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3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23-06-14 17:06     来源:益阳市文旅广体局 作者:     浏览量:[字体: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广体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着力点,聚焦“文化强市”“体育强市”建设,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为打造文旅体康千亿绿色产业、将益阳建成人文文化高地、历史文化富地、特色文化标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国际交往新城展现文旅广体之为。

  一、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路,用创新理论凝心聚魂焕发动力

  1.加强理论武装,确保政治上同向。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议“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学习制度,深刻把握学懂弄通做实、深悟笃信笃行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广体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2.持续走深走实,确保思想上同心。立足文旅广体工作特点,组织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创作、展演展播展示,动员群众开展歌舞、书法、摄影、视听节目、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文旅广体系统、城乡基层广泛传播、落地生根。

  3.强化对表对标,确保工作上同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精准把握好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计”,落实“市之大事”,更好发挥文旅广体经济建设“主攻手”作用,以文旅广体之为助力高质量打好“发展六仗”。

  二、以打造“中国文学之乡”为主支撑,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4.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借力中国作协和省直宣传系统驻点机遇,积极推进“中国文学之乡”建设。创新群文创作机制,推动创作彰显地域特色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筛选10个左右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进行重点支持,评选表扬一批新创文艺项目。

  5.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质工程”。推动区县(市)公共文化场馆提质升级,推进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创建国家一级馆。拓展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支持清溪村打造“中国文学第一村”,新创建5家左右“最美潇湘文化阵地”。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培训,创新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新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培塑“益公艺培”“益阳花鼓大戏台”等文化惠民品牌。总结提炼好益阳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打造特色亮点,培育样板典型,探索形成“益阳模式”。

  6.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理顺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益阳故城遗址、羊舞岭古窑址等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持续完善非遗四级名录保护体系,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落实《银城十大非遗大师评审与支持实施办法》等非遗传承人扶持政策,实施“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行动计划。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实施文物考古和保护工程、湖湘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工程、让文物活起来工程、文物数字化工程、文物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等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支持民间文博场馆建设,策划推出市博物馆及木、竹、茶博物馆和非遗工坊点等为主的旅游线路。积极推进市域内考古挖掘、整理、研究、阐释等工作,用心用情讲好“益阳故事”。

  7.实施“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发展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创新设计、体验式、参与式、沉浸式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和规上文化企业,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市场主体增长12%以上,规上文化企业增加15家以上。协调统计、市监、发改等部门,规范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实现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总量及增速分别达到98亿元、15%以上,力争在全省排名进位或B类地区第一。

  8.实施“文化对外交流提升工程”。发挥“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国家侨联原主席张国基、“中国雄鹰”唐铎、万里茶道、“人类非遗”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羽毛球运动等国际交流名片作用,持续提升益阳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中的知名度。支持湘台青年(益阳)创新创业基地在文化旅游方面发挥作用。承办好台湾青少年益阳羽毛球夏令营等活动。

  9.实施“文化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工程”。抓住新一轮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重点,推进国有文化企业法人治理机构改革,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推动“同城一支执法队伍”改革落实落细。

  三、以打造“文旅五张名片”为主攻点,全力推进文旅体康千亿产业建设

  10.优化空间布局。立足全国、全省旅游产业规划布局,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抓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构建“一体、两翼、四支点”的产业空间结构和以点带面、协作联通、优质高效的发展格局,支持打造“安化茶旅”“桃江竹旅”“古城神韵”“洞庭印象”四大产业板块。

  11.擦亮“五张名片”。多措并举,着力创响以清溪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乡村文化名片,以兔子山遗址简牍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名片,以天意木国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工艺美术文化名片,以茶马古道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地域文化名片,以南洞庭湖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水文化名片。

  12.组织精准招商。精准研判政策,深挖本地文旅资源,立足产业发展链条,科学包装项目,积极立项争资,支持重点文旅体项目建设。攻坚37个重点项目招商,着力在引进文旅战略投资商(运营商)上取得突破。

  13.攻坚项目建设。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推动要素聚集,优化建设环境,加强调度考核和项目服务,全力推进在建和拟新建的重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建成运营重点文旅项目20个以上。推动通景公路、交通标识、充电设施、无障碍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高速高铁沿线、河湖岸线、县市干线,布局建设一批凸显山水自然、城乡风情、人文历史的旅游景观,打造一批高品质通道、航道、步道。

  14.培育新兴业态。推动文旅企业找准文旅产业和游客体验的契合点,支持5G、大数据等技术在文旅生产、消费各环节应用,加快形成兼具文旅特色的新场景、新服务、新产品。积极推进“吃、住、行、游、购、娱、康、养”等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发展生态。

  15.壮大龙头企业。全面推动国家、省、市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纾困的政策落实,推动用好湖南省旅游企业融资担保风险代偿补偿“白名单”政策,按照《益阳市加快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时兑现奖补资金。支持清溪文旅、茶乡花海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建设一批高质量景区、打造一批特色文旅村镇、做强一批旅游服务企业,推动产业资源横向整合、链条垂直延伸、行业融合发展。引导文旅企业创新投资、管理、运营体制机制,提升运营效益。

