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医保惠民 推动全市财政医保工作再上台阶
发布时间:2022-11-28 15:59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社保科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全市财政、医保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深化医保制度改革,进一步筑牢防线、提升服务,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95.30万人,整体参保率达102.63%。全市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群众待遇稳中有升,惠民政策全面落地。进一步厘清医保管理职责,实行市内定点医药机构“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全市医药机构联网结算“一卡通行”。将180个通用名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范围,居民医保大病封顶线调整至的40万元,全面落实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取消封顶线的政策倾斜。建立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救助对象年度救助限额,“四类人员”在定点医院就诊“一站式结算”。截至9月30日,全市医疗门诊救助29409人,救助资金536.95万元,住院救助60192人,救助资金8222.99万元,医保兜底性功能彰显。做实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和“两病”门诊待遇落实,2022年,全市“两病”就诊18.07万人,减轻群众购药支出2829.27万元。

——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发展红利全民共享。出台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建立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制度,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进一步补齐职工医保门诊费用保障的制度短板,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组织全市定点公立医院和自愿参与的非公立医院参加国家、省市联盟带量采购,全市集采药品通用名近416个,高值医用耗材11种,采购药品、高值耗材平均降幅68.11%,最高降幅89.45%,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近2000万元。按照“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际付费”的思路,2022年将全市200家定点医院全部纳入DIP管理,建立健全月预算调节机制,提高医院医保结算清单质控水平。今年1至4月,全市各医院医保结算清单质控率达95.94%,结算给付率101.60%,全市住院天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5天,初步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

——筑牢基金安全防线,重拳打击骗保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对8家经办机构和28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集中整治“回头看”督导检查,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狠抓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今年以来全市共现场检查协议医药机构850家,开展两类专科以及7家精神类医药专项检查,共约谈15家,限期整改133家。探索“雪亮医保”建设,选取血液透析和康复理疗业务量大的12家定点医疗机构探索“雪亮医保”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医疗机构过度医疗、挂床住院、伪造材料等违规行为。

——完善经办服务体系,便民服务提质升级。“便民化”推进功能布局。按照能放尽放、分类设置原则,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延伸与医院、高校、工业园区等单位合作,构建多元医保服务网点,建成基层医保服务站(点)1462个,推行“就近办”业务处理覆盖率100%。“标准化”下放经办权限。将医保专网拉通至基层服务站点,对信息查询、参保登记、住院报销等17项经办服务事项下放,制定经办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规范业务经办流程。“优服务”提升服务质效。将1254名五级经办人员培训成基层“医保专员”,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医保经办帮代办服务体系,规范全市代办帮办服务,形成四级协同联动,实现层层有人帮,级级有人代的全覆盖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