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益阳市各类度汛方案----垸内排涝作战方案
发布时间:2011-04-29 00:00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未知来源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11年垸内排涝作战方案

一、概况

450.4万亩,耕地261.32万亩,约占全市耕地的70%。市内年降雨量1200-1900毫米,雨季一般从四月开始,八月结束,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按省定标准,我市湖区十年一遇雨型为三日降雨190-210毫米,但2009年南县发生了19小时降雨273.1毫米的典型暴雨。汛期不仅暴雨强度大、时间长,而且两次暴雨之间的间隙时间短,造成湖区渍涝灾害频繁。此外,湖区不仅本地降雨丰富,而且客水十分充沛,汛期4-10月长江涨水进入洞庭湖,使外河水位迅速上涨,扬程大幅度增加;在高洪水位时,机组有时被迫停止运行,更给排涝工作增加了难度。

50多年的建设,我市的排灌事业经历了机械排灌和电力排灌两个阶段。至上年底止,全市拥有电力排灌装机29.37万千瓦,湖区纯排与排灌结合的装机达896处/1606台/20.06万千瓦,其中外排装机容量为12.8万千瓦,为垸内及时排出渍水,加快农业稳步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

二、雨情、灾情分析

、三日降雨210毫米排涝及灾情预计

450.4万亩,其中实有耕地261.32万亩(水田171.26万亩),按三日降雨210毫米,总产水量为6.36亿立方米计,除去渗透、蒸发、调蓄及自流外排水量3.10亿立方米,尚存水量3.26亿立方米;需外排装机13.6万千瓦,但目前实际装机12.8万千瓦,三天排水量为2.82亿立方米,涝害水量达0.44亿立方米,受涝面积约40万亩,成灾面积约25万亩,若发生在壮苞、抽穗期间,成灾面积将会失收。

、三日降雨150毫米和一日降雨100毫米雨型。

150毫米,总产水量4.5亿立方米,一日降雨100毫米,总产水量3.0亿立方米,按现有排涝能力和调蓄能力,理当不造成大的涝灾,但如措施不力,同样也会造成涝灾。因此,在主汛期坚持内湖合理调度运用,做好空湖待蓄,及时保证排涝用电,疏通排渍渠道,都是抗灾的重要措施。

.排涝电力指标及各种主要物资消耗

210毫米雨型,我市需要排涝电力指标20.9万千瓦,其中外排13.6万千瓦,内排7.3万千瓦,1.3万千瓦,耗电2430万千瓦时,耗油2000余吨。根据多年统计报表,中水年平均用于抗旱排涝年耗电约8000万千瓦时,耗油2000吨以上,若前期大涝后期大旱,年耗电约1亿千瓦时,耗油4000吨左右。

三、大通湖、烂泥湖、黄家湖、秀峰湖排涝方案

180万亩(湖子口哑河以东15.97万亩集雨面积已除外),耕地86.6万亩,人口60万人,可调蓄湖泊、沟港及起半调节作用的鱼池水面约18万亩,除沅江市南大区系独立水系外,其余均属大通湖明山、大东口电排水系,该水系分属沅江、南县及大通湖区,集雨面积151.0万亩,耕地82.56万亩,人口约50万人。由于南大区在九十年代加快了外排装机速度,目前拥有外排9000千瓦,每千瓦担负耕地面积16亩,基本上解决了涝灾问题,故南大区已不在明山电排水系受益区之内。但明山电排水系外排能力严重欠缺,内湖调蓄后水位高,65.1公里临湖渍堤远未达标,263公里通湖渠道渍堤标准更低,沿湖内排装机已达3.2万千瓦。自明山电排1977年投产以来的28年中,大通湖内湖水位有20年超过28.5米(防汛水位)。其中10年超警戒水位(29.2米)以上。1983年、1988年和1995年、1998年、2002年还超过危险水位,接近堤顶。今年明山电排通过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后,目前已增至容量(6×2300)13800千瓦;大东口泵站通过更新改造后总装机4×2500千瓦可在汛期正常运行,与明山泵站联合作战,对抢排大通湖渍水将发挥重大作用。