  16.着力创建品牌。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支持安化县、桃江县申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安化县、赫山区申报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区);支持安化县创建国家、省级“安化茶”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持南县创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支持资阳区明清古城打造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持续推动《益阳市“十四五”高等级旅游区创建实施方案》落地见效,支持山乡巨变清溪景区创评国家5A级景区,青云洞·云上九歌、罗文花海、云梦方舟、桃花江竹海、益阳现代农业示范园创评国家4A级景区,支持南县助农米业等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支持创建一批国、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17.打造精品线路。坚持“点、线、面”相结合,串联长株潭旅游板块、环洞庭湖旅游板块和大湘西旅游板块,加强与长沙、韶山、张家界等地的旅游协作。针对不同时节,精准定位客群,推出一系列“周末游”“假日游”“短途游”旅游套餐。精心打造“古色”线路,注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地名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万里茶道、明清古巷等项目建设,创新开发集文化体验、知识普及、思想教育等于一体的历史研学旅游产品。精心打造“绿色”线路,以雪峰山和南洞庭湖为核心,以资江为纽带,加快融入雪峰山旅游板块和环洞庭湖旅游板块,将山水旅游打造成文旅发展新增长极。精心打造“红色”线路,把握长益高铁、宁韶高速通车契机,深度对接岳麓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等,深度挖掘益阳红色资源,生动宣讲益阳红色故事,全面擦亮“青年毛泽东第一条社会调查之路”“湖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金家堤支部”“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山乡巨变第一村”等红色文化旅游名片,加快策划一批红色演艺节目、创作一批红色文化产品、举办一批红色节会活动。精心打造“夜色”线路,充分发挥益阳的特色美食、区位优势,大力繁荣夜间经济,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一体推进夜景、夜宴、夜演、夜购、夜娱、夜游等融合创新,积极打造网红消费热点。

  18.办好文旅节会。全力办好中国作协山乡巨变文学周活动、2023湖南省(秋季)乡村文化旅游节、2023年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益阳市春(夏、秋)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构建“1+7”的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模式,实现以节促建、以节扬名、以节招商、以节促销,不断提升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的文化引领力、经济带动力、社会影响力。

  19.强化品牌宣传。围绕“益山益水、益美益阳”旅游总体形象品牌,构建市、县两级品牌体系,引领“一简”兔子山简牍,“一村”清溪村,“一道”万里茶道,“一剧”《山那边人家》,“一木”天意木国,“一竹”桃花江竹海,“一茶”茶乡花海,“一镇”黑茶小镇,“一城”明清古城,“一江”资江,“三湖”南洞庭湖、雪峰湖、大通湖,“一岛”赤山岛等特色文旅品牌遍地开花,形成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20.促进文旅消费。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打好“发展六仗”、加快东接东融等决策部署,实施益阳文旅市外客源地推广传播工程、新媒体矩阵推广传播工程、“四站一场”推广引流工程、视觉创意推广传播工程、益阳文旅融合提质推广工程等“五大工程”,宣传推广益阳美景、美食,推动“长沙人游益阳”开新局。加快打造一批文旅产业百亿区县、亿元镇,实现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力争在全省排名进位或B类地区第一,提高文旅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

  21.提升服务能力。积极发展“智慧文旅”,构建数据支撑、科技引领、业态创新、跨界融合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推出“百度·益阳城市名片”“益码游”小程序,升级“文旅益阳一卡通”,实现智慧服务全覆盖。鼓励景区(景点)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内涵,拓展“智慧+”“全媒体+”“网红+”,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直播带货同步。完善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经营模式,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四、以筹备省十五运会为主引擎,全力推进“体育强市”建设

  22.锚定目标强化引领。全力推动《体育法》宣传和实施,积极备战省十五运会,我市青少年组重点突破羽毛球、举重、游泳、摔跤、柔道、跆拳道等项目,争取青少年组赛会金牌90枚以上;成年组重点突破羽毛球、武术、游泳等项目,争取成年组赛会金牌10枚以上,全力实现我市金牌总数全省排名“保五争三”的目标。

  23.创新路径抓实统筹。锚定夺金目标,着力优秀运动员苗子选拔培养夺取赛会金牌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输送争取奖励金牌两个重点,强化优秀运动员招生就读及考核激励机制的保障、优秀教练员的选拔使用及考核激励机制保障和场地、器材供给等三个保障,发挥好省体育局及各运动中心的支持作用、体教融合的支撑作用、市级体校的龙头作用、县级体校的基础作用。

  24.加强组织高位推动。出台《益阳体育强市建设规划(2022—2030年)》,以绩效考核和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为抓手,落实落细规划实施。做好召开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总结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益阳市筹备工作动员大会相关工作,理顺市、县(区)两个层面的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定期开展督查考核,营造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奋勇争先备战省十五运会的良好氛围。

