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吃出来的肝炎-甲肝和戊肝
发布时间:2022-07-28 16:17 作者:鲁金 来源:免规科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病毒性肝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

在肝炎五兄弟中,甲肝和戊肝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部分会造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和死亡。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甲肝和戊肝的危害

在我国,大家印象深刻的甲肝大流行发生在1988年的上海,一共有31万人感染甲肝,是由受粪便污染的未煮熟的毛蚶引起。

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型肝炎,300多万急性戊肝病例,5.66万例与戊肝有关的死亡。戊肝一般具有自限性,但可能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

接种疫苗是预防甲肝和戊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甲肝减毒活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接种,免疫程序为儿童18月龄时接种1剂;甲肝灭活疫苗为非免疫规划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共接种2剂次,18月龄和24月龄各接种1剂。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应接种甲肝疫苗。

戊肝疫苗为非免疫规划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免疫程序跟乙肝疫苗一样,为0、1、6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戊肝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

把好“入口关”很重要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改善供水条件。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饮生水,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