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 2010-11-18 08:47     来源:未知来源 作者:     [字体:  ]

“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二五”工作规划及2011年基本工作思路

益阳市国资

20101118

    一、“十一五”工作总结

(一)国企改革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益发〔200310号)文件精神,按照“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领域退出,国有职工逐步从国有企业退出”的国企改革思路,委党委带领系统干职工积极克服矛盾多、阻力大等诸多困难,负重奋进,团结拼搏,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国企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 市属企业改制破产工作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国资委系统完成国企改制18家,历年累计完成40家,分别占国资委系统企业总数74家的24.66%和54.80 %。改制企业共理顺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关系5116人;共有偿置换职工身份11517人。同时,抓住政策性破产机遇,共组织符合破产条件的16 家国有企业进行破产清算,保全了资产,化解了债务,为下一步资产处置和人员安置工作的启动创造了条件。2010年,重点开展了益麻改制遗留问题及扫尾工作、益阳气缸垫公司产业搬迁工作以及水箱厂、变压器的改制前期工作。

2.协助开展在益省属企业改制工作。一五”期间,完成了原益阳苎麻纺织印染厂下划改制工作,协助完成了湖南工具厂、原桃江锰矿、原桃江稀土冶炼厂等8家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其中,在原益阳苎麻纺织印染厂的下划改制工作中共理顺离退休人员及“40、50”以上人员社会保险关系2491人,有偿置换职工身份2280人。

3.改制扫尾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加强留守处管理。明确由企业服务中心对已改制企业进行统一归口管理,将28家企业留守处的146名留守人员整合为6个工作片组,精减至56人,由企业服务中心委派8名会计,接管各留守处财务工作,严格落实企业改制方案。二是加强社区移交工作。“十一五”期间,在做好水电分离改造到户、档案移交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改制企业社区移交32家,涉及干职工16097人。

(二)国资监管有序展开

1. 国资监管体系不断健全。我市2001年成立市直工商企业国资局之后,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又于2005年成立了益阳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局。为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解决国有资产分散监管问题,2007年撤并两局成立了益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随着监管工作形势的变化和工作需要,20109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职能剥离,划转至新设立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局。自2007年以来,市直重点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逐步建立,目前已向城建投、交通投、交建投、电力投、城防公司、财源公司、路桥公司等7家重点国有独资企业派驻了监事会,向18家国有独资、控股公司派驻了监事,有的放矢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开展工作。

2. 国资监管机制逐步规范。国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先后出台《关于市直工商企业国有闲置资产有偿转让的暂行规定》、《关于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规定》、《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益阳市市直国有企业产权处置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各项监管制度不断健全,监管工作流程不断完善。国资监管基础不断加强。一方面,切实摸清家底。据今年4月对系统所属企业调查显示,未改制企业共有土地5291.3亩,设备413台套,监管企业资产总额43.85亿元。同时,对已改制企业留置资产进行了登记备案。另一方面,坚决守住家业。有效遏制了桃江灰山港电石厂、市建筑材料厂、市冶炼化工厂等土地被当地村民及社区蚕食的势头。国资监管理念深入人心。2008年,成功召开了全市国有资产监管大会,统一了各区、县(市)和市直各部门对国资监管工作的认识,部署了国资监管的任务和措施,开启了我市国资监管工作新的里程碑。

3. 国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产权登记方面,2005年正式启动企业产权登记工作以来,共登记大通湖电力公司等产权22起,登记国有资产金额18.01亿元。2010年,重点做好了高新区基础设施、省隧道公司的产权登记工作,为上述单位开展业务提供了便利。产权界定方面,先后对汉森制药、资江电子元件、太阳鸟游艇等企业进行了产权界定,为这些企业改制上市提供了大力支持,汉森制药和太阳鸟游艇分别于今年525日和928日上市。资产核销方面,共核销7家破产企业资产3922万元,顺利推进了企业破产改制。资产划转方面,共划转资产13宗至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实现经营收入22.8万元。资产处置方面,公开处置企业国有资产10起,处置收入1606.5万元,溢价9.8%。公开处置行政事业资产58宗,处置收2708.53万元。产权维护方面,处理土地纠纷为主的产权纠纷14捍卫了国有企业土地的完整。另外,对其他18家国有独资、控股公司进行了工商年检的前置审批。对已派驻监事会的自来水公司等7家国有企业分别上门开展督促检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企业监事会工作的现状与信息。加强了对国有资产处置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到了应收尽收、专款专用。

