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我的扶贫故事——杨梅山村驻村帮扶第一支书、工作队长
发布时间:2021-01-15 09:44 作者:黄建军 来源:沅江市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我叫黄建军,沅江市财政局机关一名普通干部。2016年5月,受组织委派,到沅江市胭脂湖街道杨梅山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四年多时光,1500多个日日夜夜,我走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走访了全村的每一户农家,与全村干群一道,建基础设施,抓产业发展,保民生工程,攻脱贫瓶颈,于2017年底通过省级验收脱贫摘帽,从此进入发展新行列。几年的扶贫时光,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美丽的回忆,我愿把扶贫生涯中的美丽“浪花”与大家共享。

 

故事一  [党建扶贫]选“头雁”

初到杨梅山,合村还不到两个月,我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村里的现状震住了。四村合一的大村,2200多户农家,近6500人口,42个村民小组布局于15平方多公里的地域。仅贫困户有142户,贫困人口401人。基础设施陈旧,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群众收入低得可怜,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怎么办?群雁高飞靠头雁,关键在支部,关键在支书,这是我多年农村工作的体会。“四村合一”的村,原来的村干部人数多,能人也不少,如何才能选准人,选对人,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大难题。我入村后的前半个月,走访了全村的所有党员干部,走访了全体组长和部分群众,熟悉了村情村貌,掌握了他们的思想动态。紧接着按照各自的综合条件,结合平时工作,重新分工,并有意抛出“橄榄枝”,从现在起至换届选举前,看谁的工作突出,能力强,人品正,为民服务好,谁就有可能选入新的支部班子。

经过半年多的工作锻炼和综合考察,换届选举如期举行,并成功选举出了胡修理、李国军、胡鸿兵、胡胜辉、胡良光等五位同志组成新的村、支两委领导班子。

总算能松口气了!

可问题又来了,5人班子里有胡姓干部4人,有人说选举舞弊,搞宗族主义。新选的干部很沮丧,压力大。关键时刻我挺身而出,一面请求上级组织审查甄别,一面给当选干部撑腰鼓劲,让大家凝心聚力干工作。党员大会上,我拍胸表态,选举中有舞弊,我负法律责任。新当选的胡修理同志代表新支部表态,绝不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与信任。试用一年看效果,行,转正继续干,不行,自动辞职。

真金不怕火炼,新官上任三把火,越烧越旺。

第一把火:修通公路。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交通畅了,物质流通了,经济就活了。为了兑现我在党员大会上的承诺,每年新修村级公路2公里,我主动找局党组、找分管领导、找相关部门单位请求支持,第一年就争取公路建设专项资金近70万元,硬化村级公路2公里。4年中争取公路建设资金280万元,硬化村级公路8公里,使全村的每家每户都连通了水泥公路----活了。

第二把火:精准识别。走访中发现部分群众对贫困户的反响很大,我们顶住压力,逐户上门,核查落实,精准识别,确定正式贫困户124户,比原来减少18户,确定贫困人口为357人,核减44人,这样一来,真正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真了。

第三把火:优化产业。根据村里的实际及产业特色,我们确定了三年产业改良计划,累计争取资金投入190万元。一是对现有柑橘品种进行更新。我们与省农科院及浙江等地多方联系,对全村4000多亩柑橘品种进行改良,淘汰了老、旧的产品。二是扶植种植大户和致富能手,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4个,建立了信息交流中心,建起了电商平台,实现产、销一条龙——神通了。

第四把火:水利建设。杨梅山村属丘岗地貌特征,山塘小而多,沟渠浅而曲,且多年未曾维护,大多失去了其原有功能。我通过立项争资,“一事一议”和扶贫专项等途径,争取资金投入210万元,衬砌渠道5.8公里,改造山塘2口,清淤扫障山塘16口,疏浚围山群沟12公里,保障全村土地旱涝保收——笑了。

第五把火:美丽乡村。开展人居环境改造,累计争取各级各类资金投入420多万元,建好了村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图书室及乡村大舞台,在村主干公路两旁进行了绿化,还安装了600盏太阳能路灯。傍晚时分,村里亮了,翩翩的舞姿伴着轻轻的音乐而起——靓了。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给全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故事二  [产业扶贫]助“能人”