  25.积极推进“开门办体育”。积极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鼓励通过引导资金、专项资金、发展基金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宣传引导,依法支持体彩事业加快发展。精心指导体育协会的组织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协会的影响力和治理水平。研究出台支持民间社会资本投资体育的政策文件,推动体育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6.科学布局训练项目。严格对标省运会设置的比赛项目,优化全市比赛项目的科学合理布局。牵头制定《益阳市参加湖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金牌目标任务分解方案》。通过重振优势项目,突出重点项目,发挥特色优势项目,拓展新项目,实现全方位布局,力争全项目参赛。

  27.大幅提升场地设施供给能力。结合承办省运会比赛的需求和城市发展规划,协同筹委会相关部门制定《关于承办省十五届运动会竞赛项目场馆布局方案》,通过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全面提质体育场馆和设施,补足体育场地和设施供给不足的短板,满足举办国际、国内高规格体育赛事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28.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体教联合培训机制,推动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有机结合,完善建立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青少年训练体系,确保运动员文化学习、体育训练的优良环境;进一步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体卫融合、健康养生等方面的培训,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确保国民体质测定总体合格率不断上升。扎实开展“全民健身日”和“体育宣传周”活动。

  29.积极组织举办品牌赛事。举办或承办2次以上国家级、省级品牌赛事,办好益阳市第23届大众运动会,积极备战第五届湖南省中学生运动会。进一步提高大赛组织水平,提升后勤保障能力,为省十五运会培育本市裁判员。

  30.着力加强市级体校建设。支持市级体校训练场馆设施升级改造,发挥市级体校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龙头”作用,全力做强做优市羽校、市少体校。完善优秀教练员激励政策,创新人才引进渠道,通过招聘、引进、培训、交流学习,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建设一支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精英教练员团队。

  31.培育体育产业发展动能。积极引进一批战略性体育产业项目落户,重点支持发展体育服装、球类制造、健身器材制造类体育企业。充分发挥亚光科技等优势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培育羽毛球、网球、篮球、网绳、钓鱼器具等体育用品、体育器材制造的市场主体,力争今年体育产业总值增长8%。打造一批市场化项目和赛事,以赛事为载体推进体旅融合,支持将体育赛事办在景区(点),实现景区引流,促进二次消费。

  32.擦亮“羽毛球之乡”城市名片。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在城市标志性建筑、雕塑、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增加羽毛球文化元素。支持创作羽毛球相关歌、舞、操等文艺作品;积极承接国家级、省级羽毛球赛事活动。持续推进羽毛球进中考,带动中小学生羽毛球运动普及率提高。积极推进青少年羽毛球特色学校建设,为羽毛球运动普及和发展积累更多经验,培养更多的羽毛球后备人才。

  五、以“游客满意在益阳三年行动计划”为主抓手,依法保障文旅广体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33.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以“正道2023”、“新风2023”两大集中行动为平台,持续开展“清源”“净网”“护苗”“秋风”“固边”等五大行动。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持续加强对市本级广播电视节目、IPTV、网络电视、视听网络、两微一端(广电)和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新业务的监测监管,强化网络舆情形势分析研判和保密意识。全面开展安全播出大检查,认真抓好安播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坚决防范杜绝风险隐患,确保重要保障期和全年安全播出零事故。

  34.持续推进行业法治化管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和“扫黄打非”、禁毒等工作,积极防范化解涉众型非法经营活动稳定风险。完善行政执法相关制度,着力提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全面推进公正文明执法,维护游客消费合法权益,加强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治理。支持社会组织在推动产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促进行业自律中发挥积极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35.持续推进平安、文明单位创建。坚持源头治理,用心用情处理群众信访,积极化解信访积案,依法维护行业稳定。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城市、省级平安景区创建活动。

  36.守牢安全底线。履行好市文旅行业安委办的统筹协调作用,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制定的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巩固提升“打非治违”工作成效;及时排查行业领域各类安全问题隐患,紧抓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整改,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对标新冠疫情防控“乙类乙管”标准,落实落细各类重点场所、重大活动防控措施。

  六、以“钻业务、强能力、优服务、争先进”专项活动为主载体,打造文旅广体铁军

  37.坚持党建引领,提升队伍素质。从严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切实加强机关、系统和行业的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风险防控,强化政治纪律监督检查,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持之以恒纠“四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构建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深入开展“钻业务、强能力、优服务、争先进”专项活动。

  38.做活人才文章,夯实发展保障。认真贯彻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关于大力培养选拔“闯”“创”“干”干部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选优配强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和局属单位领导班子。制定全局人才发展规划,加强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投融资及财务管理、创意设计等方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着力补充一批亟需的优秀体育教练员、复合型管理人才。坚持以“创新实干”论英雄,按照注重工作实绩、择优统筹、人岗相宜的原则,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得实惠。

  39.健全评价机制,强化激励导向。发挥考核激励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干部职工考核评价体系,围绕省对市绩效考核指标(含高质量发展指标)、省对市县真抓实干考核指标等重要指标和“文化强市”和“体育强市”建设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严格量化考核,将相关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干部职工评价的重要依据,以实绩实效的“硬杠杠”,激励干事创业真担当。


  益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023年3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