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辅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利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4-11-26 10:38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未知来源 浏览次数:

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利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4.11.19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距2008年在益阳召开的洞庭湖区水利建设现场会已有6年,虽然这几年洞庭湖区没有出现过类似95、96、98、99年全流域性的大洪水,但发生了几件对洞庭湖治理有着深远影响的大事:2008年三峡水库由初期蓄水转按正常蓄水位175米蓄水;2009年启动实施总投资129亿元、以蓄洪垸堤防加固及3大垸安全建设为重点的近期治理;今年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可以说,湖区水利建设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前现实背景下,洞庭湖水利建设如何推进,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共同谋划。上午,我们参观了桃源县、鼎城区、德山经济开发区堤防建设现场,下午的会议,常德市、岳阳市、桃源县、南县、华容县介绍了工作经验,大家都很受启发。刚才,晓安同志对全面加强湖区水利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落实。下面,我就落实家毫省长昨天主持召开的防汛抗旱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再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洞庭湖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洞庭湖治理历来是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治水的难点、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经过四个阶段的持续治理,防洪蓄洪能力、排涝能力、蓄滞洪区群众应急避洪能力、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能力显著提升,有力支撑和保障了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但当前,洞庭湖治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各种影响因素、突出问题相互交织,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有深刻、清醒的认识。
 
  1、要顺应江湖关系的变化趋势,来深刻认识洞庭湖治理的复杂性。三峡水库按正常蓄水位175米蓄水运行以来,清水下泄,使江湖关系发生了三个方面显著变化。一是荆江河段冲刷加剧,年均冲刷量远大于三峡水库运用前1975~2002年年均冲刷量。随着荆江河段持续冲刷,下荆江及城螺河段枯期水位将进一步降低,这将是未来影响江湖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受此影响,一方面,未来三口分流量将进一步降低,三口五河除松滋西支外,其余各支断流时间将提前,断流天数将增加;另一方面, 9月中、下旬开始,湖区枯期水位将显著降低,湖区将提前一个月进入枯水期。二是经长江三口进入洞庭湖的泥沙将减少,洞庭湖淤积将进一步趋缓,如何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洞庭湖水资源调蓄能力,是一个新的挑战。三是城陵矶附近超额洪量有所减少,但如果遇1954年型洪水,按照三峡工程对城陵矶进行补偿调度方案,超额洪量仍有约218亿立方米,超额洪量依然巨大,况且,即使长江不发生大的洪水,四水只要有两水洪水遭遇,就可能出现类似95、96年的局面。因此,应对江湖关系变化,我们必须科学研判,主动作为,持续大干水利,努力实现江湖两利。
 
  2、要着眼水利发展的现实问题,来深刻认识洞庭湖治理的艰巨性。从洞庭湖水利发展现状分析,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防洪能力不强。一线防洪大堤除长江干堤防洪标准较高外,其余堤防防洪标准均不足20年一遇;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序分蓄洪水困难;排涝体系不完善,排涝能力仅为5~10年一遇,湖区防洪排涝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洞庭湖一、二期治理虽然对重点垸、蓄滞洪垸堤防实施除险加固,但经过多年运行,堤防基础及穿堤建筑物隐患较多,防洪压力增大。今年七月沅水发生大洪水,虽然未溃一堤一垸,但善卷垸、沅南垸已出现溃垸性险情,一旦溃垸,损失将难以估计。二是水资源短缺。季节性缺水、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受三峡水库蓄水和河道冲刷双重影响,长江河道下切、崩岸加剧,荆南三口断流天数增加,湖区枯水期水位降低,枯水期提前,湖区特别是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局部水体受到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特别是城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目前湖区还有205万人饮用水铁锰超标。三是水利管理滞后。水利管理战线长、任务重与管理队伍相对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水利工程管理滞后。如洞庭湖区堤防建设,大家都明白“守堤不如修堤”,但做到“修堤还需护堤”的不多,湖区5812千米各类堤防,基本上没有建立专人看堤、专人护堤的管理机制,相对湖北省实施堤防达标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我们的堤防管理水平还很低。另一方面,水域岸线管理滞后。水域岸线管理制度不健全,开发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水域、岸线问题在一定范围存在。要统筹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持续大干水利,扎实推动水利可持续发展。
 