记得第一次去她家走访,那是2016年8月的一天上午,我到杨梅山5组走访,看到一个高高的围墙围着一栋陈旧的房子,我便主动迎着门口走了过去,一个年轻的女人牵着两个孩子,后面跟着一个男人扶着一个身体有明显缺憾的老妇人。一见我,年轻女人就开炮了“听说你是新来的第一书记,给口饭吃吧!”。语气冲,脸上透着刚毅,但不撒泼,这个女人就是周珍。

我心平气和地走进她家,邀请一家人坐下,开始了解情况。

原来周珍是外村女子,高中毕业外出打工回来后,经人介绍与丈夫相识结婚嫁到杨梅山,精明能干勤快,打工的积蓄办起了养猪场,日子本来还过得去。可是,公公得病去逝,婆婆身体残疾,小叔子先天性心脏病,两个孩子年幼读书开销大,本已难撑。再加上近段环保要求,停了她的养猪场,一家的经济来源被切断,生活出现极大困难。

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但光凭理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呀!我答应尽快帮她解决问题,寻找出路。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周珍的几间猪舍可以用来建食用菌种植场。我与她沟通,她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再加上当地木材资源丰富,是天然优良菌基,我们确定了目标。

目标是定了,但一无技术、二无资金,难啦!

听说本市草尾镇乐园村有食用菌培植基地,我邀周珍两口子立马过去观摩学习。在乐园村支部的支持,我们筹集资金购回5000菌棒,当年获利30000多元。

初获成功后,我又动员她夫妇两人,于2017年9月到北京中盛永基食用菌研究中心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种植技术。同年11月我带队去衡东兆丰农业合作社学习参观,并购回3000菌棒进行第二次试种,获得成功。

好事多磨,两次试种虽然成功,但自己不能生产菌棒,当地资源没利用,经济效益低,出菌率低,关键技术没突破。   

咋办?诚心学习。

2018年3月16日,我又亲自带队到衡东兆丰农业合作社学习,人家听说不买他们的棒,只给了我们一些资料。我们也不气馁,回家照着资料做,可多次失败,不能成功。5月18日,我又带队从车间出发到衡阳求教,家住大山中的种菌专家刘师傅看了看我们带去的菌棒,才给我们讲解指导。回家一试,好了许多,可关键技术突不破。同年8月19日,我们一行三人一大早买几个馒头又出发,中午赶到衡阳刘师傅家,大热天气,山路弯弯,一路颠簸,到刘师傅家时已过中饭时分。看着几个真诚的面孔,刘师傅动情地握着我的手说“黄书记,为民办事的干部我见过,但像你这样执着的人不多见,凭你这份初心,我亲自去你们那里传授技术”,说完,交代一下家里工作就与我们一起来到杨梅山,现场手把手传授技术。

在我们工作队的努力下,还争取到30万元的资金投入,帮助她新建接种室一个,原料储存地、加工场各一个,并建好了无菌室、养菌室、蒸汽房、机械加工场、水电设施及21个大棚。当年生产菌棒5万棒,出菌率达80%以上,当年产菌6万多斤,获利15万多元。还成立食用菌合作社。周珍任社长兼法人,同时吸收贫困户32户、85人进加工厂务工,走共同致富之路。

2019年,在疫情影响、销路欠佳的情况下,我们动用各方资源,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帮助合作社销售鲜菌近3万斤,干品2200斤,销售额突破36万元。

周珍的合作社成功了,这个能干而又倔强的勤快女人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不仅自己成功了,而且带动了一方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真是助了一能人,富了众乡亲。

 

故事三  [感情扶贫]结亲缘

黄秀英,女,63岁,住杨梅山村联盟九组,为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几年老伴去世,留下孤女寡母,本人双目失明,一级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女儿王凤丹,38岁,初中文化,在家照顾母亲,因有轻度精神障碍,劳动技能不强,不能外出打工,偶尔打点零工,收入微薄。2016年家庭收入仅为3400元。

2016年我驻村后,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把她作为我的结对帮扶对象。我这样做不仅因为是一个工作队员的责任心驱使,更有“私心”的是她与我亲姐姐同姓同名——黄秀英。

象这样的家庭,要帮扶真不知从何着手,思来想去,唯有融洽关系,树立信心,鼓起她们生活的勇气。我主动认黄秀英为姐姐,王凤丹为外甥女,并像亲人一样关心,关爱她们。

第一步,解决住房安全。她家的房屋由于破旧严重,原定类别为C级,我主动帮其申请了2017年危房改造指标,使70平米的住房类别达到了B级标准,并筹措好简单适用的家具。接通了自来水,水泥路面到户,用电入户达标,使她们娘俩烈日暴晒有处乘凉,风霜雨雪有处安身。