(三)资产经营效益提升

一是存量资产租赁效益明显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市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存量资产的作用,采取租赁合作生产形式,孵化出300多家民营企业,安置就业5000多人。五年来,共实现工业产值61.42亿元,上缴税收1.39亿元,实现利润1.27亿元,累计产销率达100%2010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润3800万元,同比增长20%;上缴税收3506万元,同比增长12%二是自营实体运转正常。桃花宾馆、银城市场经营状况步入良性轨道,生产经营、安全保卫、环境卫生等形势逐步好转。三是安全生产落实到位。五年来,安全生产均达到了市政府下达的责任目标,连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四)企业大局基本稳定

1. 企业党建常抓常新。“十一五”期间,全市16家中央、省属驻益企业的党建、稳定及企业改制对接工作扎实开展,累计发展党员953名,统一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028名,转正预备党员957人,指导电业局、沅纸等4家企业成功创建市级党建示范点。围绕上级党委要求,在系统内组织开展了“先进性教育”、“学践活动”、“创先争优”等活动。74家市直特困企业4.8万职工、近8000名军转干部、退伍兵、志愿兵、257名离休老干部管人、管事、管资产的责任切实履行到位,有效维护了干职工正当权益。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反腐倡廉建设整体推动,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2. 改善民生深入人心。“十一五”期间,共救助系统困难职工122人,发放慰问资金13.01万元。争取各类助学金8.18万元,帮助40名品学兼优的困难职工子弟圆了大学梦。春节双联慰问7656户,发放慰问金106.3万元。2010年,围绕我市国有企业职工群体中存在的“就业难、住房难、环境差、就医难、特困群体多”等困难,我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调研,了解详情,为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目前,为解决系统职工住房难的问题,经市政府批准启动的会龙山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项目正有力推进。

3. 信访维稳成效显著。五年来,我委积极创新思路、强化责任,出台了《益阳市国资委关于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紧紧依靠企业负责人和党组织,在信访维稳工作方面切实做到了“协调联动、跟踪落实、完善预案、及时办理”,尽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企业,基本实现了中央和省重大活动、重大节假日期间越级上访控制指标管理。五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近155314672人次,赴省进京接访942686人次,处理群众来信359件。截至10月底,共接待来信来访3112556人次,赴省进京接访1069人次。处理群众来信29件。2006年以来,我委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2007-2008年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先后有两人荣立“二等功”各一次,两人荣立“三等功”各一次。

(五)招商引资不断突破

如何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处置效益与职工安置稳定相协调,一直是我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年来,我委积极利用网络、招商资料等载体推介宣传委属企业,就红旗化工厂、变压器公司、煤炭公司、水箱厂、链条厂、空压机厂、建材厂等企业收购事宜与市域外战略投资者进行了多次商谈,收到了良好效果。近年来,重点抓好了气缸垫、益麻等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气缸垫公司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的湖北天隆公司益阳气缸垫产业基地项目已成功搬迁至梅林工业园。“十一五”期间,我委共引进项目38个,合同引资5.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4亿元,招商引资形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

(六)央企对接来势看好

我市央企对接工作领导重视,行动早,见效快。200887日建立了央企对接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由国资委牵头、16个部门单位参与央企对接工作。截至目前为止,我市共引进央企对接项目23个,合同金额721亿元。目前进驻我市的大型央企主要有中国五矿(23冶建设集团)、中粮集团等十三家。投资项目以中核集团桃花江400万千瓦机组核电站、中国化工装备集团出口装备基地项目、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钨矿资源及衍生产品开发等工程为代表,投资及合作领域已涉及电力、交通、矿产、机械制造、加工、养殖、地产、高新材料和技术等行业。随着央企对接战略的展开和深入,我市国有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升级和配套工业产业链培育等工业化初步格局逐渐开始形成。

(七)中心工作和机关建设全面加强。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系统内部扎实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圆满完成了委机关及系统企业人事、宣传、党建、纪检监察、安全生产、财务、老干、工会、档案等工作任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改制成本难筹措。按现行改制政策预计,委属34家未改制企业需改制资金208970万元,扣除申请挂账的113548万元及企业资产处置预期收入47265万元,还需财政直接贴现48157万元,阻碍了改革的全面推进。

(二)改制政策难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企业改制政策的实施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大。现行企业改制政策出台于2003年,是以2002年全市职工人平月均工资为基数制订的职工身份置换标准,至今已有8年,随着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物价上涨幅度、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职工对仍以2002年工资基数标准来置换身份,反映十分强烈。尚未改制企业仍以现行标准来推进,难度越来越大。

(三)维护稳定难度大。由于企业改制涉及利益群体多,历史遗留问题多,多数利益诉求无法解决。因此,我市国有企业维稳难度相当大。目前,企业维稳形势呈现如下新特点:一是大规模、群体性上访增多,频率越来越高;二是赴市到省进京上访增多,空间跨度越来越大;三是政治、经济利益诉求兼顾,解决越来越难。