  3、要契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来深刻认识洞庭湖治理的长期性。今年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把洞庭湖区建设成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基地、全国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提出了到2020年洞庭湖生态水域面积和调蓄容积稳定并有所恢复、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和水资源利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饮水安全问题优先得到解决等四大水利发展目标,部署了河势控制工程、河湖畅通工程、蓄滞洪区工程、防洪减灾工程等四大类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同时,省委提出实施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洞庭湖区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把洞庭湖区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对水利工作寄予厚望,要求率先在水利方面取得突破,支持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加快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不懈,持续大干水利,充分发挥水利支撑保障作用。
 
  二、科学谋划洞庭湖区水利发展
 
  今后5~10年,我们要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始终坚持大干洞庭湖区水利不动摇,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围绕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利发展目标,遵循“以人为本、江湖两利,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原则,着力构建五大体系,大力提高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能力、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安澜、健康、生态、秀美的洞庭湖。
 
  一是着力构建防洪减灾体系。实施长江干堤湖南段河势控制和崩岸治理工程,稳定长江干流河势。完善湖区综合防洪工程体系,加强重点垸、蓄洪垸、重要一般垸和其他重要堤防加固工程建设,重点堤垸堤防达到20年一遇以上、蓄洪垸和其他堤垸堤防确保分蓄洪前不溃堤;加快县级以上城市防洪工程、重要集镇防洪工程、支流防洪水库、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3大垸蓄洪安全建设、分洪闸建设,引导垸内居民向安全区迁移,尽快实现城陵矶附近50亿立方米洪水分洪能力。开展以松滋口建闸为主的四口河系整治,实现松滋河与澧水的错峰调度,缩短四口河系一线防洪堤线。
 
  二是着力构建供水保障体系。引江济湖,加快推进四口河系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抗旱工程建设,建设鲇鱼须河等河道型平原水库和大通湖等内湖哑河型平原水库水源工程,建设安乡松滋河西水东调等调水工程,解决洞庭湖北部地区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实施西湖、岩马等164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技术,扩大旱涝保收面积,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城陵矶综合枢纽研究论证,增强湖区水资源保障能力。
 
  三是着力构建排涝治涝体系。加快城市和农村排涝工程建设,2020年前建立“自排、调蓄、电排”相结合的治涝体系,全面达到10年一遇排涝标准。加快内湖和撇洪河综合整治,扩大内湖面积,推进湖区垸内低洼地带排水沟渠联通工程建设,加大湖区垸内沟渠疏洗力度,提升湖区调蓄和排涝能力。对已充分自排、撇洪、蓄涝等措施后仍不能满足要求的地区,抓紧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增加排涝装机。
 
  四是着力构建河湖健康体系。开展洞庭湖水系尾闾、柳叶湖等重要内湖内河、纯湖区洪道整治疏浚,推进沅澧河湖水系、松澧河湖水系等16处河湖连通工程建设,重点解决泥沙淤积、芦苇丛生、人为设障、水流混串等问题,恢复长江、四河、四水、内外湖的水力联系,构建江河湖畅通、洪水调蓄、枯水调剂、江湖两利的水网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避灾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农业面源及规模养殖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垸内水体水质。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崩岗治理等水土保持项目,加强水利血防工程建设。
 
  五是着力构建现代水利管理体系。全面加强洞庭湖区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管理队伍专业化,加强水利工程技术专业队伍建设,组建包括省、市、县三级专业管理人员在内的洞庭湖区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团体,切实履行项目法人职责;以长江干堤、重点垸、蓄洪垸为重点,启动堤防规范化管理建设,实施堤防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合理划分省、市、县各级水利部门事权,创新政府购买水利公共服务方式,建立事权清晰、权责一致、规范高效的水行政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手段信息化,依托全省河道采砂、河道保洁监控体系,洞庭湖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覆盖洞庭湖区范围的水利工程监管体系,实施对湖区水利工作的全方位全天候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工作法制化,加快洞庭湖保护立法工作,建立完善洞庭湖区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监督执法,使各项工作转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三、坚持大干水利不动摇
 
