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益阳市县域金融生态评估报告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7-08-29 10:00 浏览量:
字体:

编者按:在益阳市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金融生态建设模式,益阳市中支大力推进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金融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特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对益阳市所辖四县(市)2016年度金融生态进行了评估,现将评估报告予以公布。

一、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与构成

根据科学性、合理性、可得性原则,湖南省金融生态课题组针对2016年社会经济金融发展形势,继续健全评估工作机制,动态调整金融生态评估指标。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基础、金融运行、司法环境、行政环境、信用环境及金融服务环境等6个部分,共57个指标。

(一)指标体系构成

根据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金融生态评估模型将县域金融生态分为经济基础、金融运行、司法环境、行政环境、信用环境及金融服务环境等6个部分,按照“动态调整”的原则,针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需要,以及相关部门统计口径的变化,对评估指标进行了修改完善。

 

 

表1 益阳市县域金融生态评估指标

项目

子项目

原始指标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率、城镇化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贫困村脱贫率

投资与消费

全社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收入水平

一般预算收入/GDP、人均储蓄存款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金融运行

金融发展

存贷比、贷款增长率、“涉农”贷款增长率、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率、贷款余额占GDP比重、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覆盖率、人均民间投资、保险深度

盈利能力

金融机构盈利面、金融机构盈利增长率、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利润率

金融意识

人均个人消费信贷、保险密度

司法环境

司法力度和债权保护

金融案件结案率、金融案件标的额兑现率、金融案件执结率

行政环境

行政支持及清欠力度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偿还率、行政事业单位拖欠银行贷款清收率、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清收率

信用环境

社会诚信

行政事业单位拖欠银行贷款占不良贷款比例、信贷客户违约率、重大的企业与个人逃废银行债务事件及非法集资案件

中介服务

每万人注册律师数、每万人注册会计师数、每万人融资性担保机构家数、融资性担保机构贷款担保比例、融资性担保代偿率

金融服务环境

金融基础设施

每万人银行网点数、乡镇银行类机构网点布放率、每万人ATM布放数、每万人POS及电话支付终端布放数、人均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数、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率

金融风险防范

不良贷款率、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法人金融机构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金融机构案件涉案金额、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法人金融机构备付金率、非法证券活动发案数、保险诈骗案件发案数、洗钱案件举报数、洗钱案件发案数、反假货币宣传覆盖率、每万人人民币现钞处理设备布放数

 

 

(二)评估方法

采取层次分析法对益阳市所辖四县(市)的金融生态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指标体系项目层和子项目层的权重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20位经济金融专家填写的问卷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得出本次评估权重。项目层6个因素权重由高到低分别为:项目层6个因素权重由高到低分别为:经济基础29.1%、信用环境18.1%、金融运行16.8%、金融服务环境13.2%、司法环境12.5%、行政环境10.3%。

二、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2016年,益阳市中支关注和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切实加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持续推进金融生态建设,截止2016年末,益阳市共有省级金融安全区1个,市级金融安全区1个,根据评估测算结果,益阳辖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是桃江县,其次是安化县,名列全省第29、40名,沅江市和南县未进入全省前50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较上年度有所优化,县域经济金融稳步有序发展。

(一)金融生态环境评估县(市)得分排名情况

2016年度全市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估排名依次为桃江县、安化县、沅江市、南县。单项排序中,经济基础排名依次是沅江市、南县、桃江县、安化县;金融运行排名依次是桃江县、安化县、南县、沅江市;司法环境排名依次是安化县、桃江县、南县、沅江市;行政环境排名依次是桃江县、安化县、南县、沅江市;信用环境排名依次是安化县、沅江市、南县、桃江县;金融服务环境得分依次是南县、安化县、桃江县、沅江市。

表2 益阳市县域金融生态评估排名

地区名

综合排名

经济基础排名

金融运行排名

司法环境排名

行政环境排名

信用环境排名

金融服务环境排名

桃江县

1

3

1

2

1

4

3

安化县

2

4

2

1

2

1

2

沅江市

3

1

4

4

4

2

4

南县

4

2

3

3

3

3

1

(二)各县(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1、县域经济实力仍然偏弱。评估结果显示,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县(市)为沅江市和安化县,分差为8.8分,较上年同期减少5.06分,2016年,各县(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但整体实力在省内依然偏弱。截止2016年末,县(市)平均城镇化率为42.69%,较上年度提高1.69个百分点。人均GDP为29300元,同比增长10.9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1个百分点。人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924元,同比增长12.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8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2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9.43%、8.97%。