第二步,提高家庭收入。以前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为政府政策性补贴,结对后,我帮她家加入了街道办事处兴盛农场合作社,享受利益分红,并流转2.08亩责任地,增加其收入。鼓励其女儿积极参加适当的务工活动,并介绍到附近的工业园务工就业,增加家庭收入。还同她们落实了各项政策性补贴,解决了低保。这样一来,她的生活质量得到有力保障,家庭收入得到增长,2019年家庭各项总收入突破2万元。

第三步,融洽情感亲缘。因双目失明,女儿智障,很少有人来她家串门,老人孤单寂寞,我主动与她结成姐弟关系,无事常串门,过年过节,生日上门庆贺,并带上爱人、子女上门认亲,老人笑得合不拢嘴。我爱人还送黄秀英姐一个盲人收音机,寂寞时可打开收音机听听花鼓戏,消除烦闷。2019年8月,秀英姐生病住市人民医院治疗21天,我亲自到医院去看望她,我爱人送上慰问金五百多元,以表心意,并时常探望。出院回家后,我隔三差五上门问候,并托付周边邻居,帮忙照顾,尽一个弟弟的职责。老人眼盲心明,每当我经过她家屋边时,她都能听出我的脚步声。现在我们两家人不是亲人,胜过亲人。我把党的温暖送给他们的同时,也送去了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挚诚的心。

 

故事四  [健康扶贫]驱病魔

在扶贫工作中,令人担心的就是因病致贫。因病致贫不仅经济崩溃,又因身体原因,后继劳动能力不强。胡海涛就是其中的一例。

胡海涛是杨梅山全伏10组人,为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现有家庭人员4人,妻子龚孟云,典型的贤良勤劳型山村农妇。女儿胡凤仙,益阳技校毕业,儿子胡鸿学,湖南工业职院毕业。

早些年,因子女读书,学费开消大,家庭生产收入有限,

导致经济困难。更不幸的是早几年的一场车祸致使胡海涛脑部严重受伤,动了三次手术,花费巨额医疗费用的同时,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加上子女这时刚毕业,没有基本收入来源,致使家庭坠入严重贫困的行列。

针对这一情况,我又主动与胡海涛结对帮扶,并决心帮他彻底消除病魔,恢复身体健康。由于严重车祸,他的头部脑皮术后有一处鸡蛋大的地方塌陷,以影响到他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劳动,平常随便用点力气,就感到头晕脑胀,全身无力,如不进行修护,还会更严重。我通过多方关系了解到,象他的这种情况,是可以完全修护的,而且风险也不是很大,费用大概是3-5万元,按照贫困户可享受的健康扶贫相关政策,他应该负担的费用也说不超过5000元。

紧接着开展上门做工作,开始,不仅他有顾虑,而且他的妻子和子女们都不同意,认为钱是小事,万一不成功怎么办。我逐个同他们做工作,并带他们到医院去,让医生同他们详细讲解,终于在我们的努力下,他于2019年1月在沅江市人民医院做了头部修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他不但能生活自理了,还能做一些轻体力活,用去医疗费35000多元,由于享受医疗救助,他自己只负担了三千来元,全家人非常高兴。

由于身体好了,做事有力气了,生产也好起来了,仅夫妻俩培育的良种西瓜苗,收入就超过了18000元。还帮助他家改良柑橘品种,发放各类优质果树苗70株,有效改良桔林1.5亩,以增强增收的潜力。加上他的两个子女通过就业帮扶,都找到了收入可观的工作,2019年底,家庭成员人平收入超过2万元,彻底甩掉了贫困帽子。2020年又将240平米的两层楼房装饰一新,一家人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胡海涛逢人便讲,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扶贫工作队的辛勤付出。看到他家的变化,我心里比蜜还甜。

四年多扶贫工作一眨眼就过去了。我在送出党给贫困人口的关怀的同时,留下了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一页。不忘初心,使我真正懂得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四年中,年迈的岳母生病住院、去世,我没好好守护一天,欠她老人家一份孝心,我叩头谢罪。四年中,我家中的一切事务,都是妻子一人承担。还在上幼儿园的孙女常问爷爷又去哪里了?我无言强笑,感谢家人,特别是我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当我漫步大堤,看到杨梅山村垸外、那西洞庭湖中的一盏盏闪烁的航标灯时,我顿时有所感悟:我们共产党人不就是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的那一盏盏航标灯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