(四)国资监管难到位。除国资委外,我市部分国有企业分属商务、交通、建设、粮食等8个工作部门主管,日常的“管人、管事、管资产”工作归主管部门负责,仅在处置重大资产和对外融资、发行债券等过程中才需要市国资委提出意见,国资监管难以及时掌控到位。

(五)扶贫帮困压力大。其一,是困难企业多。我市未改制企业大多停产多年,旧厂房、旧设备、空坪歇地等闲置资源租赁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部分“三无”企业甚至没有经济来源,维持基本运转举步维艰。其二,是困难职工多。我市市直企业特困职工多达4700多人,绝大部分职工下岗多年,年龄偏高且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技能单一、技术落后,就业困难,家庭收入少,居住条件非常差,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压力相当大。

三、“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是始终把破解国企改革难题作为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国企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国企改革与资产处置统筹安排,整体运作,从时间、空间上优化整合盘活现有国有企业土地资源,积极稳妥推进国企改制步伐,力争“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全市国企改制任务。

创新改制资金筹措办法,将资产处置与企业改制和人员安置脱钩,由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国有资产统一归集经营,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力争为国企改制筹措足够的成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盘活优势资源,为下岗职工创造更多的再就业机会和就业技能培训机会。同时,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沟通,争取各方继续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安置、小面积开发、社区移交、水电分离改造、档案移交、征地拆迁等方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始终把强化国资监管经营作为工作主线。“十二五”期间,国资监管经营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企业改制后剩余资产、国有投资企业开展工作,努力实现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不断拓展国有投资经营领域;规范完善国企监管体系,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国资监管机制和科学高效的运营模式;切实落实出资人的权利义务,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大做强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平台,提高经营效益。

三是始终把维护国企稳定大局作为第一要务。“十二五”期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稳定是硬道理的理念,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多措并举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狠抓长效机制建立,切实把维护国企大局稳定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建立“指挥统一、运转协调、扎实有效”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作、运转高效”的信访维稳工作格局,为保持益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是始终把推进国企解困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深入推进国企解困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基础和头等大事。“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尽快完成改制企业扫尾工作。进一步创造条件,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改制。进一步提高职工就业水平,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落实政策,强化社会保障。要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改善人居条件。进一步动员部门社会力量,建立帮扶新机制,改变特困企业边缘化趋势。

五是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工作。一是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抓“四治”、兴“四风”,着力打造打造一支业务能力精、思想作风硬、学习兴趣浓、服务意识强的机关干部队伍。二是完善企业经营绩效考核制度,探索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聘任制与党管干部原则的关系的新路子,尽力培养开拓创新能力强、责任意识强的企业管理人。三抓好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加强对驻益中央、省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抓好市属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四是重视从原企业管理人员中擢取能人志士和德高望重的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留守工作,为维护企业稳定、深化企业改革提供高效务实的留守工作队伍。

四、2011年工作基本思路

1全面启会龙山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项目。2011年,要继续争取政府重视和部门支持,做好相关基础工作,及时启动工程施工。努力争取该项目进入全省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项目及“为民办实事”督办项目笼子,尽早惠及我市国有企业住房困难户。

2大力强化资产归集经营。以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加大经营性资产及国有企业土地资源归集、经营力度,最大可能获取经营效益,所获收益全部进国企改革专户,专项用于国企改制。

3加大企业解困力度。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争取出台帮扶特困企业的专门文件,探索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优势国企、明星民企“一对一”对口定点帮扶困难企业制度,规定帮扶年限,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目标,重点解决困难企业厂区道路行走难、路灯设施无、物业管理缺、创卫条件差等问题。

4一步整合精简留守机构以企业服务中心为平台,配优配强企业留守班子,以六大片区为基础,继续整合留守机构,精简企业留守人员。2011年,要继续抓好留守机构的整合,撤并部分规模较小、资产较少的企业。

5妥善处理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减免改制企业的水电改造、权证办理、“两金”拖欠等相关收费及对国企改制后企业领导人员安置、面积开发、社区移交、水电分离改造、档案移交、拆迁等方面工作的支持彻底解决上述遗留问题,及早做好社区移交,让职工进入社区,解散留守班子,妥善解决企业遗留问题。

6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改制2011年,拟选择电机厂、空压机厂、链条厂3家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借助全国性展会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兴业,启动企业改制、重组或并购。

7持之以恒抓好信访维稳工作深入实施委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制度、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预警制度等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完善各类工作预案,突出形势分析研判和稳定信息报告工作,建立“指挥统一、运转协调、扎实有效”的工作机制,重点抓好益麻、九二五、桃花宾馆、气缸垫等重点稳控单位及涉军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信访维稳工作,确保国家、省、市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大局稳定。

8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中心工作,扎实抓好机关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