、水位调度:

[2003]94号、益市防指[2005]22号文件精神,确定大通湖内湖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分别为28.8米和29.5米,并确定大通湖内湖水位达30.0米以上时,视天气形势和水势情况实行分洪决策。

1)非汛期水位控制在27.2-27.8米;

2)汛中水位控制在28.0-28.8米;

3)当大通湖水位达28.6米时,根据气象预测预报,报请指挥部领导决定,是否开启明山和大东口电力泵站,降低内湖水位;或提前空湖待蓄。

、工程调度:

1) “两闸一倒”的调度:五门闸在非汛期视内湖水位适时启闭,在汛期当外湖水位低于内湖水位时应开启闸门以利自流外排,高于内湖水位时关闭;均和倒虹吸管在内湖水位28.0米时,与五门闸同步运行,内湖水位达28.0米以上时立即关闭;黄茅洲船闸在内湖水位29.5米以下时正常运行,内湖水位达29.5米时,停止运行。

2)21处外排泵站的调度:明山泵站开机水位定为28.6米或接近28.6米;明山泵站(6×2300千瓦)、大东口泵站(4×2500千瓦)视气象情况开机。因明山、大东口泵站均已通过更新改造,两处大泵站联合运行,可大大缓解内湖压力。但遇恶劣气象条件仍应适当提前开机,作好空湖待蓄准备。其他19处小外排泵站负责各自的排渍涝区域;当大通湖超过保证水位时,视天气情况由市防指决定是否继续运行。

3)沿湖227处内排泵站的调度:内湖水位在29.5米以下不限制运行;内湖水位在29.5米时,所有内排泵站允许开机12小时,停机12小时;内湖水位达29.7米时,所有内排泵站一律停止运行。

4)分洪调度:当内湖水位达30.0米且继续降雨、湖水上涨时,实行分洪决策;首先扒开沙港市的益丰、八一、富利堂三处巴垸蓄洪,蓄洪水面2.5万亩,平均蓄水深3米,蓄水约5000万立方米,可降低大通湖水位0.5米;如大通湖环湖渍堤危险仍未解除,则继续扒开乌咀三新垸(1.5万亩)、明山巴垸(0.5万亩)和大通湖精养渔场(0.2万亩)蓄洪,可蓄水4400万立方米,可降低大通湖内湖水位0.44米;如果仍未解决问题,则考虑扒开军垦农场蓄洪,但这势必殃及千山红镇和四季红镇(柘溪水库移民区)。任何分洪调度方案须经上级同意后,再由市防指下达命令执行。

、电力负荷调度:

1)确保21处外排泵站的排涝用电;

2)当大通湖水位达29.5米时,将所有向内排泵站供电的输电线每天拉闸限电12小时;

29.7米时,切断所有内排泵站电源,停止内排机埠供电。

、抢险劳力调度:

1)内湖水位达28.8米时,环湖渍堤和重要通湖渠道渍堤每100米上2人巡逻检查,县(市)、区内湖防汛分指挥部主管领导上堤;

2)内湖水位达29.0米时,每50米上2人巡逻检查;

3)内湖水位达29.5米时,每10米上1人巡逻检查,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上堤。

、抢险物资调度:当大通湖渍堤出现险情时,各地首先使用本级防指储备的抢险物料;若险情所在的县(市)、区内湖防汛抢险物资不够时,由市防汛指挥部直接指挥南县、沅江和大通湖区组织支援,确保抢险急需。

106.5万亩,耕地51万亩,总人口40万人。外排装机1.7万千瓦,按省标准,欠装机一万千瓦。其中,我市73万亩集雨面积中,除撇洪渠拦截山水18万亩外,其余55万亩渍水均灌入烂泥湖、鹿角湖及兰溪哑河。湘阴则有6万亩渍水通过内排进入烂泥湖水系。

