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乡:冬闲田里念活“蔬菜经”
发布时间:2024-01-02 10:21 作者: 来源:兴农评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湖南省安乡县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前提下,深入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径,在水稻种植效益上做好“加”法,利用冬闲田发展以菜薹为主的冬季蔬菜,形成蔬菜产业新业态,促进蔬菜全产业链条的标准化、高效化、集约化发展,“蔬”写了产业振兴新篇章。

小“菜薹”撑起

 乡村致富梦

安乡县绿蔬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利用冬闲田种植菜薹的合作社之一,种植菜薹1.2万亩,种植各类菜薹67种,常规品种有红菜薹、油菜薹、青菜薹等11种。眼下该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内一株株菜薹成垄成行、绿意点点、簇拥抽蕻,菜农穿梭其中忙着采摘、打捆、保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搭乘直供粤港澳的“快车”,每天发货150吨,送到粤港澳的餐桌上。像绿蔬园蔬菜合作社这样利用冬闲田种植蔬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余家,其中500亩以上30个,1000亩以10个,冬闲田蔬菜种植超过100万亩以上,年产近370万吨健康、绿色和美味的蔬菜,种植品种包括菜薹、茄子、辣椒等80余个,年产值在150亿元左右,并吸引农户就业6000余人。绿蔬园蔬菜合作社用工高峰期每天有七八百人,大多为周边60至70岁的农村老人;去年纯收入超过400万元,发放工资2000多万元。

       “稻稻菜”模式实现

 “一田三收”

      创新“稻稻菜”模式,在发展一季早稻和晚稻同时,利用冬闲田种植蔬菜,目前全县产业规模已经达到1.2万亩,亩均效益达到1910元,较传统的双季稻模式每亩效益增加1700元,整合冬闲田种植蔬菜,确保了“地不荒、人不闲”,既扛牢了“米袋子”、又提稳了“菜篮子”,还鼓起了“钱袋子”。
      坚持规模化经营。目前,安乡全县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达58.7万亩,流转率达75.3%。同时,将“小田改大田”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置条件,把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向“稻稻菜”模式基地倾斜,全县已有1.2万亩“稻稻菜”基地全部实现高标准农田改造,基地亩均年产稻谷900公斤、收获菜薹1750公斤。全县年蔬菜播种面积20万亩以上,年生产40万吨健康、绿色和美味的蔬菜。现有蔬菜规模经营主体100余家,流转耕地8万余亩,蔬菜规模经营播种15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75%,其中500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30个,1000亩以上蔬菜生产基地10个。这几年相继成立的安乡县蔬菜行业协会和湖南省湘珊瑚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让各主体间能更好地互通有无、深度融合。
      坚持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广“水稻双直播+菜薹移栽”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探索“三季直播”栽培技术,轻简化栽培技术让“稻稻菜”的成本投入较三季育秧移栽降低360元/亩。推进秸秆还田利用,实现“稻稻菜”三季就地还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维护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系统平衡。全县蔬菜产业机械翻耕、起垄比例100%;无土集约育苗技术使用率60%;喷、滴灌设施应用面积20%;早春栽培及秋延栽培技术成熟,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全县所有蔬菜基地得到广泛运用。11月4日至6日,2023年“南方菜薹轻简化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与交流研讨会”在安乡县召开,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安乡县人民政府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授予安乡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坚持全产业链推进。一方面,安乡县鼓励本土企业主体进军蔬菜精深加工领域,例如常德华冠食品有限公司主攻冬瓜加工业,目前已拥有冬瓜全产业链,其产品出口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成立农链公司,招引主体建设农批大市场,引进龙头企业壮大蔬菜加工力量,例如成功引进湖南津山口福食品有限公司,主打芥菜、豆角、辣椒等蔬菜精深加工,年产2万吨。同时,建设了4.3万立方米冷库,能在3公里内蔬菜预冷,当天直达长沙、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实现了占高位抢高价。目前,安乡菜薹每亩产值达4500元左右。

品牌化经营助推

 富村裕民
种好蔬菜的同时,还要“结”出品牌。安乡蔬菜产业从田间到餐桌,构建了县、乡、村、组、基地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农产品“身份证”、合格证制度,实行基地准出严格管理,产品“凭证入市,带证上市”。目前全县建立9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通过“圳品”认证9个,认证面积1.3万亩;建设水生蔬菜省级产业园区1个,拥有蔬菜有机农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23个;水稻及稻米有机农产品认证13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安乡“罗洲冬瓜”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安乡菜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已通过省级评审,“中国菜薹之乡”申报创建正在全力推进,逐渐走上一条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优质优价、品牌溢价。全县“稻稻菜”模式提供的用工天数为14万余个,为周边农户发放用工工资1400余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