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工作要点

索 引 号:yyfgw-2010-000014 发布机构:市发改委 发文日期:2010-11-03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主 题 词:

益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后发赶超的关键一年。做好2010年发展和改革工作,对于更好更快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2010年发展和改革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目标,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科学谋划发展举措

1、研究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要突出以科学实践贯穿发展、以和谐理念保障发展、以创业创新推进发展、以统筹原则指导发展、以魅力文化引领发展、以开放思想带动发展的理念,谋划好年度经济工作思路、经济指标体系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提出的思路、制订的计划、采取的举措更好地符合益阳的发展实际。人代会通过后,要加强调度,狠抓落实。

2、抓好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进一步完善经济形势、投资形势、社会形势、改革形势等为主体的监测分析体系,坚持月度、季度和重要情况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做好各项发展形势的分析研究,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可能影响预期目标实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提高分析质量,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加大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要注重研究宏观调控政策的新走向,吃透领会调控政策的精神实质,做好宏观政策对我市发展利弊的研判,及时提出我市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的新对策、新建议。全年每个科室要撰写1-2篇有一定质量的调研文章。对完成得好的,给予表彰奖励。

4、精心编制好“十二五”规划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今年底要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高度重视,把编制“十二五”规划作为今年的一个重要任务、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抓紧抓好。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化重点课题和总体思路研究,组织好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加强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力争将“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规划。

5、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汇报。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已全面启动。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对不同的区域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将对各地今后的发展影响巨大。要加强汇报,争取主动,实现我市在功能区域划分中的利益最大化。力争我市城区(资阳区、赫山区、高新区)列入省以上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力争桃江县、沅江市列入省级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

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5亿元,增长35%以上;力争突破500亿元,增长40%以上。

1、继续做好立项争资工作。对获得国家、省资金支持的项目,坚持资金配套与项目建设两手齐抓,确保按计划开工、按要求竣工。对上报待批和后续申报项目,坚持衔接汇报,力争把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投资计划。制定立项争资工作方案,组建专门班子,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专人盯办,项目走到哪一级就盯办到哪一级,直到项目落地。争取立项争资总额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抓好项目前期谋划。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搜集各方信息,瞄准资金动向,提前着手谋划、筛选、上报一批新的、符合政策要求的投资几亿、几十亿、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好项目、大项目,做深做实前期工作,为列入国家、省规划或通过审批、核准创造条件。

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狠抓项目资金的落实。对已经列入国家投资的项目,必须尽快与国家、省里衔接,尽快下达计划,争取资金早日拨付到位;对已列入银行贷款的项目,必须督促银行尽快将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对招商引资已签约的项目,要尽快落地,并开工建设。同时,尽快落实国家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这是确保完成今年投资目标的关键。抓住全市开展项目建设“三项行动”的契机,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速度,确保岳常高速大通湖连接线、S202南县华阁至茅草街公路、垃圾处理项目、白竹洲水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年内竣工或基本建成,常德至安化(梅城)高速公路益阳段、邵阳至安化(梅城)高速益阳段、G319绕城高速、二广高速桃江连接线、高新区东部新区道路基础设施、高性能钛及其他金属管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力争桃花江核电站、益马高速、益娄高速、东部新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年内开工建设。三是强化重大项目储备。这是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工作。根据国家最近宏观调控政策释放的有利信息,结合正在开展的“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建设,抓紧策划、储备一批重大前期项目,重点突出能提升综合实力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项目、能形成有效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民生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争取在年内启动实施一批项目。

4、加强项目协调调度。继续完善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并逐级明确责任人、阶段性任务、完成时限和奖惩措施,实行严格的督查制和问责制,开展经常性的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处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综合协调服务能力,对效益好、建设快的项目,优先解决建设用地和资金,优先保证生产要素配置,促其尽早达产达效。

三、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加强对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内聚生产要素,外拓发展空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的突破。

1、做好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加强对改革工作的跟踪和协调指导,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继续深化。进一步完善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协调机制,交流改革情况,沟通改革信息,完善改革措施。积极做好各项改革的牵头协调工作,力争有所突破。

2、协调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规范项目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健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继续加强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平台建设,促进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动作等方面的改革。

3、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激活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不断创新服务业发展机制,推进市区工业企业腾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工业用地招拍挂;探索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推进民营经济新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不断壮大市场主体;进一步加强招投标管理,规范交易市场秩序。

4、协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成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年内完成并村并组、“普九”、债务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林权水权制度、农村社会保障、户籍、金融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村干部报酬保障制度,建立离任支书、村主任生活困难补助制度。

5、协调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全民就业、实现全民保障活动;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优抚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重点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推进廉租房保障工作。

四、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搞好服务协调,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1、完善工作机制。继续实行经济有关联席会议制度、重点项目周调度制度、信息直报制度等。制定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方案、项目谋划协调制度、项目建设检查督导办法。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意见。建立市发改委新闻发布制度。

2、协调生产要素供应。搞好重要行业、重点企业和关键时段生产要素的供需衔接。强化电力需求管理,做好电力保障工作。积极争取铁路部门支持,保障重点企业、重要物资铁路运输。举办 “银企对接洽谈会”活动,加强银企双方信息交流。

五、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安排创先争优活动,全力争创市直机关绩效考核、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招商引资、省固定资产投资等工作的先进单位。中心组带机关全年开展12次集体学习,提高发展改革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强化分析问题、谋划发展能力,敏于时事、快速反应能力,依法行政、依规治委能力,严格自律、廉洁持政能力。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视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由委党组书记与各科室、二级机构签订廉政勤政责任目标状,进一步完善诺廉、述廉、评廉制度,推进廉政建设,自觉干净干事。

3、推进发改系统建设。以系统建设为平台,全面实行“一线工作法”,形成系统上下联动、协调互动的工作局面。进一步加强对各科室和二级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做好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和联络,主动做好对下级业务部门工作的配合和服务,切实增强发改委系统的整体服务能力。

4、全力构建和谐机关。高度重视和加强投资综合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防范和处理“法轮功”等邪教问题、机关内部治安防范、信访、安全生产、普法依法治理、“平安单位”创建、计划生育、招商引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与省级文明城市、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等工作,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分管领导、科室及二级机构,作为科室、二级机构和个人年终创优评先“一票否决”指标之一,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委里的各项工作。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一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打印 关闭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