾资金调度,申请动用预备金用于抢险救灾;交通部门开通抢险物资车辆免费专用通道。市级抢险物资和救生器材做到以车(船)代仓,并申请省级抢险救灾物资支援。同时加强水库工程的调度,特别要做好重点工程的实时调度和重大险情的抢护以及受山洪威胁区域人员的安全转移工作,并由市防指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发布应急响应和动员令,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严阵以待,听候调遣。必要时,市防指决定并发布交通管制公告。

县(市)区工作要求:相关县(市)区增加防汛值班力量,加强值班工作。做好预测预报,由县(市)区指挥长主持会商,指挥部所有成员单位参加会商,研究部署防汛抢险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为市防指提供调度意见。按预案组织加强防守巡查力度,及时控制险情,做好受威胁地区群众安全转移工作。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具体指导防汛抢险工作,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及市防办值班室。必要时,可依法宣布本地区相应范围进入紧急防汛期。

4、Ⅰ级响应行动:

防汛值班:市防指副指挥长(市水利局局长)或局班子成员24小时带班。按照非常时期值班要求,分设信息、调度、材料综合、后勤保障等工作小组。必要时,从市防指相关成员单位或市防办兼职副主任单位抽调人员,充实值班力量。

防汛会商与组织:市防指随时召开紧急会商会或专题会商会,必要时,启动异地会商。市防指指挥长主持防汛会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委办、市政府办(含市应急办)、市防指所有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市防指专家组、市内主要新闻单位参加。分析山洪发展趋势、未来天气变化情况,研究决策抗洪抢险中的重大问题并作出相应部署。发布紧急通知,督促相关县(市)区防汛指挥机构切实做好抗洪抢险工作。随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军分区及省防指报告。市政府及时向省政府报告我市灾害情况,争取资金、抢险、救生、物资器材等支持。市领导立即奔赴各自联系县(市)区指导抗洪救灾。市防指迅速派出由防指成员单位组成的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抗洪抢险,现场督促检查水库调度、人员转移等落实情况。市防指及时宣布全市或部分地区(流域)进入紧急防汛期,动员各类社会力量(包括军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等)全力开展抗洪救灾。紧急防汛期间,市防指依法对阻水严重的桥梁、引道、码头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作出紧急处置,在全市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决定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和其他必要的紧急措施。市防指随时召开新闻发布会。

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工作要求:市农业、林业、水利、电力、国土资源、交通、民政、卫生、通信等所有成员单位必须增派工作组赶赴重灾区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市委办、市政府办组织协调情况综合和核灾工作。市财政部门及时做好全市抗洪抢险救灾应急资金调配,申请动用预备金。市民政部门全力做好全市灾民救助工作,及时做好勘察、核灾,并与市防办搞好灾情发布、上报的衔接工作;市卫生部门及时做好灾区医疗救治和防疫工作;市交通、公安部门负责做好灾区的治安保卫工作和防汛网络安全工作,协助防汛部门组织当地群众撤离和转移,做好道路交通和区域交通管制工作,同时,市交通部门按市防指的命令组织征调交通运转工具,开通防汛免费专用通道;市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的现场监测和预报工作;市委宣传部门搞好新闻宣传综合协调工作;新闻单位不定期通过电视、广播等发布汛情通报。其它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市委、市政府派出督查组赴各地督查防汛抗灾工作。市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或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社会救助活动。

应急调度:市防指根据灾、险、工情的严重程度和相关调度规程,充分做好人、财、物的调度工作。市军分区、市武警支队按照各自的防洪应急预案要求,迅速组织兵力奔赴各灾区抗洪抢险救灾,必要时,向上级请求兵力或设备支援;市防指根据汛情、险情发展,果断及时加大市级抢险物资和救生器材调运力度;切实加强水库等防洪蓄洪工程的调度运用,尤其做好重点工程的实时调度和重大险情的抢护以及受洪水威胁区域人员的安全转移工作;随时组织专题会商,并由市防指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发布应急响应和动员令,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严阵以待,听候调遣,准备随时随地投入抗洪抢险。

县(市)区工作要求:相关县(市)区密切监视汛情发展变化,增加防汛值班力量,加强值班和信息传递工作。做好洪水预测预报,由县(市)区防指指挥长主持会商,县(市)区等相关领导及防指所有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商,研究部署防汛抢险工作,加大查险、排险、除险力度。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为市防指提供调度意见。按预案组织加强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按照应急预案和市防指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做好参加抗洪抢险的后勤保障工作,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具体指导防汛抢险工作,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及市防办值班室。可依法宣布本地区相应范围进入紧急防汛期,行使相关权力。相关县(市)区的防汛指挥机构要服从市防指统一调度指挥,顾全大局,配合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六)响应结束

根据天气预报和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后灾情的严重程度,县级防指会商后,可以决定宣布降低或解除本行政辖区内由本级防指发布的相应响应等级,并报市防指备案;市防指根据天气形势分析和灾情严重程度,经会商后,可以决定宣布降低或解除市防指发布的相应响应等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