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11-04

益阳万源双语学校学写对联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19-01-11 00:00 浏览量:
字体: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对联是从律诗中独立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最早的对联是五代后蜀孟昶写在桃符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益阳万源双语学校阳慧帆老师,对联的来历简介中,拉开了学写对联传承中华文化的课堂序幕。

  1月10日下午,益阳万源双语学校小学部青年教师汇报课在1501班举行,主讲教师阳慧帆展示的主题是《对联》,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对子歌,然后引出教材中的回文联、叠字联、风景名胜中的对联,激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写出了春节人们在桃符写春联的情景,学生深情地朗读着这首诗。课堂中,教师结合《声律启蒙》中的节选内容使学生发现对联字数相同、意思相关、平仄相对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几副混乱的对联按照对联对仗和音律特点进行组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对联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尝试对对子,使学生发现对联所描述的事物相关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多角度、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欣赏趣味对联,让学生充分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瑰丽多姿。

  该校小学部语文教研组长鲁锋说,天对地、大对小,快对慢,深对浅,山青对水秀、鸟语对花香、万紫对千红。学生通过背诵已学对子歌、叠字联、回文联,欣赏风景名胜区的对联等,欣赏到了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感受到了对联的魅力,潋发了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该校小学部语文教师彭翔说,老师由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通过诵读经典,发现特点,引出《声律启蒙》,找出写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意思相关、词性相同、平仄相对、仄起平收。练习找上下联,深入探究对联的种类,学写对联,师生对对子。教学循序渐进,师生互动,课堂活跃效果好。

  该校小学部主任钟蓉表示,阳慧帆老师年轻有为,作为湖南省优秀乡村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去清华大学参加了培训学习成长快。阳慧帆老师能够研究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学中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语言亲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师能够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平等交流、互动。老师在学生讨论难以深入的情况下,能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为益阳万源双语学校小学部本次青年教师汇报课画上圆满的句号。(市教育局 曹国军 通讯员 鲁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文明网作者:夏一杨 责任编辑:湖南科创公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