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财政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3-12-11 15:59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未知来源 浏览次数: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财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强保障、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的总体要求,充分履行职责,强化收入征管,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及各项重点支出,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财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努力促进经济建设。重点安排和调度园区建设、交通建设资金,为“两大会战”提供资金支持。争取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补助、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7685万元,大力支持新能源、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筹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42亿元,重点扶持了一批优势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安排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857万元,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加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安排力度,支持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市本级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积极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全力配合相关部门搞好项目申报,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年预计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130亿元,为我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二是大力扶持“三农”发展。全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市本级安排专项经费993万元,切实保障统筹城乡发展专项支出;争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740万元,土地整理资金1.48亿元,有效推动了农村清洁工程、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开展。大力促进农业发展,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一卡通”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资金10.68亿元,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促进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水利投入3.76亿元,重点支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等水利项目建设,推动了水利改革与发展。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全力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共争取上级财政奖补资金1.16亿元,资金规模增长7.5%。
    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2年全市涉及民生的相关支出达125.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5.6%,比上年增长17.66%。推动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市共投入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5.17亿元,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投入26.84亿元,老有所养体系逐步建立。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市投入2.47亿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的提标。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预计全市教育支出28.7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运行、化解高校债务、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等工作的开展。贯彻积极的就业政策,争取就业补助资金2.08亿元,认真做好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工作,帮助农村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拨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3200万元,积极落实了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4050”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落实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扶贫发展等资金 2094万元,努力改善农村贫困居民的生活条件。
    四是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全面推进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大力开展标准化财政所建设,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扎实开展公务用车清理,严格控制公务购车,按规定处理超编、超标车辆,预计减少购置、运行费用3330万元,下降22.97%。积极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开展了农家书屋、农村医疗救助、尾矿库治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更好的发挥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扩大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公务卡改革范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在区县(市)全面铺开,全市804个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占924个预算单位的87%;市本级在315家单位中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累计发放公务卡7893张,公务卡结算支出895万元,南县、安化、桃江和资阳区也已开展试点。
    五是切实加强资金监管。不断加强财政资金存款管理,制定了《市本级财政资金存款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贷款总量、贷款增量、存贷比、代理银行业务等因素进行量化打分,按季考核分配。全面开展财政专户清理工作,针对当前财政专户过多,管理分散的问题,先后制定了《市本级财政专户资金管理办法》、《市本级财政专户第三方对账办法》、《财政专户资金会计核算管理办法》,逐步将所有专户全部纳入国库管理,实行统一撤并和管理,并在全省率先推行第三方参与对账。不断加强财政监督检查。积极开展了支农培训、国土收入等专项资金检查,对非税收入征管、市直公务员津补贴等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切实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共审查工程项目108个,评审金额3.2亿元,核减金额4832万元。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预计全年政府采购规模将达到7.5亿元,有效降低了政府行政成本。
    2012年,全市财政工作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财政工作和财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形势依然严峻,财政收入虽保持了稳步增长,但财政规模总量小,在全省排名依然靠后,收入增速也逐步放缓。收支矛盾突出,受刚性支出不断增长、民生需求不断扩大等因素影响,支出压力依然较大,收支矛盾仍未得到缓解。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及抗风险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工作中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妥善加以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