2、县域金融体系效率有待提升。从得分情况看,益阳市辖内县(市)金融运行得分全面下降,但两极化势头减弱,首尾分差较上年度下降 10.59分。截至2016年末,同比增长17.9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5.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110.87亿元,同比多增51.58亿元,全市年度新增贷款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贷款增额全省排名第9位,同比上升4位,增速全省排名第6位,同比上升7位。县域存贷比最高的沅江市为42.23%,同比下降4.79个百分点,最低的南县为30.2%,较上年同期下降3.05个百分点;县域存贷比转化效率较低,资金上存和外流的问题依然突出,平均为35.93%,低于全市7.9百分点; 4个县(市)中金融机构盈利面有3个达到100%,较上年同期持平;4个县(市)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出现下滑;保险密度790元/人,较上年同期增加78.1,与全省其他县(市)比较水平较低。

3、司法环境有所好转。2016年,各县(市)法院紧密围绕稳定与发展的主线,为金融运行提供了较好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县域金融案件结案率、金融案件执结率分别为86.02%和86.35%,分别较上年度上升0.13%、9.99%。

4、行政环境有所优化。各县(市)政府积极履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还款责任,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偿还率达100%;行政事业单位拖欠银行贷款平均清收率为74.64%,较上年同期提高1.65个百分点。

5、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2016年末,县(市)乡镇银行类机构网点布放率平均为6.82个、ATM布放数1.66台、POS及电话支付终端布放数23.97台、人民币现钞处理设备布放数14.39台,分别同比增加1.52个、0.34台、5.54台和1.69台。

三、益阳市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一)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6年益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84.18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一是产业结构有所优化。2016年末,益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6.7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00.56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606.92亿元,增长11.3%。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6:42.1:39.3调整为18.6:40.5:40.9,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33568元,增长7.3%。二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6%,推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4%。农产品加工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15亿元,利润总额40亿元。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45家,市级龙头企业309家。三是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15亿元,比上年增长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8.38亿元,增长4.1%,税收所占比重为7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2%。

(二)金融运行态势良好。一是信贷投放力度加大。2016年,在全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结合“三去一降一补”总体思路和益阳“十三五”规划部署,抢抓信贷投放机会,主动接洽和营销项目,着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截止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27.77亿元,同比增长17.9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5.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110.87亿元,同比多增51.58亿元,全市年度新增贷款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贷款增额全省排名第9位,同比上升4位,增速全省排名第6位,同比上升7位。

二是金融业贡献度上升。2016年,在贷款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水平并未明显提升,全年累计实现利润17.96 亿元,同比增加2.79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1.01%,同比下降了0.03个百分点。在银行盈利能力下降的同时,金融业对地方的贡献度明显上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已成为益阳主要纳税主体之一。2016年,全市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8%,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全辖银行业缴纳税收4.73亿元,同比增长19.47%,税收贡献率达23.49%,同比提高17.13个百分点。

(三)金融服务质量提高。一是发力金融精准扶贫。2016年,全市建立金融扶贫服务站193家,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74万户、7.82万人;累计发放贷款1.76万笔、金额11.76亿元;对1.90万贫困农户开展信用评级,为1.8万贫困农户授信;布设助农取款等支付服务设备177台;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181次,开展零钞辅币兑换54次;支持贫困村发展稻虾混养、黑茶种植、特色养殖、旅游开发、电商扶贫等项目。二是农村支付环境明显改善。依托湖南省农村支付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辖内共建立助农取款服务点2494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助农取款服务点共累计取现2.2万笔,取现金额0.18亿元;累计查询交易25.9万笔;累计转账21.4万笔,转账金额63.2亿元。

(四)金融生态环境好转。一是以金融安全区创建为基“面”,全力提升公众守信意识。全年全辖柜台共受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业务36779笔。同比增长69.34%(去年全年21719笔),其中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查询12124笔,柜台查询24655笔。柜台查询中,接受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审查查询6095人次。征信报告已成为“两代表一委员”资格审查和筛选的重要内容。金融诚信正在不断的被公众接纳和认同,并广泛地用于企业、个人的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二是以“小淹3+”模式为引“线”,着力推进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构建“文化引领+主体联动+奖惩推进”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在全省率先与地方政府共建“诚信文化教育社区基地”,用政策倾斜、信贷工具、惩戒手段、联合制裁等措施,为“小淹”模式的信用村信用农户累放贷款4.74亿元,农户享受利息优惠累计突破1780万元,农民年纯收入增长了139.88%。全镇不良贷款由2011年的830万元下降到目前的0元。