  实现洞庭湖治理目标,必须要坚持大干水利不动摇,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抓紧前期工作。一是应对新的江湖关系变化,推动技术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以及政策法规保障等方面研究的前期工作;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邀请他们共同参与洞庭湖的研究和制定洞庭湖治理的中长期规划,为洞庭湖治理出谋划策。二是要加强向水利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和长江委的汇报,争取长江委对洞庭湖治理的大力支持,争取长江委在研究制定长江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运用方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对洞庭湖的影响,优化城陵矶的补偿调度,强化对荆江河段的生态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峡水库对洞庭湖区的防洪和枯水期水资源保障以及生态修复作用。三是要加强前期研究、规划工作,抓住机遇争取洞庭湖治理再上一批重大项目,如四口河系综合整治、垸内外水系连通、重点垸基础处理、具有重要防洪任务的一般垸堤防加固为重点的后续项目,要千方百计列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范围。
 
  2、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全面落实水利建设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特别是政府主要领导要定期听取水利工作汇报,亲自指导推动水利建设。今后几年,以3大垸安全建设和居民迁建为主要内容的蓄洪工程建设将是洞庭湖水利建设的重点,项目所在地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居民迁建工作的主体责任。今年常德、岳阳水利建设之所以面铺的宽、线拉的长,投资大、速度快,关键是书记、市长亲自抓动员、抓投入,形成了大干水利的气候和氛围。二是切实加强部门协作,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紧密配合,共同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形成大干水利的合力。湖区各市县之间要建立相应的协商沟通机制,定期研究重大水利工作,加强指导协调。三是优化建设环境,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精简行政审批程序,严格按照省政府规定进行批复,不越权、不拖延、不设卡。同时要建立重点水利项目协调机制,不搞地方保护主义,严防阻工事件发生,主动积极协调化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3、加大资金投入。各地要积极借鉴常德市和桃源等地不等不靠、大力整合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大干水利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千方百计筹措落实水利建设资金。人饮安全工程、小农水建设等项目,要严格按照中央、省里要求,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省里将把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与下年度资金项目安排、“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年度评分挂钩。同时,要抓紧研究长期以来投入资金规模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完善公共财政水利投入政策,健全公共财政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和吸引广大群众投入、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满足洞庭湖区水利建设的资金需求。同时,要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规范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这里,我再强调一下,要学习常德市的经验,市、县、乡各级政府要把水利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整合的涉农资金和政府融资筹措的资金要优先用于确保防洪安全和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的项目。要健全“以奖代投”、“以奖代补”、“先干后奖”等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受益者踊跃投入、大干水利的积极性。
 
  4、推进改革创新。要按照全省深化水利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在构建“一湖四水”水生态保护机制、创新水利建设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护制度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攻坚和创新实践,抓紧建立水利工程建设生态标准体系,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健全工程招标、设计变更、验收结算、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监管机制,取得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进一步激发洞庭湖区水利建设的活力,以改革促建设,以改革严管理。今年安化等9小垸堤防加固工程项目招标工作试点“一次招标、分年实施”的新模式,目前看来取得了预期成效,为加快洞庭湖水利工程建设、强化进度管理、严格质量管理进行了新的尝试,值得肯定。
 
  最后,还再强调一点。对当前冬春水利建设,各地要抓紧利用良好的天气条件,突出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堤防加固、泵站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重点,上足人力,上足机械,抢抓进度,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高潮,春节前要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一是要优化项目组织实施,细化和优化施工方案,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二是要强化监督检查,采取驻点督查、不定期巡查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建设进度、工程质量、投资完成等重点环节监督检查力度,督查指导各地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三是要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倒逼机制,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人,激发每名工程建设参与者及时、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的干劲;四是要注重宣传引导。最近,省水利厅在省级主要媒体开辟了《水利建设热三湘》专题报道,集中报道近期全省水利建设发展有关情况,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各地也要借此机会,积极配合开展宣传活动,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报道水利建设,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筹资投劳参与冬春水利建设,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洞庭湖水利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水利建设中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湖区冬春水利建设。
 
  同志们,加强全省冬春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洞庭湖区水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促进洞庭湖区繁荣稳定和全省社会经济健康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