2006年已安装自动水位遥测装置,为科学适时调度提供了基础;二是当湘江水位较高、新泉寺闸不能实现自流外排时,则关闭该闸,由新河电排提水外排入撇洪新河流入湘江。

2.5万亩,调蓄深度约0.8米,而内排总装机达41处76台6536千瓦,能排湖的仅有新河大泵站4000千瓦(4×1000千瓦)。内外排装机比例为2:1,严重失调。因此,为确保烂泥湖渍堤安全,当水位达警戒水位以上并继续上升或渍堤发生重大险情时,除开启新河机组全力抢排外,同时应开启小河口电排(4×1000千瓦)联合运行,承担设计之外的排水任务,以降低鹿角湖水位和烂泥湖的水位,具体调度措施如下:

、新泉寺闸在汛期要密切注视湘江水位变化,能外排时尽量自流外排,勤开勤关,确保内湖调蓄容量。

、当内湖水位达到32.3米(警戒水位)并继续上升时,开启新河电排抢排内湖渍水;若水位仍呈涨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则请示省防指开动小河口电排联合运行,抢排垸内渍水,降低烂泥湖水位,预计每天可降低0.1米左右,降至水位32米停机。

、若水位超过32.5米并有可能达到保证水位33.3米时,赫山区内排每天拉闸12小时停机,湘阴县内排每天停机12小时则要求省防指下令执行。

、当发生连续暴雨,水位超过保证水位以上时,赫山区、湘阴两区县均应拉闸全停内排,并请求省防指派人到该水系有关地点现场督查落实,在危急情况下,作出分洪计划,由省防指批准后实施。

168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面积17500亩,另外有受高洪水位影响的环湖坡耕地面积有14171亩。由于该湖仅有永兴(七鸭子)自流排水闸与甘溪河相通,无任何外排调控能力,致使95、96、98、99连年遭灾,损失惨重。2002年,黄家湖最高水位只达33.13米,抢险消耗就十分惊人。近年来虽然加大了该湖渍堤整治,但远未达到标准。在当前未建外排泵站的阶段,如何有效地加快该湖的整治建设,加强水系管理和湖水调度,仍是现阶段缓减黄家湖地区洪涝灾害的唯一途径。主要措施如下:

、密切关注水情变化,搞好湖水控制与调度。

2006年已在该闸安装了自动水位遥测装置,为黄家湖适时科学调度水位提供了有力支持。进入汛期,该闸启闭由资阳区长春水利站派专人负责,严格控制,保证湖水只出不进,非特大干旱经市、区两级防指批准开闸引水,否则,绝对控制河水入湖。如外河水位达到或超过34.00米,永兴闸、七鸭子闸双重落闸,杜绝河水内灌。非汛期间只保证抗旱、养鱼及内湖行船水位29.00米,高出该水位时只要内外水位出现正差,则开启排水闸空湖,以保证黄家湖的蓄水容量。

、加强水系管理,严格控制高水入湖。

34.00米时,尽可能发挥杨七渠撇洪作用,除中西部涝水直接入湖外,杨七渠附近高地约3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产水可直接入渠,自杨七闸或土林港闸外排。此外,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合理调度迎丰水库汛期蓄水,最高库水位控制64.00米以下,避免水库溢洪道溢洪,即可拦截28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涝水入湖。在黄家湖水位居高不下的紧张阶段,加强迎丰水库灌区的灌溉管理,杜绝或尽可能避免人为放水入湖,也是减轻黄家湖度汛压力的途径之一。