四、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信贷需求特征与供给机制矛盾。当前,我国县域信贷需求仍然以农林牧渔业为主,受到人口、土地、自然环境以及生产力水平制约。农业生产受天时、季节影响较大,对资金的需求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农民资金需求的时效性强,希望办理贷款的手续简便;农产品市场波动大,自然风险大,农业利润不大,农户希望贷款利率不要浮动过高;农村可抵押资产较少,贷款的财产性责任承担能力较差,而县域金融机构信贷创新产品仍显不足,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由于农业贷款风险高,收益低,手续繁琐,金融机构缺乏开发针对性信贷产品的动力。

(二)金融外部环境与创新条件对立。一是政策扶持力度有限。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应充分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对支持和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予以合理补偿、而目前实际情况是大量支农贷款、农业保险等金融业务得不到贴息和补偿,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意愿受到限制。二是农业保障机制缺失。目前,县域地区开办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只有水稻、生猪等。一旦承包经营户遇到自然灾害,造成农产品重大损失或因市场形势变化导致农产品价值大幅降低,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导致信贷风险防范困难加大。三是资金外流突出。截止2016年末,益阳市各项贷款余额、增量在省内排名分别是12位和9位,各仅占全省总量的2.64%、3.35%。从益阳市来看:县域本外币贷款比年初增加53.89亿元,占全市信贷增量的48.61%,存贷比仅有35.93%,比全市平均水平低7.9个百分点,县域有限信贷需求不足,导致金融支持本地经济发展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向城市移位,县域资金外流“失血”严重,各农商行被动成为了广大农村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但由于其资金势力相对单薄、可运用的资金相对较少,支持县域经济、服务“三农”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此外,县域金融创新的人力资源缺失,也是导致信贷创新落后于城市水平的主要因素。

(三)金融生态建设依旧滞后。金融生态决定着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信用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金融创新效率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一是信用体系基础不完善,诚信意识有待提升。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区位因素等多方面原因,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仍然滞后,个别农户和企业诚实守信意识淡薄,故意拖债、躲债、赖债的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二是银行债权维护难度仍然较大。近两年,随着大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企业逃废债行为不断增加,金融涉诉案件大幅攀升。由于经济下行,企业不良贷款抵押资产价值大幅缩水,且涉诉企业大多涉足民间融资,存在民间债务纠纷,银行在处置抵押资产的过程中普遍面临资产处置难、变现率低等问题。

五、政策建议

(一)继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金融生态益阳”建设。大力整治社会诚信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确保金融债权,增强贷款投放信心和收益预期,以保证贷款渠道畅通,实现贷款投入可持续发展。政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力争用3—4年的时间,在全辖各区县市打造一批“金融生态良好乡镇”、“金融生态良好园区”,实现全市金融生态质量全面提升,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加大有效信贷投放,满足合理资金需求。按照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平稳适度增长的总要求,加大对“三农”、战略新兴产业、小企业、产业转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对于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信贷投放较多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适度提高信贷投放宽容度。继续满足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的资金需求,积极引导项目和企业向高新区、示范区、工业园区发展。完善绿色信贷管理制度,严控“两高一剩”和国家重点项目以外新上项目贷款,进一步加大对环保产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信贷支持。紧跟国家及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三)创新改进信贷服务,提高信贷支持水平。金融机构要敏锐捕捉新的贷款增长点。积极探索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配合使用的途径和方法,制定相应的信贷支持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发信贷产品和其他金融服务产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大力拓宽投资渠道,解决信贷投入能力不足问题。政府要选择和推介大项目、好项目,支持大中型企业通过改制、联合、参股等形式组建企业集团,创造条件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尽可能地吸纳民间资金进入生产领域,从根本上解决信贷投入不足的矛盾,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四)加大中小金融机构扶持,构建健康有序竞争体系。大力引进金融机构,构建多元金融主体。实施大、中、小并举的金融发展战略,组建中小金融企业,构建合理的金融产业结构和金融区域结构,加快引进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增加金融服务主体,形成金融服务合力,实现贷款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的良性增长,满足经济发展对贷款的需求。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政策向中小金融机构适当倾斜,以扩大其资金来源,增加中小金融机构其自身积累和经济效应。

 

 

二○一七年八月九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益阳市中心支行作者:责任编辑:梁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