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传统村落——九龙池篇
发布时间: 2025-05-19 19:06     来源:局村镇建设科 作者:     [字体:  ]


 

一、村落简介

(一)基本情况


b_43092321102.GK005-P035
九龙池村,位于南金乡与新化县大熊山接壤处,总面积38.8平方公里,村总人口1247人,345 户。九龙池以其高大的宏伟山体、奇险的绝壁深涧、葱郁的茂林古木、罕见的溪流奇石风光为依托,融人文景观、乡土风情、优美传说于其中;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水资源和奇特的地貌资源,拥有湖南雪峰山北部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植被。九龙池村名字的由来有个传说:远古大熊山有九座峰峦,尽得天地之灵气,黄帝登熊山时将其点化为九条金龙,从池中遁入东海。自此池中涌出九股清泉,直通龙宫。村落傍水而居,建筑坐西朝东,错落有致,屋前溪水,后靠青山。山上古树林木,郁郁葱葱,气候宜人,非常舒适宜居。2016年,九龙池村被住建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二)历史沿革

始据《吴氏族谱》记载,吴氏先祖为躲避战乱,于明清时期从新化等地迁居至南金乡九龙池村,聚族而居,加之外姓移民至此,逐渐形成现在的村落。

z_43092321102.GJ002-P013

九龙池村原属于将军乡管辖,1995年南金乡与将军乡合并之后,归南金乡直接管辖。南金乡位于柘溪库区南岸,属移民区。总面积194.84平方公里,下辖南金村、包台村、连湾村、毗溪村、宝塔山村、有福村、三龙村、合兴村、将军村、七百村、卸甲村、花木村、田口村、九龙池村等14个行政村。

二、人文特色

(一)非遗项目

灵屋制作是九龙池村传统手艺,是安化县级非遗项目,目前灵屋制作已传承了二百年以上,村落内有传承人陈代吉、刘常艳。是九龙池村村民过世后用于葬礼焚化的纸扎房屋,灵屋-般有四至五层,高度三米有余,长宽各有三、四米,灵屋以其工艺复杂、设计精巧、手工精致、色彩丰富等特点传于世,纸张的图案以雕刻为主。扎好的灵屋摆在堂屋的正中央,有模有样,系两层建筑,前后院落,楼上有戏台,有厅堂、回廊,楼下前面有正门,左右有侧门,每扇门上还写有“身往逍遥府,人在富责乡”之类的门联,门前站立着门卫,停放着宝马。整个灵屋的屋架由芦苇杆扎成,由蓝绿为主的各色花样的纸裱糊装饰而成,看上去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二)文物古迹及建筑

功德石碑

1)位于观音庙外的清代古碑,碑刻于道光十九年,是为修复观音庙而立的功德石碑。

2)白牛峰第一代和尚墓碑,为白牛峰第一代和尚的玄徒孙所立,上面的字迹因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日期已不可考,现存于白牛峰观音庙正殿内。

和尚墓碑
3)传统建筑特色:造型独特,木穿斗结构二层楼房,杉木皮、小青瓦屋顶,下层普遍住人,一般上层为敞开式,用于存放东西、阴干粮食,还有很好的隔热散热作用,也有部分装有板壁的上层可以住人;房屋布局多呈“L”字形,正屋面阔三、五间不等,一般有偏房及杂屋,方便日常生活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