、加高加固渍堤与加强防守兼顾,力争万无一失。

96年长春大垸在沅江文蛇垸溃口导致黄家湖地区洪荒浩劫外,95.98两年黄家湖漫溃时其水位均未超过34.00米,可见其内湖渍堤高程不足是造成黄家湖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98年冬~2005年春,由于各级政府对黄家湖治理认识的提高,在积极申报黄家湖排涝削峰泵站建设的同时,计划并付诸实施黄家湖环湖渍堤加高加固方案,其堤顶高程已加高到34.50米,以提高抗御持续高洪水位的能力。另外环湖有关乡镇均成立了内湖防汛指挥机构,参照一线防洪大堤防守水位配备了三队人员。防守任务已分堤段包干到环湖各村组,非一线防洪大堤告急,否则决不放弃,科学防守,力争万无一失。当内湖水位接近34.00米时,严格控制或禁止环湖各堤垸泵站(9处440千瓦)向湖内排水,同时准备实施人员和财产转移方案,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合理调度和运用预备湖,必要时分洪蓄水。

34.00米以上,且降雨继续时,可考虑分洪蓄水方案。即:在此期间三日降雨达十年一遇210毫米雨型时,区域内将继续产水2515万立方米,水位将抬高至35.00米,如此,高程在34-35米之间的坡耕地将淹没7500亩,并且全线路32.5公里渍堤都将加高子堤0.5米,损失和消耗都很巨大。95、98年两年抢险,渍堤上加筑子堤高0.8米左右,最终经不住长期水浸,垮堤溃垸,多处溃口,给灾后恢复带来困难。因此,必要时就应以农业已成灾或以水产养殖为主的环湖堤垸作为预备湖,以供临时蓄水使用。1998年以来,在环湖地方的杨家垸、红旗垸两个单退垸实行了平垸行洪的前期工作,人员已经搬迁,蓄水在34.0米左右不会造成住房淹没,为日后分洪创造了有利条件;适时实施分洪蓄水,以降低黄家湖水位,将灾情和抗灾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也为日后恢复生产减轻负担。

16.8平方公里的产水量全部汇集在此,1995年以前全靠西流湾自排闸排水入河,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自八十年代以来,环湖建设的工厂、机关、居民住宅密布周围。该区域人口由原来的不足1万人增至12万多人,受益区固定资产总值已达112亿元。秀峰湖已作为城市公园,并于2003年底进行全面建设和整修,已辟为市民休闲场所,调蓄能力大为降低。当外河水位高于33.5米时,即倒灌受灾。

1996年建成投产的西流湾电排装机为3台465千瓦,近年来,对缓解区域内涝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因装机不够,加之有地面高程仅32.6米的陈家围子和地面高程33.4米的秀峰公园230亩,及秀峰湖环湖的机关、厂矿、居民住宅地势较低,暴雨期间极易遭受涝灾。在资江水位居高不下,秀峰湖水域连降暴雨的期间,沿湖地带的桃益公路、居民住宅、工厂企业、机关、学校饱受渍灾之苦。经我市8年努力,已将西流湾电排增容扩建项目列入了城市防洪日元贷款计划,并于2004年度付诸实施。经批准的增容扩建计划装机为1475千瓦(3台×250千瓦+2台×280千瓦+3台55千瓦、另有1台55千瓦备用)。该工程已于2005年4月已竣工,能满足该区域的汛期排涝装机要求。但作为调蓄湖的秀峰湖公园在改造过程中抬高了泄水闸底坎,湖水常年保持了较高的底水位,使公园调蓄水量难以及时顺畅排出,围山渠调蓄能力又十分有限,西流湾电排引水渠因已在顶部封闭,上面和两侧建有商业门面,水流断面大大减小,且城市排涝要求高于农村排涝标准,故在暴雨期间,秀峰湖环湖地区难免有短时渍灾情况发生。只有作好科学调度,才能尽量减少涝灾损失。具体调度方案如下:

32.0米时,16.8平方公里产水量通过金银山围山渠经西流湾自排闸流入资江。

32.2米时,开启陈家围子的内排机埠将渍水排入围山渠流入资江,确保陈家围子居民住宅安全。

32.0米时,为确保秀峰公园正常使用,开启秀峰湖内排机埠将公园内渍水排入围山渠流入资江,停机水位为31.8米;如天气恶化(即有暴雨),加上柘溪又泄洪,在资江水位小于33.4米时由区防指视雨情、水情提前调度开机。

