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4-03-28 08:41 浏览量:
字体:

  YYCR—2014—17005

  益建发〔2014〕48号

  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城乡

  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管局,高新区建设局,大通湖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局: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2]21号)文件精神,为着力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新模式,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现就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2014年,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规范清运宣传教育,制定垃圾收集转运方案,建立健全设施运行管理模式,确保生活垃圾有效纳入各地环卫转运范围,垃圾收运提升至


  60%以上。各区县(市)全面建成垃圾收集转运设施。

  2015年,垃圾综合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区、县(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除安化后乡片区外,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2016年,各区县(市)全面落实城乡生活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要求,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逐步将沅江市、桃江县生活垃圾纳入市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使两地同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工作目标。

  二、主要任务

  1、编制专项规划。各区、县(市)要尽快完成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专项规划,并包装好项目,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

  2、扩大覆盖范围。配套完善市辖三区以及沅江、桃江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建成安化后乡片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形成以安化前乡、后乡片区、南县、大通湖区卫生填埋;本市级、沅江、桃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焚烧的处理模式。

  3、完善收运网络。实施生活垃圾“源头投放桶装化、垃圾收运机械化、中转实现集约化、转运设备科技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的“五化”管理。“源头投放桶装化”,根据居民区、集贸市场、企事业机关单位、道路清扫垃圾量,合理布局垃圾箱、固定收集站点,农村每3-5户设置1个垃圾桶,垃圾投放全部进桶;“垃圾收运机械化”,市城区生活垃圾采取“固定收集站+车辆流动收集”的双重收运模式,各区县(市)乡镇垃圾收集和清运以社区居委、村委为单位进行,配置垃圾运输车;“中转实现集约化”,将垃圾桶或垃圾池的垃圾集中运输到压缩式收集站进行压缩处理,每个乡镇设置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压缩式收集站,然后将压缩处理的垃圾统一运送至垃圾处理厂(场);“转运设备科技化”,科学配置先进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施、设备,逐步淘汰现有敞开式收运、非压缩式收运设备。推广使用密闭式、压缩式收运设备;“城乡统筹一体化”,城乡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垃圾房建设和压缩设备等环卫配套设施建设,必须按照环卫专项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统一考核、集中处理。

  4、实施项目建设。根据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专项规划要求,加快垃圾箱、收集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清扫、运输、收集设备,形成站点布局合理,设备先进配套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

  5、推进市场化经营。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城乡生活垃圾收集、清扫、转运、处理推向市场,吸纳社会资本和企业人员完成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市)要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将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切实抓工作落实。

  2、尽快出台方案。各区县(市)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协助当地政府尽快制定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实施方案,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3、强化运行监管。市环卫处和区县(市)要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一体化管理体系,强化收运、转运、处置运营监督并将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

  益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4年3月27日

  抄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委书记魏旋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忠雄,市委副书记丛培模,常务副市长杨跃涛,市委常委、副市长彭建忠,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育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门户网作者: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