33.5米时,16.8平方公里产水量和几百家企、事业、厂矿和行政单位及环湖12万人民生产、生活的废水不能自流入资江。只有关闭西流湾自排闸,开启西流湾电排的机组排入资江。机组开启台数视降雨强度而随时确定。总的原则是不造成环湖地区民房、企业受渍为标准。但考虑陈家围子和秀峰公园地面高程较低,又无调蓄能力,西流湾电排在汛期必须安排人员日夜值班,及时掌握气候变化情况,适时开机和停机。

四、排涝作战的措施

210毫米或150毫米,甚至100毫米雨型,都有灾情发生,只是灾情大小有异。根据我市现有抗灾能力和多年抗灾的经验与教训,为了尽量将暴雨成灾控制在局部,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 加强领导,统一指挥,严格执行排涝作战方案。各级防汛指挥部应当把排涝作战视为主要任务之一,制定较详尽的排涝具体方案,建立相应的首长负责制和分级负责制,切实加强对排涝作战的领导。

2) 贯彻蓄泄为主和提排为辅的方针。首先,在汛期,各蓄水湖泊要空湖待蓄。能自排的要尽量自流排出,如遇暴雨再设法暂时蓄水,然后才是开机排水,提排应该做到排灌分家,高低分家,渠湖分家,高蓄低排,先低后高,统一调度,统一排灌。排涝作战是和大自然作斗争,切不可有松懈和侥幸取胜的心理,应经常做到空湖待蓄,旱时灌田不灌湖;平时要作好战时的一切准备,冬季大力加修渍堤,暴雨高水位时要切实加强内湖渍堤防守和巡逻,及时处理险情,确保渍堤安全。

3) 尽量保证排涝作战的电力负荷。按现有装机计算,如果早开机一小时,全市就能排水350万立方米减少3.5万亩农田受渍,减轻涝灾损失。因此,要求各级指挥机构要果断决策,遇三日暴雨210毫米,要压电支农,力争达到15万千瓦电力指标,150毫米雨量时,要力争达到13万千瓦,3天;要特别重视发挥大中型泵站的骨干作用,避免大面积成灾。

4) 安排燃料和润滑油,充分利用带泵柴油机抢排局部渍水,减轻损失。我市有带泵柴油机11.48万马力,按提排水量10%计,每次排涝可提水2000多万立方米,可救禾苗约10万亩,效果也十分显著。

5) 加强电力机埠的维修保养,备足零配件,逐步更新改造设备,稳定和培训机手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各机埠必须作好经常性的保养和维护,力争外排机埠设备完好达到100%,做到停开自如,不误农时。为了延长机组设备的使用寿命,要对症下药,及时维修;对超期服役严重老化的设备,要筹集资金、逐步进行更新。

6) 排涝电力电量申请程序如下:一遇暴雨,各县市区指挥部要向市防指汇报雨情、水情、受涝面积及灾情,相应提出排涝电力指标电量及时限,如遇恶劣天气,需要电量负荷较大时,市防指经分析论证后统一向市电业局提出申请,指标一经下达,各县市区要及时落实到线路、机埠,掌握开机情况及排涝进度,每天向市防指汇报,其中大型电排站的运行情况要详细报告;需延长电力指标继续排涝时,应提前申请,以免造成损失;市防指需详细掌握的是大通湖、烂泥湖、秀峰湖及鹿角湖水系的排涝状况,内湖水位趋势,是否上足了防守人员等,以便及时向上级汇报和发出相应指示,特别要确保那些跨行政区划,又紧密联系地域的安全度汛和排涝抗灾。同时,各级要作好工作,确保排渍费用的到位,使排渍费这种共同性生产费用的安排、管理、使用规范有序,不因费用的交纳而影响排涝工作。

74-88基本情况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